山西省興縣晉劇團有限公司建於1949年3月,為當時宣傳抗日救國,以及各個時期黨的方針政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特別是為老區人民的文化娛樂生活和興縣的經濟繁榮,大項目建設做出了應盡的義務和服務。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山西省興縣晉劇團有限公司
- 總部地點:山西省興縣
- 成立時間:1949年3月
- 公司性質:有限公司
劇團簡史,劇院優勢,歷任領導,獲獎劇目,傳統劇目,
劇團簡史
興縣晉劇團始建於1949年3月,在解放戰爭的邊火時期中,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文藝隊伍。建國後更名為興縣文工團。首任團長陶雨生,指導員張好嵐,副指導員李捧芝,樂隊蔡懷仁,文化教員康應珍,身段教師焦雲昌,導演李捧芝。
1953年6月劇團奉命上調組成忻州地區“晉忻晉劇團”。精湛的演出陣容讓當年晉西北16縣觀眾嘆為觀止。又有北路梆子著名演員栗桂林等知名藝人加盟該團,組成忻縣地區北路梆子團,成為譽滿三晉的優秀藝術團體。多次進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郭沫若先生看完北路梆子後欣然寫下“聽罷南梆又北梆,慷慨激昂不尋常。”的題詞。
1954年抽調前劇團的部分老同志組成興縣職業晉劇團。團長吳鳳嗚,副團長杜引世,閻志明。指導員王臣臣。1958年任命劉云為團長,郭學增,呂應堂為副團長,康應珍任導演,李應鎖任指導員。
1967年4月1日,在文化大革命疾風暴雨聲中,興縣晉劇團以宣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破四舊為興縣晉劇團。戲箱廉價拍賣。人員四處流散。著名演員李萬林,任建華夫婦下放到興縣食品公司養豬場餵豬,後遠走他鄉。1968年9月,在文化大革命中組建興縣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傳統劇目遭到批判,演出劇目為小歌劇,歌舞,表演唱等,配合政治宣傳的劇目和樣板戲,演員陣容明顯知識化,年輕化。有部分北京插隊知識青年參加。如:石心仁,劉文,馮牛牛等。
1978年,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基礎上組建興縣晉劇團。傳統劇目恢復上演,團長劉雲,副團長續西橋,任安谷。副書記田玉多,導演康應珍,康有生。演職人員50多人。同年秋天由文化館輕騎隊,組成興縣青年晉劇團,人員大多來自興縣文藝班的優秀學生。他們演出的小戲受到了人們的歡迎。1986年該團解散,部分人員進入興縣晉劇團。
1988年,是興縣晉劇團最為輝煌的時期。新老演員組成的團隊參加了1988年呂梁地區首屆戲曲大賽,由牛國權,崔宗極編劇,康有生導演,任安國作曲,新編民國故事劇《無義塔》一舉奪得多項大獎。呂梁日報,山西日報紛紛發表劇評,對《無義塔》以“標新立異,出手不凡”給予高度評價。此劇後由方山,石樓,交城等晉劇團移植上演。
1992年興縣晉劇團演出的《葡萄架下的夢》參加了呂梁地區戲劇大獎賽,獲得多項大獎。
進入新世紀以來,受多元文化的影響,一度走入低谷。僅靠演出傳統劇度日,而舉步為艱。
2006年在興縣縣委,興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興縣晉劇團進行改革重組。在團長張提則的領導下,劇目煥然一新。在上演傳統劇目的同時,還上演戲劇小品,歌舞,受到到人民民眾的普遍歡迎。足跡遍及晉、陝、蒙廣大地區。在呂梁各縣劇團幾乎倒團的今天 ,興縣晉劇團一枝獨秀依然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讓人驚嘆。
興縣晉劇團建團六十年來,匯聚過眾多的優秀藝術人才,有全國知名詞作家李三處,著名編導田彩鳳,作曲康湘平都是從興縣晉劇團走向省城。現今,興縣晉劇團應國家政策實行體質改革。2011年9月,興縣晉劇團原由國家文化團體,改為國有制企事業單位。更名為興縣晉劇團有限公司。
現如今,我們經歷六十年的風風雨雨。在六十年後的今天,是繼往開來的新起點,是轉型發展的里程碑。為弘揚民族文化,始終與祖國發展建設同步,在多元文化的挑戰中與時俱進,風雨兼程。
回首過去,展望示來,讓我們與時俱進,做我們呂梁山上的一顆長青樹,繼續譜寫新的輝煌。
劇院優勢
我們的劇目及演出水平多次在呂梁市的調演中獲過大獎,部分演員分別獲過一二等獎以及優秀演員獎。我們的工作多次受到省、市、縣的表彰。在縣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全體四十八名演職員的工資納入財政預算,差額工資。2009年呂梁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呂梁唯一的縣級晉劇團。使我團真正成為了國有大型文藝團體。
2011年9月,我團應國家政策實行體質改革,興縣晉劇團由國有文藝團體改革為國有制企事業單位。更名為興縣晉劇團有限公司。
我公司目前陣容整齊,行當齊全。大部分主要演員是科班畢業生。並有十多位主要演員是國家二三級演員,演奏員擔綱主梁。配備有現代燈光音響,舞美和全新的服裝道具。竭誠為活躍民眾文化生活服務。
歷任領導
張好嵐:1949年——1955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指導員
陶雨生:1949年——1952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
李文貴:1953年——1955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
王臣臣:1955年——1957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吳鳳鳴:1955年——1956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
喬萬一:1956年——1958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
白鶴嶺:1958年——1960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名譽團長
李顏鎖:1958年——1960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劉 云:1958年——1962年,1972年——1982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
胡玉桐:1960年——1963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李萬林:1960年——1968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副團長
孫有錢:1969年——1972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政委
武潤喜:1975年——1977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田玉多:1977年——1982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副書記,1982年——1984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張 力:1963年——1965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白 永:1972年——1975年山西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張效東:1977年——山西省1952年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續西橋:1982年——1984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
劉玉青:1984年——1989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楊向陽:1984年——1986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
呂 峰:1986年——1987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
高雲卯: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張提則:1987年——2010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團長,1990年——2004年山西省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
楊乃平:2004年——至今,興縣晉劇團黨支部書記,興縣戲曲研究所副所。
陶曉林:2010年——2012年,興縣晉劇團團長,興縣晉劇團有限公司經理。
白寨成:2012年——至今,興縣晉劇團團長,興縣晉劇團有限公司經理。
獲獎劇目
《八寶全福》、《老來紅》、《奪印》、《茶山牧歌》、《十二月的風雪》、《無義塔》、《葡萄架下的夢》
傳統劇目
《打金枝》、《少國公》I、II、III 、《火燒慶功樓》I、II 、《王蟒篡位》、《告御狀》、《審陳林》、《嫁衣案》、《皇后罵殿》、《龍頭拐》、《義僕忠魂》、《打宮門》、《算糧登殿》、《蝴蝶杯》、《游龜山》、《金水橋》、《雙羅衫》、《空城計》、《卷席筒》、《明公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