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葛薯

山葛薯

山葛薯,中藥名。為豆科蝶豆屬植物韓氏蝶豆Clitoria hanceana Hemsl.的塊根。植物韓式蝶豆,分布於我國廣東、廣西。具有止咳祛痰,消腫拔毒之功效。主治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瘡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葛薯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蝶豆屬
  • :韓氏蝶豆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
  • 採收時間:夏季
  • 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現代套用,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別名

山蘿蔔、十兄弟、山江豆《廣西藥用植物名錄》,立蝶豆(廣西)。

入藥部位

塊根。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歸經

入肺、心經。

功效

止咳祛痰,消腫拔毒。

主治

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瘡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不可過量服用。

現代套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炮製

採集加工:夏季採挖,除去雜質,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韓氏蝶豆,別名廣東蝶豆《中國植物志》。直立半灌木狀草本,高30-50厘米。有紡錘狀塊根。莖圓柱形,幼時被緊貼的毛。葉互生,三出複葉,葉柄極短;托葉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被疏毛及縱脈紋;小托葉線狀錐尖;小葉革質,葉片長圓形,頂端1片長7-9厘米或更長,寬2-5.5厘米,先端鈍,有一小銳尖,基部鈍,側生小葉較小,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緊貼、銀灰色絲毛。花成對生於葉腋或成極短的總狀花序;苞片卵形,小苞片卵狀長圓形,均被疏長毛及條紋;萼膜質管狀,長15-18毫米,5裂,被疏長毛,裂片披針形,長7-9毫米;蝶形花冠,白色或淡黃色,長約3厘米,旗瓣外被粗毛;雄蕊10;子房具柄,有多數胚珠,花柱扁平,內彎,沿內面有毛。莢果線狀長圓形,長4-7厘米,有短柄。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灌叢中,少見。

相關論述

1、《南寧市藥物志》:“甘微苦、平。消腫拔毒,殺蟲,治毒瘡。”
2、《廣西藥植名錄》:“解毒、拔膿、消腫、治瘡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