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科

山茶科

山茶科,為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一科,多為常綠木本。單葉,互生,革質,無托葉。花兩性,少數單性。苞片2至多數,脫落或宿存,常具有分類的價值。萼片多數或5數,有時與苞片分不開,二者逐漸過渡,組成苞被片。

花瓣多數至5數,白色、紅色或黃色;多少合生。雄蕊通常多數,子房上位,少數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個。蒴果,或不開裂的核果和漿果。約30屬750種,主要分布亞洲的亞熱帶和熱帶。中國有15屬500種。

山茶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山茶科植物具有食用、飲用、觀賞、木材利用、護膚、美容、制肥料等多種用途。如茶組中多種茶的嫩葉可加工成茶葉,是風靡世界的飲品;石筆木屬和金花茶組內多種植物花色艷麗、樹形優美,觀賞價值極高。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質,生長環境,地理,氣候,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物種分類,該科,栽培技術,主要價值,觀賞價值,食用價值與藥用價值,保護現狀,紫莖種群現狀,野茶樹種族現狀,

植物學史

全世界山茶科植物約30屬700餘種,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而以亞洲最為集中,中國山茶科植物有15屬500餘種口。中國山茶科的15個屬分別屬於6個分布類型5個變型。熱帶亞洲一熱帶非洲一熱帶美洲(南美洲)分布的厚皮香屬14種,東亞(熱帶、亞熱帶)及熱帶南美間斷分布的柃木屬81種,13變種、4變型,和大頭茶屬6種,熱帶亞洲和東非或馬達加斯加間斷分布的楊桐屬20種,7變種,屬於熱帶亞洲分布的木荷屬21種,屬於西馬來西亞,基本上在新華萊士線以西分布的山茶屬238種,屬於西馬來東馬來間斷分布類型的茶梨屬1種,4變種,核果茶屬7種,屬於越南(或中南半島)至華南或西南分布類型的折柄茶屬14種,屬於東亞及北美間斷分布類型的紅淡比屬8種,6變種,和紫莖屬10種,以及中國特有分布類型的石筆木屬26種,圓籽荷屬1種,豬血木屬1種和多瓣核果茶屬2種。

形態特質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6-15米;樹皮紅褐色或黃褐色,平滑,呈片狀剝落;嫩枝初時有柔毛,後變無毛,小枝紅褐色或灰褐色;芽鱗通常7,卵形,外被絨毛。
山茶科
紫莖
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5-9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或驟然收鋏吳短漸尖,基部楱形或近圓形,邊緣疏生鋸齒或細圓鋸齒,上面無毛,下面疏被長柔毛,側脈5-7對;葉柄帶紫紅色。
花單朵腋生,白色,直徑經約5厘米;苞片2,葉狀,卵形或卵圓形,長1.5-2厘米,先端急尖,外面有毛或無毛;萼片與苞片相似,但較小;花瓣5,寬倒卵形;蕊多數 ,花葯丁字形著生;子房5室,密被柔毛,花柱長約10毫米。
蒴果圓球或近卵圓形至圓錐形,木質,有5棱,長約2厘米,直徑約1.5厘米,頂端喙狀,有毛或幾無毛;種子長圓形,壓扁,亮褐色,有窄翅。

生長環境

地理

西南地區,西南地區山茶科植物達到13個屬,占中國山茶科總屬的86.7%,種數達到196種,其中東亞(熱帶、亞熱帶)及熱帶南美間斷分布57種,西馬來西亞,基本上在新華萊士線以西分布68種,並且西南地區每個省都有較多數量的分布。
華南地區,華南地區山茶科覆蓋了15個屬,比例達到了中國的100%,並且種類也高達200餘種,尤其兩廣地區分布最多,並且,該地區涵蓋了較多其他地區沒有的珍稀瀕臨屬圓籽荷屬、豬血木屬,作為中國特有屬,這2個屬的特有度較高,僅分布於廣東省西南一帶以及廣西東南即雲開大山一帶。
華東地區,華東地區分布11個屬,占總共屬的73%,該地區涵蓋省份較多,山東和上海並無太多該科植被的覆蓋。而在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分布較多,其中江西省涵蓋華東地區全部屬11屬,具有代表性。
東北地區,東北地區並無山茶科植物的覆蓋。分析其原因,可知東北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類型,尤其冬季嚴寒,不適合山茶科植物的生長。
西北地區,西北地區僅有4屬分布,分別是山茶屬、紅淡比屬、柃木屬、紫莖屬。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區氣候類型主要為溫帶氣候,並不適合以熱帶亞熱帶分布為主的山茶科植物分布,並且該地區存在大面積的荒漠,植被稀疏,種類貧乏,只有陝西省有4個屬,因為該省地跨北溫帶和亞熱帶。
華北地區,華北地區僅有1屬分布,分布於北京,為柃木屬,其他省市未見分布。
華中地區,華中地區達到了12個屬,占全部屬的80%,其中湖南和湖北占據最多,分別多達11種和9種。
港澳台地區,港澳台地區達到了10個屬,占總屬的66.7%,這些地區的氣候均有亞熱帶成分,適宜山茶科植物的生長。

氣候

該地區主要的氣候為熱帶或亞熱帶類型,雨量充沛,植被豐富,山茶科植物喜酸性土壤、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的遺傳特性是它的祖先在特定的條件下形成的。

分布範圍

分布於河南南部商城、內鄉,安徽南部黃山、休寧、霍山、金寨,漸江西北部監安天目山。開化與南部龍泉,慶元、遂昌,福建北部武夷山,江西北部至西部廬山、靖安、修水、宜豐、井岡山,湖北東部羅田與西部宜都、宜昌、恩施、宜恩、建始、巴東、興山、神農架、竹溪,湖南東東部至西南聞衡山、瀏陽、酃縣、宜章、城步、綏寧、新寧、西北部桑植、大庸、永順、桃源,廣西東北部賀縣、全州、興安、大苗山與南部上林,貴州東南部榕江,四川東部巫山、西部洪雅、峨山,洪溪與西南部美姑、沐川以及雲南東北部鎮雄等地區。
多生於海拔600-1 900米的常綠闊葉林或常綠,落葉闊混交林林中或林緣。

生長習性

紫莖為中生性喜光的深根性樹種,要求涼潤氣候,適宜生長於土層深厚和疏鬆肥沃的酸性紅黃壤或黃壤。
在福建通常與綿周Lithocarpus harlandii (Hance)Rehd.、多脈青岡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 Cheng et t.Hong.包桷柯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Rhed et Wils.江南榿葉樹Clethra cavaleriei Lévl.銀鵲樹Tapiscia sinensis Oliv.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等樹種混生。為中速樹種,樹高及胸徑的平均生長量,均以前期較大,以後隨著樹齡增長而緩減,但生長量比較均衡,變幅小;材積生長,前、中期增長較慢,後期增長快。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物種分類

約有30屬700餘種,中國約有15屬400餘種,主要產於長江以南各地。有的分類學家將山茶科分入厚皮香科,也有的將厚皮香科植物分入山茶科的。
山茶科
山茶
山茶科
木荷
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單獨列出一個山茶目,2003年的APG II 分類法將山茶科和厚皮香科共同列入杜鵑花目,厚皮香科和五列木科親緣更近。

該科

山茶亞科(THEOIDEAE ):花兩性,直徑2-12厘米;雄蕊多輪,花葯短,常為背部著生,花絲長;子房上位。具蒴果,稀為核果狀,種子大。
山茶族(Trib. THEEAE DC.):萼片常多於5片,宿存或脫落,花瓣5-14片,種子大,無翅。
山茶屬(Camellia L.) :蒴果從上部分裂,中軸脫落,苞片十萼片及花瓣不定數,常多於5。
石筆木屬(Tutcheria Dunn):蒴果從下部開裂,中軸宿存,苞片2,萼片10,花瓣5,花柱多連生。
大頭茶族(Trib. GORDONIEAE Benth. et Hook. ):蒴果有宿存中軸,蒴果先端圓或鈍,宿萼不苞著蒴果,種子有翅或無翅。
大頭茶屬( Gordonia Ellis ):蒴果長筒形,種子上端有長翅,萼片半宿存。
木荷屬 (Schima Reinw. ):蒴果球形,種子周圍有翅,宿存萼片細小。
圓籽荷屬 ( Apterosperma Chang ):種子無翅,圓腎形,蒴果扁球形,雄蕊2輪,花葯基部著生,花柱極短。
紫莖族( Trib. STEWARTIEAE (Airy-Shaw) Chang ):蒴果無中軸,蒴果先端長尖,宿萼大,包著或托住果實,種子有翅或缺。
折柄茶屬( Hartia Dunn ):葉常綠,葉柄兩側對摺,舟狀,種子幾無翅,頂芽不具鱗苞。
紫莖屬(Stewartia Linn. ):葉脫落或半常綠,葉柄不對摺,種子有翅,頂芽有鱗狀苞片。
核果茶族(Trib. PYRENARIEAE Chang):果為不開裂的核果。
多瓣核果茶屬(Parapyrenaria Chang):警片8-10片; 花瓣8-10片,黃色;二者逐漸過渡,核果不具宿存萼片,3室。
核果茶屬(Pyrenaria Bl. ):萼片及花瓣均為5片,二者界限分明,花白色,核果有宿存萼,5-7室。
厚皮香亞科(Ternstroemoideae ):花兩性稀單性,直徑小於2厘米,如大於2厘米,則子房下位或半下位,雄蕊1-2輪,5-20個,花葯長圓形,有尖頭,基部著生,花絲短,果為漿果或閉果。
厚皮香族(Trib. Ternstroemieae Melchior ):花單生於葉腋,胚珠3-10個,漿果及種子較大,葉排成多列。
厚皮香屬(Ternstroemia Mutis ex Linn. f. ): 花雜性,花葯有短芒,子房上位,花瓣近離生,胚珠每室2-6個。
茶梨屬(Anneslea Wall.):花兩性,花葯有長芒,子房半下位,花瓣下半部連合,胚珠每室4-10個。
楊桐族(Trib. Adinandreae Melchior):花數朵腋生,胚珠8-100個,漿果及種子細小,葉排成2列,稀多列。
楊桐屬(Adinandra Jack):子房3-5室,胚珠20-100個,花柱全緣;頂芽有毛。
紅淡比屬(Cleyera Thunb.):子房2-3室,胚珠8-16個,花柱2-3裂;頂芽無毛。
該科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茶葉是國際性的飲料,原產中國,現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種。
山茶的種子含油,榨出的茶油供食用及工業用油。在中國南部發現了十餘種黃花的山茶,轟動了國際園藝界。

栽培技術

從壯健母樹上採種,種子採集後用濕沙貯藏,次年春天播種。用2-3年生實生苗造林。造林地宜選擇海拔較高的山區,以東北坡為好。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石筆木屬和金花茶組內多種植物花色艷麗、樹形優美,觀賞價值極高。

食用價值與藥用價值

油茶組和紅山茶組內60多種植物茶籽含有豐富的油脂,是廣泛種植的重要油料植物,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保護現狀

紫莖種群現狀

紫莖Stewartia sinensis Rehd. et Wils.漸危種。紫莖星散分布在長江流域一帶,生長緩慢。由於植被不斷被破壞,天然更新力差,植株已日益減少。
山茶科
厚皮香
紫莖為中國特有的殘遺植物,對研究東亞-北美植物區系有科學意義。木材極堅實耐用,根皮、莖皮入藥,種子油可食用或制肥皂及潤滑滑,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保護措施:本種分布點的黃山、西天目山、武夷山,廬山、井岡山等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或風景保護區,並已制訂管理條例,嚴密管護區內的珍稀植物。對保護區外的零星分布的植株,建議當地有關部門採取措施,加強保護,各地植物園、林場等應積極開展人工繁殖栽培。

野茶樹種族現狀

稀有種。野茶樹(包括栽培型野茶樹)又名普洱茶,在雲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其中雲南有樹齡達800多年的"茶樹王",為較大的植株,當地雖已採取措施進行保護,但植株仍在受到人為干擾,如不加強管護,將有被摧殘致死的危險。隨著海南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劇縮減,同時每年"清明節"前後上山采野茶葉的人眾多,野茶樹也日益減少。
價值:野茶樹原產中國南部,尤以雲南南部有較多的分布。它系新生代古老的植物之一,對研究茶樹的起源、進化等有重要意義。雲南的普洱茶葉自古以來是著名的飲料,種子富含油脂可作食用油或工業用油。
保護措施:對特大的野茶樹植株應加強保護措施,嚴禁采葉采果,建議將分布集中的雲南勐海南糯山劃為野茶樹保護點,保持必要的生態環境,創造天然繁殖條雲南境內尚有大黑山野茶Camellia taheishangensis F.S.Zhang產地和生境與野茶樹相同,亦應保護。
栽培要點:用種子繁殖,種子壽命短,宜采後即播。栽培法和茶樹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