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蕒(中藥)

山苦蕒(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苦蕒,中藥名。為菊科苦蕒菜屬植物山苦蕒Ixeris chinensis (Thunb. ex Thunb.) Nakai的全草或根。植物山苦蕒,分布於我國北部、東部和南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腸癰,肺膿瘍,肺熱咳嗽,腸炎,痢疾,膽囊炎,盆腔炎,瘡癤腫毒,陰囊濕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苦蕒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苦蕒菜屬
  • :山苦蕒
  • 分布區域:我國北部、東部和南部
  • 採收時間:早春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藥理作用,採集加工,藥材性狀,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別名

苦菜《植物名實圖考》,七托蓮、小苦麥菜《廣西藥用植物名錄》,苦葉苗《河南中草藥手冊》,敗醬、苦麻菜《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黃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隱血丹、小苦蕒《陝西中草藥》,苦丁菜、苦碟子《煙臺中草藥》,光葉苦蕒菜、燕兒衣《內蒙古中草藥》,敗醬草(遼寧、寧夏、山東、河南、新疆)

入藥部位

全草或根。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

主治

腸癰,肺膿瘍,肺熱咳嗽,腸炎,痢疾,膽囊炎,盆腔炎,瘡癤腫毒,陰囊濕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腸癰,苡米21g,敗醬草9g,牡丹皮9g,冬瓜仁12g,桃仁9g,金銀花9g。水煎服。(《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膽囊炎,(山苦蕒)全草15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無名腫毒,各種瘡腫,鮮苦葉苗、鮮地黃苗、鮮蒲公英各等分。共搗如泥,敷患處。或將上三味藥焙乾,其研細面,每次5g,開水沖服。每日3次,外用時蜂蜜調敷患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4、治黃水瘡,苦葉苗適量。焙乾研面。香油調塗患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5、治痔瘡,光葉苦蕒菜切碎,煎水熏洗。(《內蒙古中草藥》)
6、治血崩,白帶,(山苦蕒)根9g,豬膀胱1隻。煮熟食肉服湯。(《浙江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每次3g。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塗;或煎水熏洗。

藥理作用

1、使心收縮力減弱,頻率減少。
2、降血壓作用。

採集加工

早春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藥材性狀

全草長20-40cm。莖多數,光滑無毛,基部簇狀分枝。葉多皺縮,完整基生葉展平後線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8cm,寬1-4cm,先端尖銳,基部下延成窄葉柄,邊緣具疏小齒或不規則羽裂,有時全緣;莖生葉無葉柄。頭狀花序排列疏傘房狀聚傘花序,未開放的總苞呈圓筒狀,長7-9mm,總苞片2層,外層極小,卵形,內層線狀披針形,邊緣薄膜質;瘦果狹披針形,稍扁平,紅棕色,具長喙,冠毛白色。氣微,味苦。以色綠者為佳。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40米。全株無毛。基生葉蓮座狀,條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5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下延成窄葉柄,全緣或具疏小齒或不規則羽裂;莖生葉1-2枚,無葉柄,稍抱莖。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聚傘花序;總苞片長7-9毫米,外層總苞片卵形,內層總苞片條狀披針形;舌狀花黃色或白色,長10-12毫米,先端5齒裂。瘦果狹披針形,稍扁平,紅棕色,長4-5毫米,喙長約2毫米,冠毛白色。花期4-5。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及荒野,為田間雜草。

相關論述

《植物名實圖考》:“苦菜,《本經》上品。《釋草小記》考述極詳。鋪地生葉。數十為簇,開黃花甚小,花罷為絮,所謂茶也。根細有須。味極苦,北地野菜中之先茁者,亦採食之,至苣蕒生而此菜不復入筠籃矣。《救荒本草》謂苦苣有花葉、光葉二種,驗之信然,今並圖之。但《嘉祐本草》分苦苣、苦蕒二種,《救荒本草》所云苦苣,似即苦蕒。其所圖苦蕒,梢葉如鴉嘴形,俗名老鸛萊,自別一種。大抵苦蕒花小而繁;苦苣俗呼苣蕒,花稀而大。正同蒲公英花,園圃所種皆苣蕒。《嘉祐本草》之家苦蕒,恐以葉之花、光分別,未見人家有種苦蕒者。野菜相似極多,而稱名以地而異,僅見一二種強為附麗,終無當於古所云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