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艾葉

山艾葉

山艾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櫟葉亞菊Ajania quercifolia (W. W. Smith)Ling et Shin的全草。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溫經止痛,散寒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月經不調,崩漏,痛經。

基本介紹

  • 別名:櫟葉亞菊
  • 中文學名:山艾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亞菊屬
  • :櫟葉亞菊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
  • 採收時間:夏季割取地上部分
  • 用量:內服:煎湯,3-9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收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溫。

歸經

歸肝、脾、腎經。

功效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主治

用於月經不調,崩漏,痛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採收加工

夏季割取地上部分,曬乾。

形態特徵

櫟葉亞菊半灌木,高60-150cm。老枝灰黑色,上部花序分枝、花梗均生白色狀絹毛。葉互生;葉有短柄,柄基部無葉耳;中部葉長橢圓形、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稀為寬線形,長5-8cm,寬2-4cm,邊緣有粗齒或缺刻狀淺裂或深裂,裂片3-4對,中上部葉不裂,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達10cm,上部葉漸小,葉質堅硬,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白色,密被絹毛。頭狀花序多數,在枝頂呈傘房花序,花枝及花梗粗壯;總苞鐘形,總苞片4層,外層卵狀披針形,中內層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外層稀生絹毛,邊緣膜質;雌花11個,邊生,花冠細管狀,4齒裂,一齒較大;兩性花管狀,長3mm,全部花冠黃色,外面有腺點。瘦果長1.5mm。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200-3900m的山坡林下、林緣灌叢中。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地上部:作艾葉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