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樹皮平滑有黑斑,小枝黃綠色,無毛,葉互生,紙質,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偶兩側不對稱,長4~12厘米,寬2~5厘米
基本介紹
- 別名:副山蒼
- 界:植物界
- 科:樟科
- 分布區域:長江以南至南部各省
- 中文名:山礓
- 藥用部分:根入藥,夏秋採收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樹皮平滑有黑斑,小枝黃綠色,無毛,葉互生,紙質,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偶兩側不對稱,長4~12厘米,寬2~5厘米,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先端漸尖,全緣,表面綠色,無毛,背面灰綠色,被柔毛,老時脫落,葉脈羽狀,側脈5~8對;葉柄長5~12毫米,初時生有褐色柔毛,老時近無毛。花黃色,單性,異株,腋生傘形花序,花被6深裂,雄花有雄蕊9枚,花葯2室,子房上位,1室。核果球形,熟時深紅色。
生長環境
多長生於山坡林緣或路旁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生態分布:產我國長江以南至南部各省。
主要價值
藥物名稱;副山蒼
藥用部分:根入藥,夏秋採收。
用途:性味辛,溫。能止血,消腫,治疥癬風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