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湘江邊上某軍事院校迎來了新一批學員,他們履歷不同、性格各異。在火熱的軍校里,學員們一起學習,一起訓練,一起接受考驗,一起成長蛻變,“有了軍校的青春,心裡就永遠有了家國和山河”,他們以滿腔熱忱義無反顧地奔赴中國的遼闊山河,也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上鋪下鋪 第二章 剪草運動 第三章 周善仁還是周善德 第四章 暈水 第五章 考核記 第六章 憂傷 | 第七章 室內課 第八章 功夫在室外 第九章 不談愛情 第十章 太平塘 第十一章 黑石鋪 第十二章 我們的球隊 | 第十三章 沉睡 第十四章 光榮院 第十五章 向正北行進 第十六章 讓眼淚飛 第十七章 難說再見 第十八章 疼痛 |
人物介紹
李大林
李大林不講究個人衛生,身形碩壯,沉默寡言。一班人強行給他脫衣服沖水,才發現他不洗澡是因為暈水。一位自稱他未婚妻的面容不佳的女子從他老家來隊,大家才明白他為什麼心事重重。但李大林對生活有善意的期待,也就有了百折不彎的堅韌。他主動替趙多承擔了私換鋪位的責任,趙多和戰友們有針對性地幫助他通過軍體考核,他們彼此關照,詮釋了戰友情深的含義。然而戰友情亦有度,李大林可以幫助趙多學習,但不幫趙多作弊,即使在只有他們兩人的情況下。轉業從警的李大林多次勇斗歹徒,最終壯烈犧牲。
作品鑑賞
該小說寫一代年輕軍人的難忘經歷,突出責任和使命,當然是主旋律的,但作為一種成長敘事,該小說同時也蘊含了多樣的人生感悟和藝術啟迪。在小說中的年輕人身上,既有確定性目標,軍人的理想和信念,也有青春的萌動,愛情的迷茫,以及對諸多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思考。該小說開頭一段,寫到劉留香扔下剪草的工具,毅然告別軍營,走出軍校大門,仿佛一個演員正在表演一場離別的姿態。這種行為固然不值得謳歌,甚至應該譴責,但這個場景本身卻意味深長,因為它表征了多種可能性的存在。而正因為這些可能性的存在,該小說中的成長敘事才顯得與眾不同。個人的身世與命運,既保持了悲劇的尊嚴和強度,也都被軍營的陽光所照亮,並被賦予了風骨。從人物塑造的角度,這些年輕軍人的形象之所以感人,不僅在於思想和行動,更在於每個人不屈不撓、多才多藝地渴求改變命運的姿態。
該小說表現出了一系列的雙重性,或者說雙重特質。如對輕與重的把握,該小說中的故事都比較沉重,但作者的敘事卻相對是輕快的,輕快美學,他的敘述語言不乏機智、幽默、情趣,當然還有許多詩意。如寫趙多與李大林結緣:“這張上下鋪連體大床,就像一條友誼之船,載著我們,在人生的長河裡航行,長達三年。”如寫學員集合:“集合哨聲一響,全中隊的學員站在天井裡,像一群被圈在一起的綿羊,涌動著,接著變成麻雀,嘰嘰喳喳。區隊長一聲吼,佇列停止涌動,九中隊寂靜下來。”文中穿插的許多年輕人寫的詩,正如他們萌動的青春,有的淺顯直白,有的悠遠含蓄,既豐富了故事情節,又讓敘事節奏變得簡潔明快。作者的視角也是雙重的,既是一個未來軍旅作家的視角,也有農家子弟的視角。前者主要是講述軍校的生活場景,後者則是通過回憶和交流來實現的。這兩個視角的互動採用是恰當的,必要的,因為正是對這些年輕軍人的身世經歷、底層背景的追溯,不僅給該小說帶來了更大的敘事空間和敘事張力,也讓軍校的生活具有了社會性、全景行的視野。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4月,該小說入選遼寧文學館2022年度“春天好書”書單。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曾劍,湖北紅安人,從軍27載,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現當代文學創作方向研究生、文學碩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瀋陽軍區創作室創作員,遼寧作協簽約作家。發表中短篇小說三百餘萬字,出版長篇小說《槍炮與玫瑰》《向陽生長》、小說集《冰排上的哨所》《玉龍湖》《穿軍裝的牧馬人》《整個世界都在下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