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山東航空學院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該校礪學綜合館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航空學院高質量發展論壇
- 活動時間:2023年12月27日
相關新聞
論壇上,鄧雲鋒在講話中指出,山東航空學院的更名,進一步最佳化了全省高等教育的結構布局,並對推動我省通用航空事業轉型升級、打造新的經濟成長點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他要求,山東航空學院以更名為契機,進一步深入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辦學層次和質量水平,早日建成航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套用型大學;要扛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努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加強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堅持航空辦學主體地位,最佳化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不斷提高教育質量、科研水平和辦學效益;要致力於提升服務區域發展的能力,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校域合作,重點培養出航空產業和區域發展的創新型、套用型和複合型人才。他希望,濱州市繼續加大支持力度,積極創新城校融合的新模式,推動高校更好地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城市與高校攜手發展的典範和樣本。他表示,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全面支持山東航空學院的發展,在政策供給、資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為學校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
章亞軍在致辭中指出,濱州學院更名為山東航空學院,對最佳化航空高等教育布局、服務航空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教育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17年來,學校緊貼航空業發展需求,專業建設融合行業標準,學歷教育對接崗位技能,形成了多元化的航空人才培養模式,先後為行業培養輸送一大批高素質航空人才,成為全國重要的航空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學府。她希望,學校以更名山東航空學院為新的契機,大力弘揚當代民航精神,聚焦交通強國戰略需求,進一步加強航空學科專業建設,做大做強做優航空特色辦學品牌,不斷提升航空人才培養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為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撐。中國民用航空局將在政策、行業資質平台、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培養培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為山東航空學院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條件、創造更優環境。
宋永祥在致辭中說,回顧山東航空學院創業發展史,充分展現了開天闢地的大氣魄、翻天覆地的大變化、頂天立地的大擔當。十七年磨一劍的成功,得益於我們始終有“國之大者”的境界、“敢想敢幹”的鬥志、“攻堅破難”的智慧、“恆心不改”的韌勁、“命運與共”的擔當。濱州市將持續放大山東航空學院帶動效應,深化省市共建,深化校城融合,持續擦亮濱州機長、濱州技師、濱州工匠等“金色名片”,推動航空製造、航空維修、航空旅遊等特色產業發展,大踏步邁向航空事業新高地;持續發揮山東航空學院高質量發展的示範效應,全面深化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架好橋樑,讓更多科研成果轉化成新質生產力,大踏步邁向區域科創新高地;持續汲取山東航空學院高質量發展論壇的精神養分,全面推動發展品質更高、科創品質更強、開放品質更活、服務品質更優、文化品質更好、環境品質更美、民生品質更實、平安品質更穩,大踏步邁向品質城市新高地。
宋永祥希望,山東航空學院放大航空辦學優勢、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產出更多科研成果,早日建成航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套用型大學;期盼各級領導、來賓校友為山東航空學院發展廣獻良策、廣出實招,為濱州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牽線搭橋;濱州將把學院發展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扶持辦學的事當成工作分內的事,在學科建設、人才引育、資金投入、配套設施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與學校攜手前行,闊步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李明宣讀了《教育部關於同意濱州學院更名為山東航空學院的函》,山東航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徐傳鈺,學院黨委書記李長海,校友代表、山東航空公司機長、教員、2006級飛行技術專業畢業生王仁沖分别致辭。山東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工業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中航和輝航空標準件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分別與山東航空學院代表共同簽署合作協定。
省內外高校領導,航空公司、機場、航校、航空類企業、學會、協會領導,我市有關領導,市直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各縣區主要負責同志,山東航空學院領導、歷任老領導、中層領導幹部和校友、離退休教師、在職教師、學生代表等800餘人參加了論壇。
論壇上,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隧道工程災變防控與智慧型建養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長江學者王琦教授在礪學綜合館作了題為《高校教師科研成長與發展思考》的主旨報告。論壇還同時舉行了航空無人系統工程研討會分論壇、航空先進制造分論壇、鋰電能源綠色發展分論壇,來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科院、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山東航空學院的專家學者作了報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