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環保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環保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六大類:污染治理及環保設施運行服務,環境工程建設服務,環境諮詢服務,環境監測服務,環境貿易與金融服務,生態建設與修復服務。環保服務業不僅在生產性服務業中占有較大比例,在消費性服務業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創新生產模式和改善民生意義重大。為推動我省環保服務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結構轉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服務改善民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為方向,逐步建立健全環保服務業發展機制,營造有利於環保服務業發展和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市場化的環境,滿足環境管理戰略轉型和改善環境質量新要求。
(二)發展目標。到2017年,我省環保服務業發展水平基本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污染治理及環保設施運行服務、環境工程建設服務等部分服務領域服務水平和產業規模進入全國先進行列,行業收入總額達到250億元左右,提供就業崗位3.3萬個左右;到2020年,基本完成環保服務業轉型升級,其規模和產值占現代服務業的比重明顯提高,實現行業收入總額330億元左右,從業人員4萬人左右,環保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高。
1.環保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到2017年,環保服務業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污染治理及環保設施運行服務、環境工程建設服務等內容更加豐富,環境諮詢服務、環境監測服務、環境貿易與金融服務、生態建設與修復服務領域基本滿足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到2020年,環保服務業綜合競爭實力和行業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先進省(區、市)行列。
2.環保服務單位規模更加強大。到2017年,污染治理及環保設施運行服務單位數量達到300家左右,行業收入總額達到110億元左右。環境工程建設服務的單位數量達到80家左右,行業收入總額達到75億元左右。環境諮詢服務單位數量達到20家左右,行業收入總額達到35億元左右。環境監測服務單位數量達到70家左右,行業收入總額25億元左右。環境貿易服務單位數量達到10家左右,行業收入總額達到2億元左右。生態修復與生態保護服務單位數量達到15家左右,行業收入總額達到3億元左右。到2020年,全省各類環保服務單位進一步完善,專業人員規模達到萬人以上,其中污染治理及環保設施運行服務單位數量達到350家左右,環境工程建設服務的單位數量達到100家左右,年利潤總額過億元的服務單位達到20家左右。
3.環保服務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到2017年,促進環保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環保服務業發展速度進一步提高,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15家左右擁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市場競爭力強的環保服務龍頭企業。到2020年,環保服務質量顯著提高,城鎮污水、垃圾和工業廢氣治理等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基本實現專業化、市場化,支撐提高環境質量、防控環境風險、保障民眾健康的環保服務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環保服務業轉型升級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重點任務及實施路徑
(一)改善環保服務業發展環境。以縣(市、區)和省級工業園區為主體,開展促進環保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試點工作。爭取在2—3年內,全省建立20個環保服務業試點項目。通過試點提高環境保護設施建設運行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程度,完善與環保服務業相關的金融、收費、價格等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改善環保服務業發展環境。重點圍繞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推動實施一批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污染治理、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項目。研究制定規範行業服務能力的標準,審核發布一批符合要求的環保服務業企業名單。
(二)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堅持污染者付費、損害者擔責的原則,不斷完善環境治理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運營服務標準、管理規範、績效評估和激勵機制,鼓勵工業污染源治理第三方運營。在火電、鋼鐵、建材、造紙、印染等污染物排放量大、治理技術成熟的重點行業以及開發區(工業園區)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通過委託治理服務、託管運營服務等方式,由排污企業或工業園區付費購買專業環境服務公司的治污減排服務,提高污染治理的產業化、專業化、市場化程度。探索多種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模式,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鼓勵供熱、污水垃圾處理、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和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開展運營模式探索。
(三)加嚴標準倒逼轉型升級。科學合理地加嚴環保標準,逐步實現行業標準向區域性排放標準的過渡,實現污染物排放標準與環境質量標準的銜接。以環保標準倒逼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按照大氣、流域等地方標準的有關要求,督促達不到標準的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加快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等一系列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全面帶動環境污染治理,推動環境質量改善。制定一批環保排污強度“領跑者”標準,推出一批環保“領跑者”企業,引領行業技術進步,推動行業轉方式、調結構。
(四)推進政府購買環保服務。研究制定政府購買環保服務的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環保服務的種類、性質和內容。參照空氣自動監測站社會化運營模式,探索政府向社會購買環境監測服務的有效形式,加大政府購買環保服務總量。鼓勵以行政區域、流域、開發區、大型企業集團為單位提出綜合環境解決方案,實施區域聯治。
(五)研發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發揮政府引領作用和市場主導作用,加強先進適用生態環保技術的研發、示範和推廣,加快推進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平台和基地建設,以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為依託,積極培育生態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組織開展散煤治理、燃煤電廠與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黑臭水體整治、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污染地塊和土壤修復、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畜禽養殖污染處理等領域先進適用技術的經驗交流和試點示範,結合舉辦綠色產業國際博覽會、污染治理技術交流洽談會等多種方式,促進供需對接交流。
(六)培育排污權交易市場。積極開展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加快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制定合理的排污權交易規則和初始排污權分配的指導性辦法、排污權指標核定辦法。加快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發揮市場在碳排放權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
(七)提升環保服務業國際競爭力。鼓勵環保服務業單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篩選和推薦優秀項目,與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交流與合作。建立和完善國際服務、行銷網路。培養一批國際開拓力強的單位或企業集團。將環保服務作為引智引資的優先、重點領域之一,採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我省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企業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扶持政策體系。梳理有關生產性服務業、節能環保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優惠政策中涉及環保服務業的部分,做好支持目錄的解釋和細化,落實現有相關稅收、補貼、融資等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差別電價、水價實施力度。完善排污收費政策,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完善污水、垃圾處理收費政策,適當提高收費標準,逐步覆蓋全處理成本。嚴格落實垃圾發電價格政策。建立健全使用再生水、促進垃圾資源化的價格機制。全面落實燃煤發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電價補貼和“以獎代補”政策,加快落實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環保電價政策。
(二)加強財政支持力度。進一步強化公共財政的公共服務屬性,將購買環保服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治理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項目所得,可依法享受“三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稅政策。
(三)創新綠色金融服務。加強產業政策、財稅政策與金融政策的協同配合,為綠色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引導銀行機構全面落實綠色信貸戰略,細化綠色信貸措施,最佳化綠色信貸統計制度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完善綠色信貸貼息或風險補償機制,推動銀行機構大力發展能效貸款、契約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排污權抵押貸款等綠色信貸業務,探索開展特許經營權、政府購買服務收益權等質押貸款服務。探索完善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制度,把綠色信貸作為重要指標,適度給予較高權重。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為中長期綠色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支持發行中小企業綠色集合債,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安排專項資金給予綠色證券貼息。推動更多環保產業企業通過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接、開展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爭取到2020年,環保類上市、掛牌企業數量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翻番。充分發揮省級服務業創新發展、城鎮化、節能、工業轉型升級、PPP等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完善基金投資備選項目庫建設,鼓勵參股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投資環保服務業。
(四)強化專業服務支撐。依託環保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立第三方治理企業信息交流平台,加強信息、技術、需求及政策等的信息發布,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研究制定行業服務標準,加強行業信息發布與宣傳教育,促進行業自律。搭建服務平台,為環保服務業發展提供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金融與貿易、人才支撐等專業服務,引導公眾參與。
(五)嚴格執法監督管理。嚴格環保執法監管,加大懲處力度,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違規行為。落實環保目標責任,開展專項檢查和督察行動。加強服務市場監督,充分發揮各相關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和企業自律。整頓和規範環保服務市場秩序,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打擊惡性競爭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促進公平競爭、有序競爭,為環保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