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戲曲研究室

山東省戲曲研究室,戲曲研究、創作機構。是山東省文化局下屬單位。

山東省戲曲研究室,戲曲研究、創作機構。是山東省文化局下屬單位。1957年7月,由山東省戲曲工作組※擴建改制而成。由山東省文化局藝術處處長趙劍秋兼主任,尚之四任副主任。方針任務為:“以豐富上演劇目為中心,全面挖掘、搶救山東戲曲藝術遺產,組織傳統劇目、曲目的整理與新劇本新曲目的創作,結合工作進行輔導與研究。”下設劇目組、戲曲史組、曲藝組、資料組。1960年併入當時成立的※山東省魯劇研究院,1962年9月恢復。主任:趙劍秋。副主任:李愉乾、欒少山、尚之四。轄5個組:理論組(含資料室)、劇目組、音樂組、藝術研究組、秘書行政組。先後挖掘記錄傳統劇目2054部,約6000萬字;傳統曲藝節目中長篇134部,段書1075段,約3000餘萬字。收集戲曲音響資料84出,其中傳統劇目唱腔(包括折子戲)45出、現代戲38出,新編歷史劇1出。記錄老藝人傳統唱腔約2263分鐘錄音、曲牌48段,整理成文字資料的有《柳子戲唱腔曲牌集成》(上、下集)、《山東梆子唱腔曲牌集成》、《大笛子戲唱腔曲牌集成》。蒐集地方戲曲臉譜,現存306幅。收集曲藝音響資料,現存200盤。出版的理論研究專著有《呂劇音樂研究》(張斌著)。整理、改編、創作的劇目、曲目上百個,其中在全國及華東區獲獎或拍成電影的,有柳子戲《孫安動本》,山東梆子《兩狼山》、《牆頭記》,呂劇《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部分人員參加了京劇《奇襲白虎團》、《紅嫂》的創作和藝術加工。此外,參加山東省歷屆戲曲、曲藝會演,組織劇本、曲藝作品討論會,作者講習班等。後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更名、擴建為山東省藝術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