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地質礦產志

《山東省志·地質礦產志》編修工作始於1983年,1993年正式出版。該志以篇章節劃分層次, 全書共分4篇15章,首篇區域地質調查,依次為專業地質勘察篇、礦產普查與勘探篇、地質礦產事業管理篇。志書的時間斷限為1840~1988年,部分資料有上溯和下延。

基本介紹

  • 書名:山東省志·地質礦產志
  • 出版時間:1993年
  • 始於:1983年
  • 共分:4篇15章
地理位置,發展計畫,發展經歷,

地理位置

山東省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豐富, 開發歷史悠久。自漢朝至民國初年,歷代史志記載的礦種就達50餘種。春秋時期,人們已掌握許多關於礦床分布及如何尋找礦藏的知識和經驗。山東近代地質工作始於民國初年。當時,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十分薄弱。丁文江、孫雲鑄、李四光等地質學家曾到山東進行地質調查,對推動山東地質事業的興起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譚錫疇在魯中地區的調查,證明了白堊紀地層在山東的存在與發育,補充和豐富了民國初年的發現。 日本窺伺齊魯富饒的礦產資源已久。在日軍侵占山東期間,對山東礦產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和掠奪性開採。解放戰爭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只有少數地質學家,如楊鐘鍵、劉嚴然等到山東作過一些零星地質調查。在膠東解放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膠東行署成立了採金委員會和北海、西海專署礦務局,組織民眾採礦,並舉辦地質訓練班,組建地質隊,開展找礦工作,有效地支援了解放戰爭。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地質事業開始起步。從1952年起,地質部在山東先後組建了9支地質隊;省煤炭、冶金等工業部門也分別組建地質隊。

發展計畫

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國家對省地質系統投資達0.07億元,在全省組織開展了煤、鋁土礦、鐵及冶金輔助原料、菱鎂礦、金剛石、有色金屬礦等礦種的普查與勘探。這一時期, 全省組建起20餘支地質隊,地質系統職工由200餘人迅速發展至3000餘人。山東地質事業走上逐步發展的軌道。 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 山東地質事業蓬勃發展。 1958年,山東省地質局成立。“二五” 期間,在全省首次組織開展了1∶20萬區域地質測量,同時加強了能源、黑色金屬礦產的調查,加快了石油地質普查工作的步伐。1961年,在東營打出了華北平原上第一口油井。在魯中、膠東探明了一大批鐵礦床。 1963~1965年,為山東地質工作調整時期。這一時期,在金、金剛石找礦工作中取得突破。1965年,相繼發現三山島、焦家等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床--“焦家式”金礦。同年,找到國內第一條含金剛石原生礦脈。“文化大革命”初期,山東地質工作儘管受到衝擊,但地質工作仍取得較大進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山東地質事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地質隊伍逐年發展。至1988年, 職工總數為12319人;完成1∶20萬區域地質調查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礦產地質工作也發現並探明一大批礦產地。同時,努力實現地質工作的戰略轉移,大力加強區域地質調查,加強金、金剛石、非金屬礦產普查勘探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這一時期,黃金地質工作取得的進展尤為突出。新城、馬塘等一大批“焦家式”金礦床被陸續勘明。第六個五年計畫時期,僅山東地礦局新發現的金礦床就有30多處,探明黃金儲量為國家計畫的158.4%, 占全國黃金探明儲量的30%多。在黃金地質找礦中作出卓越貢獻的山東省地質礦產局第六地質隊,被地質礦產部授予“功勳地質隊”稱號。非金屬礦產地質工作也呈現新的生機和活力。第六個五年計畫時期,山東地礦局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就有20餘種;新發現的藍寶石、紅柱石、透輝石、明礬石等礦產填補了省內礦產空白;探明了儲量居全國之首的石膏、自然硫等礦產。進入80年代,基本建設大規模展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石材業和石材地質工作再上新台階。

發展經歷

新中國成立40年來,山東省地礦事業得到了空前發展,已形成了一支能夠承擔多學科、綜合地質任務的實力比較雄厚的地質隊伍。礦產地質工作成果顯著,全省累計發現礦產126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68種(含亞礦種共78種) ,列入礦產儲量表的64種,有27種礦產的儲量在全國居前五位。按單位國土面積占有儲量計算,有35種礦產是全國平均值的1~2倍以上;按人均占有儲量計算,16種礦產為全國平均值的1~1.5倍以上;按平均每平方公裡面積所擁有的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計算,山東是全國平均值的3倍。豐富的礦產資源促進了山東礦業的發展,加速了城市建設和新興城鎮的崛起,其中一些城鎮已發展成為具有特色礦業的基地或工業中心。但隨著山東經濟的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不斷增長,礦產資源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特別是水資源分布不均,開採不合理,已成為制約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該志獲2005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