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東省寧津縣普度禪寺
- 地理位置:山東省德州市
- 總面積:821平方公里
- 住持:釋果慈
簡介,發展,
簡介
寧津縣隸屬山東省德州市,總面積821平方公里,46萬人。地處黃河沖積平原腹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寧津屬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條件良好。
寧津縣區位優越,地處北京和天津、濟南、石家莊等大中城市構成的三角地帶中心,北距北京300公里、天津200公里,西距石家莊240公里,南距濟南120公里。京滬鐵路臨境而過,德(州)濱(州)高速公路的出口就在縣開發區,交通和區位優勢明顯。
寧津縣區位優越,地處北京和天津、濟南、石家莊等大中城市構成的三角地帶中心,北距北京300公里、天津200公里,西距石家莊240公里,南距濟南120公里。京滬鐵路臨境而過,德(州)濱(州)高速公路的出口就在縣開發區,交通和區位優勢明顯。
發展
工業發展迅速,門類齊全,是著名的“中國家具之鄉”、“中國紡織機械之鄉”、“中國地毯之鄉”。我縣民營經濟發達、藏富於民,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82.07億元,人均超過1.7萬元,連續多年穩居全市各縣市之首。
隨著寧津縣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精神上的要求也愈來愈強烈,其中佛教信眾過宗教生活,尋一片淨土的願望愈來愈強烈。他們多次要求修建宗教活動場所,我縣部分政協委員也提案呼籲,要求重建山東省寧津縣普度禪寺。為尊重人們的宗教信仰,滿足其過宗教生活的需求,經省宗教局批准,縣政府決定重修山東省寧津縣普度禪寺。
山東省寧津縣普度禪寺座落於寧津縣寧津鎮南北莊村西側。寧津縣自古以來就有崇信佛道儒三教的優良傳統,縣境內的宮觀寺院頗多。據《寧津縣縣誌》記載:原名龍泉寺、海螺寺、白佛寺,在縣城西南邊,是寧津縣的一處勝景。修建年代無法考證,重建於1382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藏經600餘卷,佛像100餘尊,供有阿彌陀佛和觀音玉佛,主要建築有正殿、觀音殿、東西配殿、聖母廟、關帝廟、龍王廟、鐘樓等。每當重大節日就在寺內舉行隆重的儀式,正德嘉靖年間再次重修。清朝康熙十一年再一次重新修建,占地四頃五十畝,為東部省份諸剎之冠,香火旺盛,影響頗深。1945年9月寧津解放後,民眾自發拆廟修建學校,僧人全部還俗,廟宇全部被拆除。
擬重建普度禪寺廟址位於寧津縣西南5公里,拜佛堂村和南北莊之間。東臨德寧公路和康寧胡,西有密林綠化帶,南有珠家河小店水庫,北有惠寧湖。地處德濱高速與寧德公路交匯地帶,信眾遍布周邊兩省(河北、山東)四市(德州、濱州、東營、滄州)五縣(陵縣、樂陵、吳橋、東光、南皮)。
工程主建築:大雄寶殿、念佛堂、齋堂、寮房;觀音殿、藏經閣、彌陀村;天王殿、鐘鼓樓、講經樓、方丈樓、城隍廟。預計用三年時間把“普度禪寺”建成園林式寺院,以滿足信眾聽經、聞法、禮佛、念佛的要求。總之,重建普度禪寺,可以規範信教民眾開展宗教活動,滿足信眾的過宗教生活的需求,更好地團結信眾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山東省寧津縣普度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