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大力推進糧食高產創建的意見

2013年10月1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魯政辦發〔2013〕31號印發《關於大力推進糧食高產創建的意見》。該《意見》分指導思想、目標要求、主要措施、政策保障、組織領導5部分。

主要措施是: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實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實施現代農機裝備工程;實施現代種業創新工程;實施糧食增產模式集成推廣工程;實施現代植保統防統治工程;實施現代糧食質量安全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大力推進糧食高產創建的意見
  • 印發機關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魯政辦發〔2013〕31號
  • 印發時間:2013年10月17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13年10月1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力推進糧食高產創建的意見》。

意見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大力推進糧食高產創建的意見
魯政辦發〔2013〕31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2007年以來,我省在全國率先提出並組織開展了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打造了一大批噸糧市、縣(市、區)、鄉(鎮),使我省糧食生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為進一步推動全省糧食生產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高起點上繼續乘勢而上,加快把高產創建成熟的技術模式和工作機制向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廣,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大力推進糧食高產創建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加快轉變糧食產業發展方式,推進糧食生產現代化,建設糧食生產強省”為目標,立足提高糧食產量、保障質量,以糧食主產市、主產縣(市、區)為重點,以糧食高產創建田建設為抓手,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環保全全的總體要求,加強資源整合,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改善糧食產地環境,完善基礎生產條件,加快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結合,不斷提高高產創建田糧食產出水平、質量安全水平和現代化物質裝備水平,輻射帶動全省糧食生產綜合能力的提高,儘快形成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
二、目標要求
到2017年,全省建設基礎設施完善配套、糧食生產水平顯著提升的高標準糧食高產創建田2280萬畝,小麥、玉米兩季合計畝產達到1100公斤以上。德州泰安濟寧淄博濱州5個市建成噸糧市,聊城棗莊濰坊濟南菏澤5個市基本達到噸糧市標準。商河等40個糧食主產縣(市、區)建成噸糧縣,濟陽等38個糧食主產縣(市、區)基本達到噸糧縣標準(附屬檔案1)。通過高產創建田的示範帶動,全省糧食生產的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得到明顯提升,糧食總產量再上新台階。
三、主要措施
(一)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按照“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灌排工程建設標準,完善高產創建田內骨幹、末端灌排渠系(管道),確保旱澇保收、節水高效。根據排灌需要,完善高產創建田內的輸配電設施。搞好田間路網建設。建設布局合理的防護林網,林網控制面積占宜建林網農田面積的比例要達到85%以上。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使高產創建田達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連、渠相通、旱能澆、澇能排”標準。
(二)實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高產創建田全面啟動實施新一輪“沃土工程”,加快提升高產創建田地力水平。全面推行深耕深松,到2015年,沒有實施深耕或深松的高產創建田要全部實施一遍。加大測土配方施肥力度。鼓勵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到2017年,高產創建田測土配方施肥率、秸稈還田率達到100%,有機質含量達到1.2%以上。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開展鹽鹼荒地土壤改良與未開墾土地利用技術集成示範,進一步提高糧食產能。
(三)實施現代農機裝備工程。針對小麥、玉米生產和病蟲害防治等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快新型生產機械和植保機械研發,提高農機的科技含量和質量。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對先進農機推廣的引導作用,大力發展大型動力機械、聯合作業機械等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先進農機。高產創建田要率先推廣耕作、播種、施肥、噴藥、收穫等作業新機具,推進糧食作物生產、病蟲害防治全程機械化,帶動全省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四)實施現代種業創新工程。實施好農業良種工程和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科技支撐項目。加強農科教結合,依託農業高校、科研院所、種業企業等,按照育繁推一體化要求,加快糧食優良品種的選育和研發,選育、推廣一批有突破性的高產、優質、多抗新品種。高產創建田糧食優良品種覆蓋率要達到100%。加快實施種子工程,加強小麥、玉米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建成一批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良種生產基地,保障良種的質量和供應。
(五)實施糧食增產模式集成推廣工程。深入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大力開展糧食關鍵增產技術模式攻關,研發組裝適合我省糧食生產實際的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模式。高產創建田小麥寬幅精播、氮肥後移、“一噴三防”,玉米機械精播、“一增四改”、適期晚收、“一防雙減”等高產配套栽培技術推廣率達到100%。建立專家巡迴指導和基層農技人員蹲點包片制度,努力提高高產栽培技術入戶率。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等要重點向糧食主產縣、高產創建田傾斜,集中培養一批有知識、有文化的職業農民,提高農民科學種糧水平。
(六)實施現代植保統防統治工程。加快培育新型植保組織,每個糧食主產縣(市、區)都要重點扶持發展3-5個“龍頭”型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加大農業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體系建設力度,加快新型高效環保型農藥、植保機械等的研發和推廣,將適合不同作物使用的優良施藥機械,以政府補貼的方式優先裝備專業化服務組織。大力開展植保從業人員技能培訓,開展職業技能鑑定,實現植保專業服務組織全員持證上崗。
(七)實施現代糧食質量安全工程。加大產地環境保護力度,逐步在工礦企業和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周邊、污水灌溉區、城市郊區設定監測點,對糧食等重要敏感區進行加密監測、跟蹤監測和風險評估。根據監測結果,劃分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在禁止生產區進行土壤污染修復。實施以村為基本單元的農村清潔工程示範,因地制宜建設糞便、生活垃圾、污水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設施,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四、政策保障
(一)健全政策扶持體系。進一步加大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力度,農機購置補貼要重點向噸糧市、縣傾斜,向大型動力機械、聯合作業機械傾斜。最佳化財政支農投資結構,支農資金要重點向糧食生產傾斜,向糧食主產市、縣傾斜,向糧食高產創建傾斜。各級政府安排的糧食高產創建、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農業技術推廣、農民科技培訓等資金,要優先保障糧食高產創建示範方建設需要。各級政府特別是縣級政府每年都要安排資金支持糧食高產創建。國家超級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三分之一以上要用於糧食高產創建。支持高產創建示範方開展糧食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鼓勵支持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各類專業服務組織參與糧食高產創建,對成效顯著的給予適當獎勵。逐步對深耕深松、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肥等關鍵增產技術的推廣給予獎勵和補助。省財政對完成高產創建任務,驗收達到標準要求的市、縣(市、區)給予適當獎勵。要加大金融對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逐步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完善農業政策性貸款制度,創新擔保方式,加大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糧食生產合作社的信貸支持力度。
(二)建立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支持保護體系。鼓勵農民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糧食生產合作社集中。對流轉土地用於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糧食生產合作社等給予一定的獎勵、補助。鼓勵供銷社、郵政公司等行業組織為糧食生產提供專業化、規模化、系列化的經營性服務。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糧大戶參與糧食生產專業化服務,努力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龍頭企業和行業性服務組織為骨幹、合作組織為基礎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三)建立新型農業科技支撐體系。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培育高產、優質、廣適、抗逆、抗病的優良品種,研究開發適合不同地區的先進栽培、新型肥料、節水等技術和設備。加強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建設,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強化公益性定位,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的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完善農業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激勵和促進農業科技人員貼近生產實際進行科研攻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水平。加強村級農業技術服務點建設,使其真正成為連線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和農民的紐帶,爭取用3-5年時間,在每個行政村配備1-2名農民技術員,切實解決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四)建立新型糧食產加銷體系。加強對糧食產銷銜接的支持。鼓勵糧食主銷區與主產區對口合作,通過投資建設糧食生產基地、大型糧食加工企業等,支持產區糧食高產創建。鼓勵投資糧食倉儲等流通基礎設施,加快建立規模適當、布局合理、倉房完好、設施先進的糧食倉儲物流體系。鼓勵和引導糧食購銷、加工等龍頭企業在主產區建立加工園區,發展訂單生產,打造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加快推進糧食產業化發展。按照“安全、優質、營養、方便”的要求,推進傳統主食食品工業化生產,提高優、新、特產品的比重。鼓勵現有糧食加工企業在生產能力、產品品種、資源利用及管理技術等方面進行整合,支持大中型糧食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廣和促進採用先進技術裝備,實現糧食資源的綜合利用,降低消耗,提高生產效益。
(五)建立科學防災減災體系。強化農業氣象防災減災,以糧食主產市、縣(市、區)為重點,完善農業氣象監測站網建設。加強農業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與評估,做好農業氣象跟蹤和技術諮詢服務。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體系,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保障能力。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站建設,完善應急防控物資儲備和設施建設。加強實時調度,推進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提高突發性、暴發性、流行性和遷飛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和撲滅能力。加快以農田林網為骨架的高標準防護林體系建設,提高對乾旱、早霜、晚霜等自然災害的抗拒能力。實施農業物聯網技術套用示範工程,逐步建立起覆蓋全省農業的苗情、墒情、蟲情、災情“四情”一體的監測預警網路。
五、組織領導
(一)強化行政推動。各級要嚴格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把糧食高產創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切實做好糧食高產創建組織領導、資金整合等工作,確保完成創建任務。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各部門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細化各有關部門的任務目標,明確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級都要建立糧食高產創建技術指導組,制定好糧食高產創建技術方案,搞好技術服務,確保高產創建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田。
(二)明確責任分工。縣級政府是推進糧食高產創建的責任主體,要以高產創建示範方為平台,搞好各類支農項目和資金整合。省、市有關部門在相關支農項目申報和審批時,要統籌規劃,把握投資方向,按照“渠道不變、性質不變、集中使用、各記其功”的原則,將各類支農項目集中向糧食高產創建示範方投入。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水利、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要統籌安排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土地整治、高標準基本農田、小型農田水利、中低產田改造等各類項目,優先搞好示範方基礎設施條件建設。林業、電力等部門和單位要負責搞好林網建設和農電配套等,環保部門要監督各地搞好產地環境保護。農業、科技等部門要圍繞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抓好優良品種和關鍵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要支持市、縣搞好資金整合,落實好相關方面的資金。
(三)加強考核獎懲。各級各部門要層層分解糧食高產創建任務,把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地塊。省里將制定糧食高產創建和建設噸糧市、噸糧縣、噸糧鄉工作考核辦法,對考核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通報表揚。各市、縣(市、區)要把糧食高產創建工作納入政府科學發展觀考核體系。
(四)強化宣傳引導。各級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糧食高產創建的意義和作用,爭取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支持,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工作環境。要及時認真總結糧食高產創建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糧食高產創建深入開展。
附屬檔案: 1.全省糧食生產主產縣(市、區)名單(略)
2.全省糧食高產創建示範方建設任務匯總表(略)
3.全省糧食高產創建示範方分階段建設任務匯總表(略)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10月1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