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葉(山慈菇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慈菇葉,為蘭科植物杜鵑蘭(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或獨蒜蘭(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等的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慈菇葉
  • 拉丁學名: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 Makino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微子目
  • :蘭科
  • 亞科:蘭亞科
  • :樹蘭族
  • :杜鵑蘭屬
  • :杜鵑蘭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採收儲藏,

形態特徵

1.杜鵑蘭,陸生植物。假鱗莖聚生,近球形,粗1-3cm。頂生1葉,很少具2葉;葉片橢圓形,長達45cm,寬4-8cm,先端急尖,基部收窄為柄。花葶側生於假鱗莖頂端,直立,粗壯,通常高出葉外,疏生2枚筒狀鞘;總狀花序疏生多數花;花偏向一側,紫紅色;花苞片狹披針形,等長於或短於花梗(連子房);花被片呈筒狀,先端略開展;萼片和花瓣近相等,倒披針形,長3.5cm左右,中上部寬約4mm,先端急尖;唇瓣近匙形,與萼片近等長,基部淺囊狀,兩側邊緣略向上反折,前端擴大並為3裂,側裂片狹小,中裂片長圓形,基部具1個緊貼或多少分離的附屬物;合蕊柱纖細,略短於萼片。花期6-8月。
山慈菇葉
2.獨蒜蒜蘭,陸生植物,高15-25cm。假鱗莖狹卵形或長頸瓶狀,長1-2cm,頂生1枚葉,葉落後1杯狀齒環。葉和花同時出現,橢圓狀披針形,長10-25cm,芝2-5cm,先端稍鈍或漸尖,基部收狹成柄抱花葶。花葶頂生1朵花。花苞片長圓形,近急尖,等於或長於子房;花淡紫色或粉紅色;萼片直立,狹披針形,長達4cm,寬5-7mm,先端急尖;唇瓣基部楔形,先端凹缺或幾乎不凹缺,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內面有3-5條波狀或近直立的褶片。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1.生於山坡及林下陰濕處。
2.生於海m的林下或溝谷旁有泥土的石壁上。

分布範圍

1.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及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2.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陝西甘肅等地。

主要價值

【性味】味甘;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綱目》:除乳癰、便毒。
【摘錄】《中華本草

採收儲藏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