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街道

山城街道

山城街道位於山亭區委、區政府駐地,是春秋時期小邾國的故都,世界倪、顏姓氏的發源地。山城街道歷史悠久,作為春秋時期小邾國故都,距今有2700餘年的歷史。

境內海拔620.4米的翼雲山為魯南第一高峰,以東奇、西險、中秀聞名。位於街道西南部的雪山是古滕國名山之一,著名的佛教、道二教聖地。創辦於1937年的“蘇魯豫皖抗日農民訓練班”舊址,是棗莊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城皮影戲被省政府列入首批“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城街道先後榮獲全國農業普查先進集體、全國安全文明鎮、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國家花椒地理標誌認定,山城街道是魯南地區最大的花椒生產基地。

基本介紹

簡介,名稱由來,地理位置,政區沿革,人口面積,農業,古蹟,小邾國遺址,靈芝寺僧塔,漢墓群,名人,旅遊,發展,資源,

簡介

據新編《滕縣誌》記載:先秦時期,山城街道先後屬倪、小邾、楚等國。秦屬合鄉縣。兩漢屬昌慮縣、合鄉縣。三國屬蕃縣、合鄉縣。晉至南北朝屬昌慮縣、合鄉縣,北齊劃入蕃縣。隋開皇六年(586年)改蕃縣為滕縣。宋以後先後屬滕縣、滕陽縣、滕州,屬濟寧府、兗州府。民國時期先後屬滕嶧邊、費滕嶧、雙山、麓水、白彥、滕等縣。1983年11月,區劃調整,由滕縣改屬山亭區管轄,1984年3月,社改鄉,由山亭公社改稱山亭鎮,2001年3月,鄉鎮規模調整,更名為山城街道,行政區域規模不變。街道總面積134.2平方公里,轄8個管區,17個居委會、28個行政村、103個自然村,總人口13萬人。
該街道素有“花椒之鄉”美譽,現有花椒萬多畝,品種以大青殼、大紅袍等為主,年產椒皮2000多噸,占山東省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是全國最重要的花椒主產區之一。2001年,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產品”稱號,其6項藥物檢測殘留為零,被農業部認定為“綠色無公害食品”,遠銷到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地。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區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山城街道按照“四個服務區”的工作思路,圍繞“五個好”的工作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三產服務業繁榮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進程,全街道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平穩有序增長和良好發展的勢頭。

名稱由來

因位於山亭區駐地,2001年3月鄉鎮合併為山城街道辦事處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7°31′37″,北緯117°21′44″。地處棗莊市山亭區中心,東與徐莊鎮接壤,南與西集鎮相鄰,北接水泉鎮,西連桑村鎮。電話區號0632,郵政編碼277210,距離棗莊市政府37公里,濟南城區241公里。
轄區東起沙河頭村東端,西至西山腰居西線,南到駁山頭村南部,北至翼雲山北側,總面積136.3平方公里。

政區沿革

山城街道辦事處(2001年3月前名為山亭鎮),1941年之前為滕縣管轄,1941年11月屬滕嶧邊辦事處,1943年秋劃入新建雙山縣,1946年春改屬麓水縣,1947年春歸白彥縣,1953年8月復歸滕縣,1958年至1983年屬於山亭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區劃調整歸山亭區,1984年3月31日改為山亭鎮,2001年3月鄉鎮合併為山城街道辦事處,屬區政府派出機構。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2324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4200人。總人口中,男性55103人,占53.4%;女性48140人,占46.6%;14歲以下14942人,占14.5%;15-64歲78551人,占76.1%;65歲以上9750人,占9.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3021人,占99.8%;少數民族為回族,共73人,其他民族,共149人,占總人口的0.2%。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4‰,死亡率5.33‰,人口自然增長率6.11‰。

農業

近年來,該街道確立了“以科技促調整、以典型促發展”的農業發展之路,先後建起了店韓路沿線31華里石榴綠色通道、千畝冬棗園、千畝油桃園、千畝李子園等6大示範園,重點培育了石榴、油桃、柿子、板栗、李子等優質果樹品種,成為全市重要的林果基地。其中岩底“中美合作果樹苗木基地”和西魯“歐洲良種苗木基地”,融匯了當今世界先進的果樹品種200多個,年提供各種苗木700多萬株。目前全街道林果總面積已發展到8.7 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4%,年產乾鮮果品13萬多噸。

古蹟

小邾國遺址

位於山城街道東江村東南的台形高地,中部海拔95米,當地人俗稱“城頂”。1970年代填河造地時,將土台的南半部分剷平,發現墓地1處。墓地北、東、南三面為綿延的群山,西部為開闊的平川,十字河經墓地東側向南又折西流入薛河。2002年6月,棗莊市文物部門對山亭區東江村古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清理了墓葬3座,出土隨葬品103件,其中青銅器73件(24件有銘文)。經考證,該墓群為春秋時期小邾國
小邾國貴族墓地出土文物貴族墓地。雪山位於山城街道西南5公里處。舊《滕縣誌》載:“雪山古名薛山,國名(薛國)因於水,水名(薛河)因於山。”雪山風景優美,古蹟頗多。從山南上行,路過“水月庵”、“靈芝寺”遺址。靈芝寺為抗戰期間中共蘇魯豫皖邊區農民抗日訓練班舊址。現寺院建築已無存,舊址還存有方碑1通和高1.8米的青石坐佛1尊。沿山路繼續上行,有“三寶殿”遺址,還存有石山門和龜馱碑1通。登上山頂,有新修復的梵王殿、靈宮殿,與舊時的山門相輝映,渾然一體。古碑數通矗立在山門內外,高大的觀音台在山門一側。東麓悟真岩下,薛河依山南流。臨河懸崖百丈,陡峭如削,崢嶸奇險,古洞遍布其間。有名的如安陽洞、丹陽洞、夫子洞、黃龍洞、八仙洞、三清洞和玄天古洞。相傳孔子曾到此游洞。黃龍祖師、丹陽道人曾在此修煉。八仙洞、安陽洞和三清洞內有石桌、石凳、石榻。最幽深的是玄天古洞,也叫萬壽宮。洞口位於悟真岩頂。第一洞門上刻有“西佛真陽”四個大字;第二洞門上刻著“玄天古洞”四字。洞室迂迴曲折,洞內有洞,別有洞天,迤邐可通岩底。洞內有茶泉,水甘似露,泉水沿石隙細下,涓涓有聲。玄天古洞有海西第一洞天之譽,岩壁高處有古石刻,鐫有隸體書法“悟真岩”3個大字,旁有唐代摩崖造像,為高浮雕佛,高約3尺,佛像神態自若,栩栩如生。在佛像右側不遠處的懸崖間,有一石龕,龕崖名為八仙崖,也叫逍遙台,可坐數人,有棋盤石居於崖上,傳為仙人下棋的地方。

靈芝寺僧塔

坐落在雪山南麓。順著低緩的山勢分布著一處古代寺廟舊址,地面磚木結構建築雖已蕩然無存,但蔓草叢中仍然密布著殿宇基址,成片的鋪地磚和柱礎石歷歷在目,傾圯的石台階散布於殿址前。遺蹟從山門到後殿延續足有半里之遙。除主殿之外,還有配殿、鐘樓、經堂、香廚等古建築基址。靈芝寺依山臨水,地理環境優越,當年香火旺盛。一座石制僧塔經歷了500多年歲月侵蝕,至今仍然完好無損挺立在寺址內。全部用石料製作,高8米,直徑1.1米,塔基為蓮花盆形狀。塔身呈八棱形,最上層覆於塔頂,上面裝飾著精美的花紋圖案,採用淺浮雕技法。石塔造型玲瓏別致,裝置牢固,美觀又穩實,體現了古代高超的建築技藝。塔身上用高浮雕鐫刻有“故滕縣僧會悟善歸府墓銘”等文字。落款為“天順四年”(1460年),是建塔的確切年代。這座石塔是靈芝寺住持僧會悟圓寂後寄放骨灰的所在。古塔在棗莊市保存下來的很少,尤其是石制僧塔,僅此一座。戰國時代菸菟故城遺址位於山城街道山亭村東500米處的高台上,薛河岸邊。今存有城牆遺址,地面常見許多陶片等。

漢墓群

位於山城街道山亭村南1公里處山坡上,北為薛河,南為群山,海拔195米,墓區面積40萬平方米。發現於1992年底,系省內較大的漢墓群。墓室為石室結構,有的構築簡單,有的曲徑通幽,結構複雜,分墓道、墓室、耳室,曾出土過數塊講經圖、車騎出行圖等漢畫石像。
抱犢崮
位於北莊街道,國家4A級景區,有一位老人在此抱小牛犢而得名。

名人

張錦湖(1865~1944),名仁奎,字錦湖,國民黨陸軍上將。出生於徐莊鎮張山灣村。自幼在外婆家西良子口村以放牛為生。後又在今境內沈莊村沈姓地主家扛活。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春,出走南方。光緒十八年(1892年)春到江蘇海門投身軍旅。宣統三年(1911年)春,赴澳門晉謁孫中山,請教江淮地區革命大計,並攜孫中山手諭北歸,聯絡志士,集數萬革命軍攻打南京城,清軍棄城逃竄。張錦湖智取南京有功,被提升為兩淮鹽運使,後又任南通鎮守使,代管長江水路。民國初年,被任命為陸軍第76混成旅旅長,授陸軍中將,鎮守揚州。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被蔣介石聘為軍事顧問,1927年退休。1928年,捐款捐糧救濟鄉鄰。1932年,捐修翼雲山廟宇20餘間,修盤山路1.5公里。1944年逝世時,國民政府在重慶設位悼念。蔣介石、宋子文、孫科等分別題了“海岱碩望”“耆年碩德”“德音孔昭”等輓詞。

旅遊

山城街道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發掘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小邾國遺址、菸菟城遺址及大量文物;被稱為山亭三老的老街、老橋、唐槐風采依然。境內海拔620.4米的翼雲山為魯南第一高峰,以東奇、西險、中秀而出名。位於西南部的雪山為古滕國名山之一,因傳說釋迦牟尼在此修煉而得名,是古代著名的佛教、道教中心,山上現仍存有梵王廟、靈芝寺遺址、僧塔、摩崖石刻、刻詩、白雲觀、黃龍洞、夫子洞等著名景點。流傳上千年的三月三古廟會每年吸引上萬遊人。現存創辦於1937年的“蘇魯豫皖抗日農民訓練班”舊址,因此雪山又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

發展

山城街道立足城鄉結合優勢,大搞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在於井規劃了1萬畝的民營經濟園區,實現了“七通一平”,並制定了詳盡的優惠政策,鼓勵境內外企業入園經營。目前入園企業達到36家。街道還規劃了棗樹嶺花椒、王峪地瓜棗、岩底果品苗木、石龍口建材四大專業批發市場,基本形成了建材、紡織、煤炭、農產品加工、汽車修理等六大骨幹體系。已建成魯南地區最大的花椒、地瓜棗、苗木專業市場。

資源

近年來,該街道立足境內206座石灰岩山頭和4處優質的山泉水資源,重點圍繞水泥、礦泉水兩大產業開展招商引資,註冊了翼雲山牌礦泉水,建起了義重特種水泥廠,新上了20萬噸水泥生產線,形成了年30萬噸的生產規模。
被譽為“無污染綠色保健食品”的地瓜棗是該街道的著名特色產品,加工戶已發展到2600多戶,從業7000多人,年加工能力達4000多噸。目前已與20多個外貿部門建立了長期的業務關係,產品暢銷日本及東南亞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