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東關國小始建於1977年。學校現占地面積5950平方米。校舍面積1260平方米,現有教師15人。其中本科2人,專科8人,中專4人,高中1人。國小高級教師11人,縣級骨幹教師2人。現有教學班級6個,付設幼兒大班1人,在校學生163人。有圖書2000冊,微機17台,電視機3台,DVD2台,幼兒玩具6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丹縣東關國小
- 創辦時間:1977年
- 占地面積:5950平方米
- 校舍面積:1260平方米
學校歷史,學校發展,學校願景,
學校歷史
2003年10月25日。山丹發生強烈地震,校舍遭到嚴重破壞,學生無法正常上課。台灣著名企業家,台塑集團董事長王先生無私捐助 40萬元,縣政府配套455956.25萬元。新建教學樓1幢,建築面積1047.46平方米。其中設教室8個,自然實驗室1個,辦公室5個,修建圍牆350米。廁所40平方米,硬化面積2940平方米,綠化美化面積1260平方米。工程投資855956.25元。於2004年7月破土動工,2005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更名為東關明德國小。
學校發展
近年來,學校培養以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發展的“四有新人”為宗旨,貫徹“德育為首、育人為本、五育並舉”的辦學思想,引導學生樹立“真、善、美”的人生目標,在學習與生活中領悟“勤勞樸實,止於至善,奉獻社會”的理念;樹立“文明嚴謹,求實、奮發”的校風;開創“富有理想,尊師守紀,勤學苦練,全面發展”的學風;推行“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為人師表”的教風,規範了學校的誠信行為。以全人教育的理念,把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性格以及靈魂的塑造,寓於日常養成教育之中。
全面落實明德建校協定,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開展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堅持每天20分鐘的朗讀時間,要求每周背誦古詩一首。在重大節日,舉辦了詩歌朗誦、書法、繪畫等文體活動。通過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校園綠化公園化和學生勞動服務三個具體環節,有效地推進了“勤勞樸實、止於至善、奉獻社會”的教育構想。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創造。
學生在生活中勞動,在勞動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悟,在體悟中成長。讓學生實際動手保護環境,養成勤勞樸實,服務與互助的美德,教育學生講衛生、愛勞動,遵守公共秩序,增進學生責任及榮譽感。
做好增綠護綠工作,為學校爭創綠色學校打好基礎。平時加強對校園環境的治理,加強對樹木、草坪的維護和保養,做到及時施肥、剪枝、除草、除蟲。分塊包乾到個人,做到人人參與,月月花香,四季長綠。
明德國小的師生每日攜書香走進校園,在溢滿書香的樂園中徜徉,在書海中尋覓多彩的理想。透過陣陣書香,我們分明已看到收穫的希望!
在全省的作文、繪畫、書法智競賽活動中,我校二年級學生張淑男獲二等獎,獲鼓勵獎6名。
加強學校常規管理,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最佳化育人環境,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5年國小畢業會考成績名列全鎮第一,2007年名列全鎮第三。2008年全縣第六,2009年全縣第四。
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文化以美育人;在風景如畫的校園裡,環境以美育人;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生活以美育人。
學校願景
該校在今後的辦學中,本著辦一流的學校,育一流人才的宗旨,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辦學質量,不斷提升辦學品位,形成明德國小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