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飼料與營養功能研究室主任、崗位專家
基本介紹
概述,基本信息,研究成果,獲得獎勵,制定標準,研究領域,
概述
女,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飼料與營養功能研究室主任、崗位專家。1991年大學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專業,後就職於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至今。2011年博士畢業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動物營養專業。
從事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研究領域集中於幼齡反芻動物生理營養及飼料開發、反芻動物非常規飼料資源開發利用、低排放飼養綜合技術研究與推廣。“十五”起作為主要執行人參加“科技支撐計畫”、“跨越計畫”、“行業專項等。“十二五”期間主持“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承擔行業專項研究內容等4項。
在研究與實踐中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中華農業科技二、三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中國農科院科學傑出科技創新獎、二等獎。陸續制修訂標準多項,已頒布實施6項。在犢牛營養生理與飼料配製技術研究上進行了大量系統、深入的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作為主創人員研製的犢牛代乳粉、羔羊代乳粉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已產業化生產,在我國各地推廣套用,解決了養殖戶的實際困難,可完全替代牛奶飼餵犢牛。
基本信息
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生導師,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飼料與營養研究室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研究員。
研究成果
從事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科的理論與生產實用技術研究,在犢牛早期斷奶和斷奶後後備牛目標控制方面、犢牛到青年牛生理階段能量代謝領域具有顯著的研究成果。在犢牛瘤胃微生物區系的發生髮展,營養素對犢牛瘤胃微生物的調控方面有很深的造詣。秸稈的利用和青貯飼料的製備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廣示範工作。
獲得獎勵
2016年,“犢牛營養調控和培育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套用”獲得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成果一等獎,第2完成人;
2016年,“一種0-6月齡犢牛用的複合微生物酶製劑及含其代乳品”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第1完成人;
2016年,“羔羊生理營養和快速育肥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第3完成人;
2015年,“一種0-3月齡羔羊的代乳品及其製備方法”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第1完成人;
2015年,“羔羊早期斷奶和育肥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傑出科技創新獎,第3完成人;
2014年,“犢牛羔羊健康養殖營養生理調控技術與代乳品研製套用”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第2完成人;
2013年,“犢牛、羔羊生理營養與早期培育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獲得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第2完成人;
2011年,“早期斷奶犢牛生理營養與飼料配製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第2完成人;
2007年,“犢牛、羔羊配方代乳品的研製與套用”獲得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第2完成人。
2006年,“果渣生物發酵與營養平衡的研究與套用”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3完成人。
2006年,“犢牛、羔羊配方代乳品的研製與套用”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二等獎(院級獎),第2完成人。
2005年,“果渣生物發酵與營養平衡的研究與套用”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二等獎(院級獎),第3完成人。
2003年6月,"羔羊、犢牛早期斷奶關鍵技術-代乳品的研製與套用"通過農業部鑑定,為國際先進水平。第2完成人。
2003年6月,"果渣生物發酵與營養平衡的研究與套用"通過農業部鑑定,為國際先進水平。第2完成人。
制定標準
陸續制訂農業行業標準多項,已頒布實施6項:《無公害食品 蛋雞飼養飼料使用準則》、《無公害食品 肉牛飼養飼料使用準則》、《飼料級磷酸脲》、《無公害食品 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山羊用精飼料》、《綠色食品 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
擁有專利19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作為主編或副主編出版書籍《奶牛飼料調製加工與配方集萃》、《新編奶牛飼料配方600例》、《奶牛規模養殖技術》、《動物磷營養與磷源》、《犢牛早期斷奶技術》、《玉米青貯製備與飼用技術》、《反芻動物生理與營養研究論文摘要彙編(2005-2016)》等,對犢牛瘤胃微生物的調控方面有很深的造詣。秸稈的利用和青貯飼料的製備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廣示範工作。發表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