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屈原文化
- 核心:鮮明的榮辱觀
- 弘揚:從知榮明辱做起
- 地位:至今仍然熠熠生輝
鮮明的榮辱觀是屈原文化的核心,屈原文化至今仍然熠熠生輝,弘揚屈原文化應從知榮明辱做起,
鮮明的榮辱觀是屈原文化的核心
屈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而且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屈原所處的時代,是戰國末年,是從奴隸主所有制轉變到地主所有制、從奴隸社會轉變為封建社會的大轉變時代。春秋戰國是我國哲學思想百家爭鳴的時代,屈原生活在由儒到法的過渡時期,其思想反映了儒、法兩家思想的演變。他的政治理想“德政”,吸收了一些法制觀念,形成為反映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和廣大被壓迫、被奴役人民的某些要求的思想。屈原作為一個詩人,從同情人民關心人民的角度出發,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的階級矛盾,揭露了統治集團的腐朽和反動,為堅持自己的美政理想而鬥爭。 屈原文化博大精深,集中體現為熱愛大中國的愛國主義和同情最下層人民的民本思想,以及大無畏的批判精神。鮮明的榮辱觀是屈原文化的核心。 屈原愛憎分明。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憎恨誤國誤民的昏君和姦臣。他正道直行,為朝廷竭忠盡智,結果卻信而見疑,忠而被謗。《離騷》怨恨懷王,諷刺椒蘭,無情地暴露了統治階級的罪行,莊嚴地宣判了他們的罪狀。民本主義是屈原理想的核心,他思想上同情人民,“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從政期間,他想通過改革使人民得到好處。在共赴困難的時候,他不願離開人民,“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 屈原美醜分明。在治國上,他追求“美政”,以天下一統為美,以天下分裂為醜;以“有德在位”為美,以無德在位為醜;以“舉賢授能”為美,以政權世襲為醜;以“循繩墨而不頗”為美,以“背繩墨以追曲、競周容以為度”為醜。在修身上,他追求高風亮節,“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清醒為美,以濁醉為醜;以“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為美,以同流合污為醜;以“受命不遷,深固難徙”為美,以“蘭芷變而不芳,荃蕙化而為茅”為醜;以“高冠岌岌、長佩陸離”為美,以“細腰的朝臣、婦飾的儇子”為醜。 屈原善惡分明。他用自然的美表現道德的善,也用自然的醜表現道德的惡,他把屬於美學範疇的美、醜,和屬於道德範疇的善、惡緊密地結合起來,對美的善的乃是讚揚歌頌,對醜的惡的則是詛咒擯斥。他讚揚和批判的標準,是以人民之好而好之,以人民之惡而惡之。“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 屈原明美醜,知善惡,愛美愛善,憎醜憎惡,以美、善為榮,以醜、惡為恥,大是大非毫不含糊,原則問題從不苟且,知行合一,以高尚的人格樹立了一座不朽的道德豐碑。
屈原文化至今仍然熠熠生輝
屈原精神光爭日月。淮南王劉安在《離騷傳敘》中說:“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泥污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爝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這是對屈原的思想、情操、品格和創作的恰當而崇高的評價。 屈原精神最感人的是他作為一個高尚廉潔、堅貞不屈的藝術形象的巨大魅力。這一形象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是獨特的,象《詩經》中的《小雅》被譽為“怨誹而不亂”,有反對邪惡的精神,但並沒有美的政治理想;《左傳》中的鄭子產,《晏子春秋》中的晏嬰,都是政治改革家,有政治遠見,但沒有高尚的情操;諸子著作中的一些寓言故事,有反剝削、反壓迫和讚揚智慧的內容,但卻沒有愛國愛民的感情。屈原作為一個文學家則集中了政治、思想等各種優良品質,並且知行合一,成為許多世紀以來影響人們的高尚情操、愛國思想和反抗黑暗統治的精神力量。 屈原精神感人之處,還在於他堅持自己的理想和對理想執著的追求。屈原的理想就是實現“美政”。為了理想,他“雖九死猶未悔”、“雖體解猶未變”。當理想無法實現時,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效彭鹹之所居,也不出走他國,不苟且偷生。汩羅江畔“驚險一跳”,定格成偉岸人格的永恆。屈原作品理想的特點,是他賦予自己理想以美女的品格,通過對女性的愛慕來寄託對理想的追求。這就把自己的理想描繪得特別崇高和純潔。 屈原精神感召古今。漢代以來,屈原在中國歷史上地位日漸崇高,影響愈加深遠。屈原的偉大,一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二是他用畢生心血寫成的20多首詩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 愛國主義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國家和社會的凝聚力,檢驗個人行為的試金石。屈原之後,如北宋的楊業,南宋的岳飛、文天祥,明朝的史可法,南明的夏完淳,清朝的林則徐、鄧世昌,到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兒女林祥謙、施洋、夏明瀚、吉鴻昌、江竹筠等,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使站在他們面前的劊子手嚇得發抖。愛國主義的旗幟在他們手裡越舉越高,使他們成為民族的象徵,為理想敢於拋頭顱灑熱血的真的猛士。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是愛國主義詩人,是人民詩人。他開創了楚辭體,是獨立創作第一人,首開浪漫主義文學之先河。魯迅評價屈原及其作品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屈原的精神和創作對後代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藍墨水的上游是汩羅江”。郭沫若先生講:“楚人是把在政治上統一中國的功名和產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兌換了。……由楚所產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產生出的《楚辭》,無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國統一著的。中國人如果不滅種,中國文如果不消滅,《楚辭》沒有毀滅的一天。楚人的功勞是不朽的,屈原是會永遠存在的。”1953年,屈原以詩人身份,成為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現實呼喚屈原文化。現今的中國社會,正處於體制轉軌和社會急劇轉型的時期,變化之劇烈,與屈原所處的時代有相似之處。變化之迅猛,超出屈原所處的時代。經濟成分的多樣化、利益主體的多元化、社會組織形式的多樣化,客觀上形成了人們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多元化。加之全球化與信息網路化帶來的外來文化的滲透,無一不對道德建設和社會風氣提出挑戰。傳統文化受到衝擊,思想領域呈現“諸子百家”,新理論、新觀點層出不窮,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美醜觀、善惡觀、榮辱觀呈現多元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精神文明建設創造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破除了人們的一些舊觀念。但是,如何儘量減輕商業化浪潮對社會優秀傳統道德風尚的衝擊,卻是個緊迫而嚴峻的課題。和諧社會需要一種內在秩序,一個精神缺失、進退無據、無所依憑的社會是不可能成為和諧社會的。社會從無序走向有序,需要主旋律,需要基本的道德規範。重構主旋律和基本道德規範,既要學習借鑑外來文化,又要繼承揚棄古代文化。屈原文化精華多於糟粕,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屈原文化擁有的和讚美的許多東西,正是我們今天所缺少的。屈原深惡痛絕、嚴加批判的很多東西,現在死灰復燃,甚至泛濫成災。因此,現實呼喚屈原文化。
弘揚屈原文化應從知榮明辱做起
只有知榮明辱,才會視屈原文化為圭臬。如果榮辱顛倒,美醜混淆,就會把屈原文化當糟粕。在那些貪官污吏心目中,志潔行廉的屈原值得效仿嗎?在那些尸位素餐的昏官面前,獨清獨醒的屈原值得學習嗎?在那些見利忘義、背信棄義的人看來,清直忠烈的屈原值得敬仰嗎?在那些“世事洞明”、“人情練達”者看來,屈原是非分明、毫不妥協無疑是不諳世事、不識時務;在那些賣主求榮、賣國求榮者看來,屈原的忠君愛國自然是愚不可及;在那些貪生怕死、苟且偷生者看來,屈原寧願跳江,也不出走根本不值…… 只有知榮明辱,才會掌握屈原文化的真諦。屈原文化的進步性體現在愛國愛民,屈原的美政理想就是民富國強。屈原愛憎分明,疾惡如仇,以強國富民為榮,以誤國誤民為恥。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榮辱觀,就讀不懂屈原。如果我們從屈原文化中讀不出榮辱觀,就沒有真正讀懂屈原。 只有知榮明辱,才會讓屈原文化發揚光大。在中國歷史上,“知恥”與“無恥”始終是評判行為好壞的道德標準,寡廉鮮恥被看作道德淪喪、世風衰微的明顯標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大量的關於知恥、知辱的論述。所謂羞恥心,是基於一定的是非觀、善惡觀、榮辱觀而產生的一種自覺的求榮免辱之心,是人們珍惜、維護自身尊嚴而產生的情感意識。鮮明的榮辱觀是屈原文化的核心,屈原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榮辱觀的支配,寧死不受辱。他的一生,是耿介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在一個物慾橫流、世風日下的時代,屈原越發顯得耀眼奪目。弘揚屈原文化,就是要行榮避辱,不能榮辱不分,更不能榮辱顛倒。胡錦濤提出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包括屈原文化在內的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又賦予了鮮明的時代性。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應該大力弘揚屈原文化,弘揚屈原文化應該從知榮明辱做起。屈原的偉岸人格,是衡量榮辱的標桿,是檢驗榮辱觀正確與否的試金石。把屈原作為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自己,以屈原之榮為榮,以屈原之恥為恥,修身養性,自己就會不斷高尚起來,純潔起來,美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