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維葉在研究巴黎盆地的白堊紀和新生代地層時,發現不同的堆積有不同的化學性質、層理類型和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居維葉突變論
- 發現人:居維葉
- 時間:1811年
- 領域:生物學
發現,獨特的見解,均變論占了上風,東山再起,
發現
在1811年和1812年出版的兩本關於化石的著體研究中,他這樣寫道:“這些動物的死去和冰河對那裡的襲擊,是瞬時發生的事。這種變化是突然的、激烈的。”“由於未知的原因而發生的突然爆炸的作用使之(指生物)死亡,在下一個階段新的生物已被創造出來”。由於居維葉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看不到岩石記錄中的那種相對大的變化,他認為過去發生的事情與今天是很不相同的。
獨特的見解
這種獨特的見解被稱為突變論(曾譯災變論)居維葉關於地球變革的思想使法國的地質學在歐洲處於領先一步的地位(史密斯繪成了英格蘭和威爾土的地質圖卻從未想過生物滅絕和進化問題,魏爾納則還在德國講授老掉了牙的水成論),開創了地質學的一個英雄時代。這一思想也影響了構造地質學,如德博蒙1845年論文中關於阿爾卑斯山脈的成因。
均變論占了上風
萊伊爾的均變論占了上風后,居維葉的突變論被視為神秘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東西。但均變論與突變論的爭戰並未結束。1963年,德國古生物學家辛特沃夫發展題為“新突變論”的文章,重點論戰之火。
辛特沃夫強調:地史期間的生物多次大規模的滅絕是確證無誤的事實,有機群落的接替是幕式的而不是連續的,地球的任何一部分的歷史都象士兵的生活,“由長期的百無聊賴和短暫的驚心動魄反覆地交替構成”。與前人不同的是:他對這些全球現象提出了一個宇宙原因的假設,例如幕狀的高能宇宙輻射的輻射源。這是首次從地外去尋找地球上生物滅絕的原因。不過,他假設的對地球生物造成致命效果的高能宇宙輻射的輻射源,如超新星爆炸及超紫外輻射等,並不能得到科學事實的支持。
東山再起
撞擊坑和銥異常的發現使辛特沃夫的“宇宙原因的假設”得以證實並發展為地外物體撞擊說,從而使居維葉的突變論東山再起。
新突變論把一個新思路引入了地質學研究:無機界的演化與有機界的演化可能不同步。如果從地球自身去尋找生物滅絕的原因,勢必把生物群的變化歸因於地殼運動及其造成的環境變化。事實上,岩石圈運動是以塊體間的離散和碰撞一拼合為主線來劃分構造旋迴的;生物的進化,新的更高等的物種類型的出現,是地外物體撞擊引起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變化的綜合結果。因為地外物體的撞擊是快速的,短暫的,舊物種的滅絕和新物種的出現必然是突變的,爆發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