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外耳炎

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稱外耳道癤,是外耳道軟骨段皮膚的局限性急性化膿性炎症。致病菌多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胳腺所致,是一種多發病,夏季更為多見。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局限性外耳炎
  • 其他名稱:外耳道癤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是
症狀,危害,檢查,治療,預防,

症狀

主要症狀為劇烈的、跳痛性耳痛,張口、咀嚼時尤甚,常向頭部放射。全身多有不適感或體溫升高。若癤腫較大阻塞外耳道時可有聽力減退,癤腫破潰則症狀減輕。

危害

1。反覆外耳炎會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連硬化,使聽力進一步下降。如不適當用藥,另可引起內耳神經功能下降,導致更難醫治。
2。中耳反覆發炎可導致骨瘍型或膽脂瘤型外耳炎,骨頭受侵蝕時有可能導致面神經癱、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外併發症,甚至有生命危險。

檢查

牽拉耳廓或壓耳屏時疼痛加劇,於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可見局限性充血,腫脹,有壓痛;成膿後其頂部有膿性黃點破潰後有少量黃色、粘稠膿液流出。嚴重者耳後淋巴結腫大及耳後軟組織腫脹、充血。

治療

原則是控制感染,引流膿液。
1.早期全身套用磺胺類或抗生素類藥物,局部理療、熱敷,促進炎症消退。或者局部塗抹紅霉索軟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劇烈時,口服鎮痛劑以減輕痛苦。
2.癤腫已成膿者則需沿外耳道長軸切開引流,防止外耳道狹窄。
3.若癤腫業已破潰,則每日清除膿液,並局部塗抹4%硼酸酒精1~2次,直至痊癒。

預防

首先應戒除挖耳的不良習慣。挖耳不但損傷皮膚引起感染,而且經常刺激皮膚還容易生長“外耳道乳頭狀瘤”,使耳道經常出血,甚至影響聽力。其次,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頭、游泳之前可以用特製的橡皮塞或乾淨的棉球塗上油膏堵塞外耳道。要及時清除外耳道耵聹或異物。最後,要注意保持耳部乾燥,避免損傷。
1、未病時就注意衛生,尤其是兒童。凡有化膿性中耳炎、耳癤腫、嬰兒濕疹者,更應格外注意局部的乾淨與乾燥,保持耳及其周圍清潔,並要注意不要亂掏耳朵。
2、既病之後,切忌水洗。如其污穢或痂皮堆積,可先用植物油塗擦,待其疏鬆之後,再用紗布或消毒過的軟紙輕輕擦淨。實在必須洗滌者,用苦參湯。
3、按時更換外用藥,按時進服內服藥。
4、癢時忌搔抓,必要時泡些食鹽水,滴在癢處。其濃度以能達到止癢為標準。如是小兒要防止他亂抓搔擦。
5、患病期間,忌酒類、辛辣食品(如大蔥、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裡紅、姜、咖喱)、腥物、淡水產品、海鮮。
6、洗澡、理髮、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內,在洗頭、游泳之前可以用特製的橡皮塞或乾淨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7、患病之後禁止游泳。
8、忌一切海味鮮發物、榨菜、芥菜、雪裡紅等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