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幻象論

1932年,德國藝術理論家魯道夫·愛因漢姆依據格式塔心理學研究電影本性而提出的為無聲電影辯護的理論。

基本介紹

作者,內容,電影經典理論,

作者

魯道夫·愛因漢姆Rudolf Arnheim(1904年7月15日 — 2007年6月9日)
原籍德國的心理學家、美學家。早年在柏林大學攻讀心理學。1939年移居美國,在哈佛大學任藝術心理學教授。

內容

愛因漢姆在《電影作為藝術》中系統研究了視覺表現手段的發生學元素,根據格式塔心理學的“心理結構能力說”提出“局部幻象論”,論證了觀眾滿足於局部幻覺的合理性:由於感知活動的創造性參與,影片只要再現事物的關鍵性部分,觀眾就會獲得一個完整的印象,就足以引起完整的幻覺,而無需以自然主義方式再現事物的全貌。只要銀幕上的人物言談舉止和人生遭際與現實生活大致近似,銀幕上的物象與原物基本相同,就會產生真實感,就可獲得完整的、高度集中的和更具藝術性的形象,而不必真人現身,實物出場。
局部幻象論考察了電影影像與再現的現實之間的實際差別:立體在平面上的投影、深度感的減弱、人工照明和彩色缺失、影像界限和人的視域的差距、時間空間的非連續性、視覺體驗的唯一性、聲音的缺失。局部幻象論以此為依據,提出“形象偏離說”,認為“只有在現實與表現手段不一致的場合,藝術家才有發揮創造力的餘地”,從而為無聲電影的真實性辯護。局部幻象論爭辯說,以藝術的方式運用這些基本差別,正是發掘電影藝術潛力的途徑,從而反對完整再現現實的電影手段,鼓吹無聲電影的藝術表現力,宣稱無聲電影的“技術缺點變成藝術優點”。電影藝術的發展史證明,這一理論儘管忽視了觀眾審美意識的變化和電影藝術表現手段的演進,但不失為對電影藝術造型性的認真思考,是電影藝術的經典理論之一。

電影經典理論

經典電影理論是原自林賽、明斯特伯格,經由愛因漢姆、巴贊等人,至於讓·米特里並以研究電影本體為核心的電影理論,包括了電影美學、電影心理學、電影社會學等在內的諸多形態。經典電影理論研究的是電影作品和世界以及和作品自身的關係,回答的是電影與現實關係為通過對感知的解釋。並以客觀現實作為電影的基本的參照點,即所謂電影本體論。但作為經典理論的另一個理論現象,無論是蒙太奇學派、現實主義學派還是電影心理學派,學派與學派之間存在著非正常的獨立性,彼此間都缺泛密切的、遞進的關係,反而顯示出分散的、自說自話的特點。但不論優點或是缺點,我們都從林賽、明斯特伯格、愛因漢姆、巴贊以及讓·米特里等經典電影理論的里程碑式的人物的研究中體現無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