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癲癇

局灶性癲癇為大腦皮質局部病灶引起局限在某部位的發作,致病灶與神經元發育導常、變性或腫瘤等結構異常的腦區相關,可以通過腦部影像學和腦電圖檢查定位。意識通常保持清醒,可發展成為大發作。因病灶部位不同可分為感覺性發作和運動性發作。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常見病因:腦血管病變、顱內腫瘤等可引起。
  • 常見症狀:感覺異常,運動性發作表現為肌肉抽動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護理,

病因

1.腦血管疾病,如腦動靜脈畸形、腦梗死和腦出血等。
2.顱內腫瘤,原發性腫瘤如神經膠質瘤、腦膜瘤等。
3.神經系統變性病,如阿爾茨海默(Alzheimer)病。

臨床表現

1.感覺性發作
發作通常先從一側口角、指或趾等部位開始感覺異常,如針刺感、溫熱感、觸電感或肢體缺失感,甚至產生難以描述的整個頭部或全身異常感覺,可表現為閃光,也可為複雜圖像或局部視野缺損等視覺性發作。尚有幻聽覺、嗅覺發作、味覺發作和眩暈發作,可以聽見單調性的音響,可聞到特殊臭味,可出現酸甜苦辣的味覺或突然感覺到搖晃、眩暈。
2.運動性發作
運動症狀的程度表現為輕度不明顯的肌肉抽動或重度的大量受累肌肉劇烈抽動。局灶運動性發作也可擴散至鄰近的運動皮層,如發作可由身體的一個抽搐部位擴散至鄰近部位,直至整個偏身陣攣發作。局限性運動性發作還可演變為全身性大發作。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尿、糞便常規檢查,血糖和電解質測定。
2.神經電生理檢查
傳統的腦電圖記錄,如硬膜下電極包括線電極和柵電極放置在可能是癲癇區域的腦部。
3.神經心理檢查
此項檢查可以評估認知功能的障礙,判斷癲癇病灶或區域。
4.神經病理檢查
是手術切除癲癇病灶的病理檢查,可以確定癲癇病因是由腦瘤瘢痕、血管畸形、硬化炎症、發育異常或其他異常引起。
5.腦脊液檢查
顱內腫瘤可表現為顱內壓增高、腦脊液蛋白增高。
6.神經影像學檢查
CT和磁共振成像顯著提高了癲癇病灶結構異常的診斷。

診斷

根據患者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結合神經系統相關檢查即可診斷。

治療

1.藥物治療
部分性癲癇發作可選用卡馬西平、奧卡西平等。單藥治療無效者可以考慮合理的多種藥物治療,應選擇不同機制的抗癲癇藥物合用,目前推薦的常用聯合用藥丙戊酸鈉、拉莫三嗪、妥泰;丙戊酸鈉、拉莫三嗪、開普蘭。
2.手術治療
切除局限性病灶。

預後

本病的患者經過合理而正規的治療,多數可控制症狀。

護理

患者不宜做重體力勞動,保持心情愉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