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坂村地處福建省仙遊縣縣城西部,隸屬仙遊縣大濟鎮,距縣城中心地區7公里,距鎮政府駐地2.5公里。該村東隔大濟溪與坑北村隔溪相望,南臨壟溪村、大濟村,西臨烏石村,北與汾陽村接壤。全村轄20個村民小組,1470戶住戶,人口6028人,姓氏主要以張、陳、武、劉四大姓氏為主。全村擁有耕地面積2000多畝,山地面積3800多畝,另有一個林場和一個水庫。村設一個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有黨員127名(其中6名為預備黨員)。共有村兩委幹部十二名(其中一名駐村選聘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尾坂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仙遊縣
- 人口:6028人
- 耕地面積:2000多畝
地理條件,交通狀況,歷史榮譽,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地圖信息,
地理條件
尾坂村位於北緯25°22′—25°24′,東經118°36′—118°38′之間,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2℃,無霜期345天,年均降水量1484.8毫米。夏天不酷熱,冬季少嚴寒,光熱資源豐富,雨量充沛。適宜種植水稻、甘薯、甘蔗等農作物及龍眼、枇杷等果樹,平緩肥沃的丘陵山地適宜栽植杉木、馬尾松、油茶、油桐、棕樹、茶葉等。全村平均海拔75M,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多為低山丘陵,南部為平原(西鄉平原組成部分),東臨大濟溪,可謂依山伴水。
交通狀況
該村交通便捷,二十分鐘車程便可到達仙遊縣城。西經仙永公路,可直上永泰、永春、德化縣;東經仙遊縣城,直上莆田市、福州市;南經楓亭、泉港區,可下泉州,村道基本實現水泥化。
歷史榮譽
尾坂村有著光榮的歷史,是“革命老區村”,曾是省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先進村”、“明星村”,1995年被福建省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2001、2002、2004三個年度被仙遊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2006年度獲市級“文明村”稱號,2006年被莆田市委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006—2008年度獲省級“文明村”稱號,2007和2008年度,連續兩年被莆田市委、市政府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先進村”,2008年被篩選為省第二批新農村建設“百村示範”聯繫點,2009年被定為市新農村建設精品示範村。
經濟發展
尾坂村在經濟建設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在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通過耕地經營權流轉、農戶自主經營等方式,重點發展食用菌、畜牧、優質水稻和果樹等板塊農業基地。全村共種植果蔗、無公害蔬菜等經濟作物累計達800多畝,栽培蘑菇等食用菌10—20萬平方米,產量曾達到1000噸左右,產值在500萬元以上。但近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食用菌出口受阻,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全村至目前共發展桉樹速生豐產林1500多畝,建立龍眼、枇杷、文旦柚三種水果基地各350畝,發展大中型家禽養殖場16個,其中毛豬養殖場8個,山羊養殖場5個,雞、鴨等養殖示範場3個。另外,該村還大力發展“勞務經濟”,鼓勵和引導2000多富餘勞力轉移廣東和浙江等經濟發達地搞仙遊小吃、服裝和旅遊工藝品等生意,年可賺回2000多萬元純利。
基礎設施
尾坂村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引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本村實際,把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取得了明顯成效。完成了村道硬化、飲水工程、村莊整理、公墓林園、農民文化廣場等15個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發展事業項目,共投入資金968萬元。
全村到目前為止,總計完成硬化村道6.8公里,安裝路燈60多盞,設立垃圾集中池15個,購置垃圾車1部。村民85%住的是樓房,小轎車、機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和電話、手機、電腦、數位電視等現代信息工具已走進平常百姓家。全村完成四旁綠化和主村道綠化帶建設,共種植降香黃檀10多萬株。為解決村民“飲水難”問題,增建蓄水池和機井2口,日出水量800噸,使得全村80%的村民飲用上了衛生標準的自來水。日前,該村正在與福建民生供水公司新建的大濟自來水廠對接,預計明年全村村民都將飲用上放心、安全、供應充足的水源。
另外,該村經多方籌集資金100多萬元建起了占地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村級農民文化廣場,首次填補了我縣無文化廣場的歷史空白。文化廣場內還設立“農家書屋”內有各類圖書1000多冊。
2007年投資建設尾坂國小200米塑膠跑道,成為目前全市唯一一所擁有塑膠跑道的農村國小。
新農村建設
近日,摘取“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先進村”的仙遊縣大濟鎮尾坂村又獲得了第十屆市“文明村”的榮譽,這讓全村村民興奮極了。他們都說:“多虧近一年來村里主動藉助外力,積極啟動內力,突出抓好基礎項目建設,這才有聲有色地推動了尾坂的新農村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中,尾坂村以被列入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為契機,立足改善農民民眾生產生活環境的定位,科學制定近、中、遠期規劃,突出新農村建設主攻重點。村里在將3800畝集體山林承包給專業戶年新增集體5萬元收入的同時,還積極引導大戶鞏固發展養豬、種菇和栽枇杷、種果蔗等特色經濟。並大做“勞務經濟”,鼓勵和引導2000多富餘勞力轉移廣東和浙江等經濟發達地搞仙遊小吃、服裝和旅遊工藝品等生意,年可賺回2000多萬元純利,按新村建設規劃蓋起了500多幢新房。
在不給農民民眾增添負擔的情況下,該村陸續按照“修平村組路,栽上風景樹,飲水安全水”標準實施新農村建設項目。在前些年完成投資168萬硬化村道6.8公里和安裝60盞路燈的“路平電燈明”基礎上,該村大力綠化美化家園,投資5萬元設立垃圾集中池15個、購置垃圾車1部,僱請每天定時清理和收集垃圾的清潔員5名,全面實施了生活垃圾不集中處理。投資10多萬元完成全村四旁綠化和主村道綠化帶建設,種植降香黃檀10多萬株。為了解決村民“飲水難”,該村在原先投資30萬元的村建自來水工程基礎上,再投資15萬元實施繼建工程,增建蓄水池和機井2口,日出水量800噸,使得全村75%的村民飲用上了衛生標準的自來水,並計畫年內再投資10萬元擴建,使全村村民都能飲用自來水。
地圖信息
地址:莆田市仙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