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諾·弗蘭克

尼諾·弗蘭克(Nino Frank),1904年6月27日生於義大利,法國影評人、編劇,他因最早使用“Film Noir”這個詞來評價《馬爾他之鷹》,從而最早發明和闡述了“黑色電影”的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諾·弗蘭克
  • 外文名:Nino Frank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義大利
  • 出生日期:1904年6月27日
  • 職業:影評人,編劇
  • 主要成就:最早發明和闡述了“黑色電影”的概念
  • 代表作品:《Anna Livia Plurabelle》
人物生平,黑色電影,

人物生平

20世紀20年代,尼諾·弗蘭克開始從事小說評論活動,他曾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依斯的擁護者之一。1937年,他幫助詹姆斯·喬依斯出版了《Anna Livia Plurabelle》的義大利版。 二戰爆發後,在法國被占時期,尼諾·弗蘭克為法國的《新時代》(Les Nouveaux Temps)周刊撰寫評論,並以抨擊維希政權的文化審查制度而聞名。在這個時期,尼諾·弗蘭克也為由法國抵抗組織資助的《法國銀幕》(l’Écran français)周刊撰寫影評,並於二戰結束後繼續發表影評文章。 同時,他也偶爾參與電影的製作,如為電影撰寫對白,將點改編成電影劇本。

黑色電影

一般公認弗蘭克是提出“黑色電影”概念的第一人,1946年,John Huston的The Maltese Falcon,Otto Preminger的Laura,Edward Dmytryk的Murder, My Sweet,Billy Wilder的Double Indemnity和Fritz Lang的The Woman in the Window等美國犯罪電影一時間湧入法國——在納粹占領時期,法國人無緣得見美國電影,所以法國觀眾和影評人在短時間內一下接觸到大批的美國電影,這令弗蘭克敏銳地發現了美國的評論界同行並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即這批犯罪電影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共同風格,他將之命名為“黑色電影”。
1946年前後,弗蘭克和另一位影評人Jean-Pierre Chartier寫出了最早的兩篇有關黑色電影的文章。弗蘭克的文章叫做Un nouveau genre ‘policier:’ L’aventure criminelle(“一種新的警察類型片:犯罪冒險片”),發表在8月的《法國銀幕》雜誌上,他認為:“……這些黑色電影與過去偵探片的陳腔濫調截然不同……”,並表示用以往的術語很難界定這批電影的範疇。他認為黑色電影雖然仍屬於過去的偵探電影類型,但最好歸為犯罪心理片。Jean-Pierre Chartier的文章1946年11月發表在右派刊物《電影雜誌》(Revue du cinema)上,他的標題是les Américans aussi font des films’ noirs (美國人也拍黑色電影) ,他對《雙重賠償》(Double Indemnity)感到十分震驚,“難以想像有故事居然對人性持如此悲觀與厭惡的態度”。這兩位影評人使用黑色電影的術語應該是源於Gallimard的硬漢派小說,這些書被統稱為“Série Noire”,也包括一些從美國翻譯過來的硬漢偵探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