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改革

尼康改革,17世紀全俄牧首尼康所進行的宗教改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康改革
  • 所屬年代:17世紀
歷史沿革
東正教會在消除俄國17世紀混亂中有功,因而備受沙皇的器重和關愛。修道院院長尼康深得沙皇阿列克塞(1645~1676年在位)賞識,於1652年登上東正教會最高神職的寶座,成為莫斯科和全俄牧首。
1654年,他邀請一批希臘和基輔神職人員到莫斯科,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東正教禮儀改革,如用三個手指代替用兩個手指劃十字,用基輔聖詩合唱法代替古老的莫斯科合唱法,在教堂里逆時針行走取代以前的順時針方式等。改革得到沙皇首肯,因為它最終使俄國東正教會在宗教禮儀上同“第二羅馬”(君士坦丁堡)一致,進而為實現“莫斯科——第三羅馬”夙願開闢道路。但改革遭到維護俄國古風的神職人員的強烈反對。尼康企圖在俄國建立神權政治,堅持教權高於王權,沙皇無權干涉宗教事務。這同正在發展的中央集權背道而馳。尼康同沙皇、世俗官僚的矛盾尖銳起來。
1666年的宗教會議免除了尼康的牧首職位。後將他流放到北方的一所修道院。
1666~1667年的宗教會議確認沙皇權力來自神授,牧首應當服從沙皇的命令。會議肯定尼康派是官方派,同時決定將改革的反對派——分裂派革除教籍。尼康改革對於俄國官方教會的確立及其宗教禮儀的規範化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導致俄國東正教會的分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