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在中國

尼克森在中國

歌劇《尼克森在中國》始創作於1983年,1987年曾在休斯頓大劇院首演。該劇取材於世界矚目的1972年尼克森訪華的破冰之旅,1987年在休斯頓首演後廣受歡迎,被評為20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歌劇作品之一。2011年2月12日,該劇在紐約上演,尼克森和夫人帕特、毛澤東、江青、周恩來和亨利·基辛格成為劇中主人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克森在中國
  • 類型:歌劇
  • 創作時間:1983年
  • 首演時間:1987年
  • 首演地點:休斯頓大劇院
  • 劇中角色:尼克森、毛澤東、周恩來等
演員表,內容介紹,誕生歷程,演出歷程,相關爭議,相關短語,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詹姆斯·馬達萊娜聲域:男中音
帕特·尼克森卡羅蘭·佩奇聲域:女高音
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托馬斯·哈蒙斯聲域:男低音
毛澤東約翰·戴克斯聲域:男高音
江青特魯迪·艾倫·克蘭尼聲域:女高音
唐聞生瑪麗·歐帕茲毛澤東的第一秘書(聲域:次女高音
毛澤東的第二秘書史蒂芬妮·弗里德曼聲域:次女高音
毛澤東的第三秘書馬里昂·德萊聲域:次女高音

內容介紹

►第一幕主要是尼克森總統乘坐的專機“空軍一號”降落在北京機場,受到周恩來總理為代表的政府官員的熱烈歡迎。稍後尼克森與毛主席在中南海會晤,兩國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的盛宴中舉杯。
►第二幕的焦點轉移到帕特·尼克森身上,她在江青的陪伴下參觀了北京玻璃廠、常青公社、養豬廠和學校。晚間尼克森夫婦受邀觀看由毛夫人編寫的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第三幕為尼克森訪華的最後一夜,劇中人物遠離政治舞台,開始回憶各自的生活。
歌劇的第一幕“機場歡迎”,舞台背景展現尼克森一行乘坐的“空軍一號”徐徐降落,樂隊鼓聲齊鳴,喇叭嘹亮並有即興重複,音樂旋律令人振奮,舞台場景炫麗,扮演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合唱隊莊嚴肅穆地唱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尼克森和周恩來互相祝酒的場景,亞當斯在熱情、愉悅的音樂中引入了當年解放軍樂團演奏的堪薩斯州州歌《山腰上的家》的旋律,儘可能地還原歷史場景。
歌劇的主要角色有六位:尼克森夫婦、毛澤東夫婦、周恩來和基辛格,劇作者對主要的歷史事件,如機場迎接,尼克森和周恩來歷史性的握手,毛澤東會見尼克森,以及美國客人觀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尼克森夫人參觀玻璃工廠、人民公社、醫院,國小等均有展現。扮演尼克森的美國著名男中音詹姆斯?馬達萊納於1987年與亞當斯合作,在休斯頓出演尼克森,大獲成功。這次大都會的演出,馬達萊納年已57歲,嗓音的渾厚程度也不如以前,但亞當斯認為尼克森一角非他莫屬。馬達萊納在大都會為歌劇首演舉行的研討會上坦言,他喜歡演尼克森,這一角色的個性非常複雜,非常不尋常。扮演毛澤東的美國男高音演員布羅貝克(曾在華格納的《指環》之三《齊格弗里德》中演米梅一角)對毛澤東的年邁、權威、自信表現得恰如其分。
對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劇作者也作了不少藝術加工,其中不乏幽默、搞笑之舉,但並不損害人物的尊嚴。比如在第二幕《紅色娘子軍》的演出中,扮演基辛格的演員理察?保羅?芬克以地主南霸天的總管出現,“尼克森夫人”客串一個呵護農奴的老大娘,而“尼克森”則是他夫人的助手,忙得滿頭大汗。在第三幕(如圖)中,毛澤東回憶武裝鬥爭、奪取政權的歷史,尼克森則追述自己“二戰”期間在海軍服役的生涯,這些場景都是歷史事件所沒有的,但又符合角色的身份。劇終是演周恩來的男中音布朗的一段獨唱:“我們跨越了歷史/歷史會證明我們的成績……”

誕生歷程

尼克森訪華這一事件對導演皮特·塞拉斯(Peter Sellars)影響頗為深遠,不僅使他對尼克森和共產主義產生了好奇心,也使他意識到歌劇改變世界觀念的強大力量,並立志在歌劇領域裡去實現他的生命價值。
皮特·塞拉斯與作曲家約翰·亞當斯1983年在新罕布夏州相識,和詩人愛麗絲·古德曼是哈佛校友,當“尼克森在中國”這一創意由皮特·塞拉斯提出時,三人達到共鳴,尤其是愛麗絲·古德曼,完全被這個題目吸引了,“它如此稱心、如此簡潔、如此清新”。
1985年皮特·塞拉斯與他的夥伴們開始了創作這部歌劇的歷程。“在這期間我們談到了許多,從美國的政治到毛澤東的詩詞,再到我們曾經在電視中看到的歷史畫面。新的激情從我的記憶中走來。我們都在電視中觀看尼克森訪華的畫面,我們知道,它不僅影響我們國家而且影響了整個世界,它將給亞當斯的歌劇帶來新篇章”。《尼克森在中國》開始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
古德曼和亞當斯一致認為,歌劇應始於對尼克森本真形象的描繪,而不是塑造一個漫畫式的人物。於是在愛麗絲·古德曼的辭本中尼克森就是一個平庸、矯情、感性、偏執的政客。政治事件成為這部歌劇的切入點而非重點,創作者心中的天平早以向更深層次傾斜。
他們採用紅色、藍色和綠色這三種鮮亮且原始的顏色,從外觀到內在給人們傳授出一種文化大革命的感覺。而第二幕的芭蕾《紅色娘子軍》也是基於毛夫人定性的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政治芭蕾舞。編舞家馬克·莫里斯(Mark Morris)賦予芭蕾舞演員一種荒謬的形象,他們穿著人民解放軍的制服,揮舞著步槍。
約翰·亞當斯認為特別的一場是兩位政治女人帕特和江青的會面,她們是政治家妻子的代表。帕特是一位擁護“家庭價值”的理想主義者。約翰·亞當斯針對這一場景的作曲試圖展現他們愛人間關係的脆弱,而“極簡主義”恰能極好的詮釋這一情感,重複的音節、持續的低音直達心靈,複雜,焦慮。
最後一幕全部聚焦在他們脆弱的心理上,是歌劇的重點所在。他們絕望得回憶著曾經簡單和睦的生活,將他們的內心透明化。在他們孤獨的床上抒發著時間流逝、機會錯過後的悔恨。最後周恩來道出頗有深意的獨白:“我們究竟有多少是做得對的?”帶點憧憬,引人思考。
現代歌劇《尼克森在中國》是有史以來第一部戲劇結構基於“媒體事件”的歌劇,歷時兩年完成於1987年,受到媒體和音樂界的廣泛關注。

演出歷程

1987年10月22日現代歌劇《尼克森在中國》首演於休斯頓大歌劇院,這部歌劇由布魯克林音樂學院委託,由休斯頓大歌劇院和甘迺迪中心出演,皮特·塞拉斯擔任導演,馬克·莫里斯任編舞。歌劇隨後在阿姆斯特丹歌劇院、華盛頓歌劇院、布魯克林歌劇院相繼上演。直到1995年,印第安那大學歌劇院的《尼克森在中國》作為首次大學演出由大衛·希金斯(David Higgins)策劃,揚·哈靈頓(Jan Harrington)指揮,大衛·莫洛克(David Morelock)導演。
2000年以來這部歌劇的不同製作版本在各地上演並深受好評。2004年《尼克森在中國》在聖路易斯歌劇院的演出成為繼1987年休斯頓首演以來由美國製造的首次大型演出,歌劇由詹姆斯·羅賓遜策劃,並稍後於2006年在芝加哥劇院上演。《尼克森在中國》作為2010年冬季奧運會文化奧林匹亞的一部分,由溫哥華歌劇院在溫哥華進行首演。
2011年2月2日現代歌劇《尼克森在中國》完成了在大都會歌劇院的首演,並於十天后在世界各地電影院進行全球高清放映。同月,加拿大歌劇團也演出了這部歌劇。《尼克森在中國》將於2012年3月在萬眾矚目的考夫曼表演藝術中心上演,參與堪薩斯市新歌劇院的首演季,隨後還將前往舊金山歌劇院參與2011/12演出季。

相關爭議

雖然一些人認為,這部歌劇是過去三十年來最好的,但也有人提出了異議。例如,來自紐約時報Donal Henahan的評論為不屑一顧,並表示這是“一種視覺衝擊,但忸怩作態,沒有實質內容的作品”。另一類似觀點“亞當斯所創作的極簡風格音樂就像麥當勞快餐店做的漢堡包”已被作曲家引用作為對歌劇的早期批評極端的例子。其他人輕蔑地把它當作“CNN的歌劇“的誕生標誌。
然而《尼克森在中國》這部歌劇早已超越“CNN的歌劇”的狹隘範疇,約翰·亞當斯“極簡主義”風格的音樂與愛麗絲·古德曼神秘柔情的歌詞深入人心,使它成為20世紀歌劇中的偉大不朽之作。

相關短語

尼克森在中國”或“尼克森到中國”(英文:Nixon in China或Nixon goes to China)是美國的政治譬喻,源於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1972年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之行。現常用來比喻某政治人物因擁有廣泛的支持和雄厚的政治資本,可以採取一般政治人物所不願或不敢採取的高風險、代價大的政治行動。尼克森由於其一貫的強硬反共立場,在美國右翼擁有強大的支持,所以可以展開對華外交而不受媚共的指責。若換上一個左翼溫和人士,則斷然沒有資本採取同樣的行動。所以此短語有時也被說成“只有尼克森才可以去中國”(Only Nixon could go to China),或“去中國的必須是尼克森”(It takes Nixon to go to Chin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