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尺水興波法,
詞語
【詞目】尺水興波
【拼音】chǐ shuǐ xīng bō
【出處】唐 孟郊 《君子勿鬱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之一:“須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原比喻小事也能引起大的風波。後比喻文章雖短而有氣勢。
【示例】清 劉熙載 《藝概·詩概》:“大起大落,大開大合,用之長篇,比如黃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然即短至絕句,亦未嘗無尺水興波之法。”
尺水興波法
尺水興波法,亦稱勺水興波法。散文藝術表現手法之一。“尺水興波法”即指短片作品經過有意布局,使之波瀾起伏,逶迤婉轉,曲折生動,引人入勝。喻指用無足輕重的一件小事,生出一連串的大事件,推動情節的發展,刻畫主要人物的寫作方法。
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藝概·詩概》:“大起大落,大開大合,用之長篇,比如黃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然即短至絕句,亦未嘗無尺水興波之法。”這裡說的“尺水興波”,比喻小場面可以興起大波瀾。
興波,就是在文章中製造波瀾,使文章產生感人的力量。有不少人認為,引人入勝的曲折變化只能出現在小說、戲劇等文學式樣中,篇幅短小、題材瑣雜的散文是無法生波的。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散文也需要富於變化,多姿多彩。只不過散文的曲折有其獨有的個性而已。和小說戲劇相比,散文的格局決定了它的興波不可能大篇幅展開,常常是驟起驟落,戰線短,節奏快;同時,散文旨在抒情述志,所以它的興波常常不是以衝突的形式出現,小說、戲劇常用的誤會法、懸念法等興波方法在散文中並不多見,它的興波總是和“情”緊密相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興波方式:
1、“急轉彎”式興波
寫人敘事時,故意順著某個方向發展下去,層層遞進,不斷加碼,直到推向定點,爾後筆鋒陡轉,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激起波瀾,把讀者帶到一個嶄新的境界。楊朔的《泰山極頂》、《香山紅葉》等篇章,都成功地使用了這種手法。
2、情變興波
人們對人、事、物的感情是常常處在變化之中的,作者根據感情上的變化巧妙興波的手法就叫情變興波。例如蘇軾的《赤壁賦》和楊朔的《荔枝蜜》都使用了這種方法。
3、抑揚興波
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抑抑揚揚,使文章跌宕起伏的興波方式。如唐濤《瑣憶》,開始故意用抑筆,寫自己未和魯迅相識前,怎么相信人們對魯迅的議論,什麼“魯迅多疑”喲,什麼“魯迅脾氣大,愛罵人,如何睚眥必報”喲,等等。繼而,作者著力揚,寫魯迅的平易近人,關心青年等美德。在這一抑一揚中,使文章波瀾頓起。
4、借議論興波
這種興波,常常藉助議論點化完成。它一般是通過從感性到理性突變的描寫中,憑藉議論,點化出一些令人驚嘆的不凡的東西,以此激起富有哲理的波瀾,衝擊讀者的心靈,感染讀者。例如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