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尹耕莘,1919年出生,1937年秋參加革命,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參加新四軍。
抗日戰爭初期,歷任
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團員,
新四軍教導總隊訓練處政治幹事、總隊訓練處技術科科長、總隊佇列科科長。1941年起,任新四軍調查研究室科長、副主任。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華東軍區情報處調研室主任。建國以後,歷任華東軍區第二局局長,軍委華東技術局局長,南京軍區第五局局長。1973年起,任
江蘇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1978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院長。一九八三年九月離職休養。2011年逝世。
詳細生平
投筆從戎
尹耕莘同志1919年4月出生於浙江省長興縣裡塘鄉劉景村(今虹星橋鎮劉井村)一個地主家庭,生活條件較優裕,幼年讀私塾、9歲在虹溪國小讀書,時家裡有父母、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高小畢業入湖州中學讀書,後轉入杭州浙江民眾教育實驗學校就讀。
盧溝橋事變後,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在進步教師嚴北溟等引導下,尹耕莘等愛國青年都嚮往延安。1937年冬,日軍迂迴進攻杭州,學校遷蘭溪後不久即解散,他和十來位同學擬前往延安。老師鐘敬文夫婦告南昌有熟人,可幫助暫找臨時住處。到南昌後,他接觸了上海大廈大學的少數學生,有李欲言(解放後任職上海市重工業局)及邱淑燕等。李、邱二人均為共產黨員,勸他們暫時別去延安,現在南方需要人才。這樣,他們暫時留在南昌,參加江西省青年服務團第六隊,在南昌、吉安、太和一帶做抗日救亡宣傳工作。1938年6月,尹耕莘經邱淑燕同志介紹,在服務團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因當時形勢緊迫,青年服務團成員大部分撤到南昌。黨組織動員民眾、向國民黨省政府請願,提出發槍枝、發津貼,開赴前線,鬥爭未果。
1938年8月,黨組織決定尹耕莘離開青年服務團,調皖南涇縣新四軍軍部,被編入新四軍青年服務團,學習月余,調教導總隊任文化教員。不久,以總隊訓練處副官名義派往國民黨第三戰區防毒訓練班,學習月余返回軍部教導總隊,先後擔任訓練處政治幹事、技術科長、總隊佇列科長。1939年秋,調新四軍軍部三山辦公室(此辦公室由胡立教同志從延安來新四軍創辦,從事技術偵查工作)任破譯組長,即一組組長。有一次,胡立教科長拿來一疊電報及空白本,已猜了少量字,要求尹耕莘同志接下去猜字。此密本系國民黨軍隊顧祝同、上官雲相司令部屬電訊通用本——“壯志凌雲”密電本。經過艱苦鑽研,旗開得勝,成功偵控了韓德勤、李明揚、李長江、陳泰運等部通信系統,並突破其核心密碼,保障了蘇皖邊反敵偽頑作戰和黃橋戰役的勝利。皖南事變前,偵獲了國民黨第三戰區顧祝同、上官雲相等所屬頑軍對我軍圍堵襲擊的情報。
經歷“皖南事變”
1941年1月,國民黨不顧民族危機,倒行逆施,發動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對北移抗日的新四軍軍部進行突然襲擊。尹耕莘隨軍部北移行動時,幾經轉移突圍未成,為國民黨東北軍108師所俘,被送到涇縣赤灘鎮五十二師師部集中,關押在一座大祠堂的廂房裡。
在從涇縣押送前往上饒集中營的路途中,他組織朱誠基(後為華中軍區通聯部長兼政委)、張本清、熊永齡密商了逃跑計畫。當行進至旌德縣與太平縣交界的黃花嶺山道時,由尹耕莘帶頭,趁敵不備,四人像離弦之箭翻過土丘,滾進山谷,潛伏在雜草樹叢中,從而成功逃脫。
他們逃脫成功後,沿路得到石台山民眾幫助暫住,後轉移到地下黨邵世安同志處,張本清的姨母就住在此村。在姨母和當地民眾的協助下,四人分成兩批,朱誠基、熊永齡2人先隨商人乘船經滬歸隊,尹耕莘和張本清則繼續躲在張本清姨母家中。
一周后,尹耕莘2人待接應未果,尹耕莘便經邵世安同志按排,先從蕪湖西渡江到淮南新四軍七師三官店歸隊。隨軍部人員回到軍部胡立教辦公室,並把所有經過向領導作了匯報。後經曾希聖安排人員,又將張本清接回歸隊。
甘當無名英雄
1941年9月歸隊後,尹耕莘在軍部“胡立教辦公室”工作。1942年8月,“胡立教辦公室”改名為新四軍軍部調查研究室,尹耕莘任一科科長。1943年,參加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1945年,任軍部調研室副主任。(註:“胡立教辦公室”和調查研究室為同一個辦公室,對外是胡立教辦公室)
在抗日戰爭期間,調研室先後掌握了汪偽蘇南“清鄉”、國民黨頑軍“東進”、國民黨在蘇皖邊區搞摩擦、日偽“掃蕩”的情報,從偽軍任援道、郝鵬舉部,國民黨韓德勤、湯恩伯等系統及桂系,獲得了大量蔣頑及日偽軍情報,基本掌握了江淮蘇皖敵人動向,為蘇皖邊反敵、偽頑軍作戰,新四軍東進與八路軍南下部隊會師,皖東反摩擦,鹽阜淮海等地反“掃蕩”,蘇皖等根據地的開闢和鞏固,提供了情報保障工作。
抗戰勝利後,新四軍戰略轉移北上山東,組成新四軍兼山東軍區,統一領導山東和華中地區,尹耕莘率隊到津浦前線。1946年2月,尹耕莘隨陳毅司令員北上山東,組成了新四軍山東軍區司令部情報處調研室,任華東軍區情報處調研室主任。此時,軍部完成了調研室技偵工作組織部署調整,部分同志歸華中軍區領導,負責華中軍區及華中野戰軍的技偵情報保障工作,由朱誠基為主任。
同年,蔣介石挑起全面內戰。尹耕莘為魯南、蘇北、兩淮殲敵92旅冼盛楷部的勝利提供了情報保障工作;後與華野情報處共同保障了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膠河、萊陽、南麻、臨朐及外線出擊沙土集、許昌、洛陽、豫東、宛西等戰役。
上述戰役結束後,尹耕莘隨軍部梯隊至渤海,在二野阜陽突圍及昌淮、濟南、淮海、渡江戰役以及解放南京、上海、福州戰役中提供了情報保障工作。不僅保障了華東野戰軍即三野的作戰,同時為配合中原野戰軍即二野外線作戰也提供了情報保障工作,為此曾得到二野首長致電感謝。鑒於情報工作的重要性,1949年2月,毛澤東主席在河北西柏坡接見了全國二局工作會議的代表,尹耕莘同志受到了接見。
渡江南下立新功
1949年8月,華東軍區司令部調研室與華中野戰軍司令部情報處在江蘇常州合併,尹耕莘時任華東軍區司令部二局局長,後任中央軍委二局局長、總參三部第五局局長。1950年在三野軍區首長指示下,尹耕莘與賴石昂副政委為福州軍區建局,前往福建及東南沿海偵察建設基地,大力培訓新人員,與後梯隊協調對國民党進行技偵情報的全面偵查與控制。這時國民黨軍隊的通訊密碼有許多重大變化,尹耕莘領導進行艱苦的鑽研公關工作,配合開展了南日島、東山島、大陳列島及一江三島等戰鬥的技偵情報保障任務。
1950年3月,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北京中南海接見了總參三部二局、五局工作會議的代表,尹耕莘受到了接見。
1961年2月,尹耕莘兼任南京軍區技術幹部學校校長、政委一職。同年,匡思賢副局長任福州三局局長。他們組織保衛了新生政權,為解放東南沿海島嶼,粉碎國民黨反攻大陸陰謀及小股武裝特務對大陸滲透襲擊,提供了情報保障工作,同時獲取了大量軍事、政治、外交、經濟和安全保衛等情報。
1966年“文革”開始後,尹耕莘曾經被列為專案審查;1968年免職下放五七幹校74師當兵。1973年5月任江蘇建設兵團副司令員,1978年6月任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1978年8月任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院長。1979年宣布(79)黨乾第二號中國共產黨南京軍區委員會關於原五局的平反決定。1983年9月離休,享受副兵團職待遇。
人物評價
尹耕莘一生在軍隊服役,長期從事部隊技偵工作,在戰爭年代和和平建設時期,都曾默默地為我黨我軍高級指揮員作出準確判斷和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在教育和領導崗位上,時間雖不長,但學校和部隊正處於撥亂反正時期,尹耕莘正確執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一系列指示,為穩定部隊,辦好軍校、培養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
尹耕莘同志為技偵情報事業的發展,為技偵人才隊伍的建設,殫精竭慮,英勇奮鬥,忘我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建立了不朽業績。尹耕莘同志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黨性強,講原則,顧大局,經受了革命戰爭和各種運動的考驗。他長期擔任領導職務,注重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善於學習,團結同志,關心部屬,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生活儉樸,不計名利,體現了崇高的思想品質和革命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