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尹承隴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泰安
- 出生日期:1957年10月10日
-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 性別:男
個人簡歷,主要工作業績,獲獎和發表論文情況,
個人簡歷
1985年—1988年在中南林學院森林保護專業大專畢業, 1993年11月取得工程師資格,2000年11月破格晉升為高級工程師,2002年—2004年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推廣研究生班學習、獲碩士學位。2006年晉升正高級工程師,同年被選為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候選人,2009年被評為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層次人選。
主要工作業績
主要完成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推廣示範項目
參加工作30多年來,尹承隴同志共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推廣示範項目20多項,研究範圍涉及林木種苗管理、良種基地建設、林木種子檢驗、森林病蟲害防治、預測預報、三北工程建設、防沙治沙、工程質量監督檢查、沙棘產業發展等。
1984年—1992年,曾參加廣東省松乾蚧隔離帶造林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甘肅省興隆山第一次病蟲害普查工作。
1992年—1997年,參加甘肅省武威楊樹良種繁育中心;張掖楊樹良種繁育中心;酒泉楊樹良種繁育中心;徽縣側柏種子園;張掖龍渠青海雲杉種子園;天水清水刺槐種子園;慶陽正寧中灣油松種子園;兩當核桃良種繁育中心;天水小隴山沙壩油松、華北落葉松種子園;臨夏、平涼白皮松、華山松良繁中心林木良種基地建設、規劃、設計、驗收、鑑定和研究工作。為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為我省林木種苗良種化、基地標準化、管理科學化做出了貢獻。
1997—1999年,參加國家林業部“七五”攻關項目《油松種實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成果的示範與推廣,該項目首次在國內進行針葉樹種實害蟲的防治研究,成果獲國內領先水平,對我省正寧油松種子園、小隴山沙壩油松種子園種實害蟲防治效果顯著,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對我省林木良種基地防治種實害蟲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作為項目主持人,主持完成了甘肅省“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青海雲杉種實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首次在我省祁連山區對種實害蟲進行防治研究,提出了預測預報方法,建立了雲杉種子園,母樹林害蟲消長生命表,提出了病蟲鼠害防治可持續控制策略。該項目經省級鑑定,達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我省祁連山區森林病蟲害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作為項目主持人,主持完成了《隴南山區銀杏資源開發利用戰略研究》,通過省級鑑定,達國內先進水平,獲直接經濟效益420萬元,為我省隴南山區農民脫貧致富開拓了門路。
2003年主持完成了甘肅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GS993—A41—020)《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病蟲區系及可持續控制技術研究》,首次在祁連山區對病蟲種類進行了區系分析,發現新種4種,國內新紀錄6科118種,省內新紀錄7目5科216種,對森林病蟲害的分布、危害、損失量進行了評估,提出了可持續控制與森林健康保護的策略和措施。創直接經濟效益3億多元,科技成果創新點二項,具國際意義,達國際領先水平。
2004年主持完成了《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森林昆蟲多樣性及害蟲綜合治理研究》,達國內領先水平,對祁連山區有害生物多樣性進行系統的研究。
主持完成了《油松種子園母樹林種實害蟲綜合防治技術措施研究》,達國內先進水平,為我省針葉林種子園、母樹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創了新的領域。
2004年—2006年,主持完成了《“三水”造林在三北地區推廣示範》、《甘肅河西走廊農田防護林樹種更新改造技術推廣》、《歐洲雲杉造林示範推廣》項目。
2006年主持完成了《甘肅省優良鄉土樹種可持續發展利用對策研究》、《甘肅省河西綠洲邊緣風沙危害區綜合治理模式技術推廣》和《甘肅石羊河下游植被恢復與重建技術示範推廣》項目。
2007年主持完成《甘肅省黃土區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示範推廣》項目。
2009年主持完成了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祁連山北坡東端主要造林樹種有害生物控制措施技術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創直接經濟效益7千多萬元。依據有害生物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現有成果,從法律、行政和技術3個層面綜合分析,明確了“全程規劃、預防為主、嚴密監測、嚴格封鎖、科學治理”的控制策略,首次建立了系統的決策程式和無公害化防治技術管理體系與科學嚴密的“雙線四級”組織體系,首次建立了縣級森林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機制。
2010年主編《觀賞樹木繁殖技術》著作一本。
獲獎和發表論文情況
多年來,在長期的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中,共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地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已通過省級鑑定11項,待評獎。當前正在進行的部省級科研項目5項。其中:《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森林病蟲區系可持續控制技術研究》項目,創直接經濟效益3億多元。這些項目的完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和林業主管部門的領導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為全省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奠定了基礎,獲得了可觀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為我省林木種苗建設、三北防護林工程體系建設,防沙治沙科學技術研究、推廣示範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發表和積極撰寫論文,其中《油松種實害蟲發生特點分析》等論文獲優秀論文二等獎一篇、三等獎二篇,主編《觀賞樹木繁育技術》一書,主持編著科研課題彙編三冊。先後在《林業科學研究》、《中國森林病蟲》、《林業科技通訊》、《林業實用技術》、《北京林業大學學報》、《蘭州大學學報》、《中南林學院學報》、《中國科學技術文庫》、《東北林業大學學報》、《甘肅林業科技》、《北華大學學報》《林業科技開發》《中國林學會銀杏研究會論文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西北地區森林、生態及學術討論會彙編等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國家權威性刊物發表9篇,省級刊物27篇。
該同志在工作實踐中,立足本職工作,愛崗敬業,工作任勞任怨,兢兢業業,長期在基層從事科研、技術、檢查、驗收等工作。工作認真負責,刻苦鑽研業務,具有“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和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風。他勤於學習,虛心請教,崇尚科學,不斷進取,為我省林木種苗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以及防沙治沙等科學技術研究、技術推廣示範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