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個人資料
姓名:尹岩別名:尹鶴庭
性別:女
職業:電視製片人、電影導演、雜誌主編
頭銜:CCTV2《經濟之聲》節目總顧問
《ELLE- 世界時裝之苑》主編
悠季瑜伽(中國)創辦人兼總監
《YogaJournal》中文版主編
《瑜伽文摘》創辦兼出品人
成長經歷
尹岩在紅旗下長大,批林批孔浪潮中度過童年,中學時代進入如火如荼的高考。
大學就讀於北京大學,北大生涯的關鍵字:振興中國,民主牆,法語,舞會,話劇團,友誼,文學,電影。大學畢業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
1989年,25歲的尹岩學成後赴法國深造電影博士學業。
曾經擔任法國嘎納電影節亞洲電影代表團新聞官,參與包括
張藝謀電影《活著》、《搖啊搖》,高蒙公司,港台電影公司等製作工作,參與法國電視台、CANAL+等著名電視台的國際合作項目。
其後又攻讀法國高等商學院MBA,並在法國巴黎“MARIE CLAIRE”雜誌社國際發展部任職一年。
1992年,28歲的尹岩迎來了人生之中的第一次婚姻。兩年之後,正是而立之歲的尹岩生育了她的第一個女兒——迪迪。當一家人沉浸在平凡的幸福生活中時,尹岩卻不願意做一個留守家中的全職母親。
1997年回國創業,先後擔任法國駐華大使館商務處官員,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駐華特約記者,法國國家電視台亞洲記者站製片記者職位。
1999年加入法國樺榭出版集團,擔任《ELLE-世界時裝之苑》主編,《健康之友》主編等職位。
2003年,尋求個人生命價值,啟程印度,由此開始瑜伽生涯。
2003年8月,與印度籍友人、現任丈夫莫漢共同創辦“悠季瑜伽(中國)”。
2005年8月,策劃並主編《悠季叢書》。
2007年1月,擔任《YogaJournal》中文版主編。
2009年8月,創辦並出品《瑜伽文摘》。
職業生涯
尹岩,悠季瑜伽(中國)創辦人、總裁,中國瑜伽理療協會主席,《Yoga Journal China》主編
尹岩曾經擔任過《ELLE—世界時尚之苑》雜誌主編、法國國家電視台亞洲記者站製片兼記者、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二套節目《經濟之聲》節目總顧問、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駐華特約記者等職位。
尹岩在2003年春的印度之行中,曾在印度瑜伽之都Rishikesh專習,領略了真正的
瑜伽冥想給身心帶來的不盡滋養。於是請來專習時的瑜伽大師,共同開辦“悠季瑜伽”,以最真傳的老師、最自然的環境、最有效的課程,奉獻一個通往純淨和諧的瑜伽世界的途徑。
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真正的瑜伽給身心帶來的滋養,她策劃出版了《
純粹瑜伽》,以讓忙碌的都市人延循和參考,自修瑜伽,自築一片美好。而她在印度之行的筆記《菩提樹下太陽雨-印度心之旅》也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尹岩為現代都市人的緊張生活抹上一縷輕鬆,將現代快節奏生活輕輕放緩,平靜我們浮躁的心,可以說她所貢獻的是一種心靈的指引。
個人生活
訪談
北大——愛情只有絕對,沒有中庸
“我1981年進北大,校園裡面是禁止談戀愛的;到了第二年就有學生在宿舍樓前面當眾接吻了,當時的規定是不能發生不正當的男女關係;1983年有學生因為同居被學校開除了;到了1984年,就已經沒有人管這些事了。那時候的中國,兩性關係真是一年一代人。” 讀泰戈爾的書,尹岩淚水漣漣,她說自己那時候正在愛情裡面,想當然地把泰戈爾的擬人化描寫理解成愛情。“現在對印度的文化洞悉後終於明白了,泰戈爾詩歌裡面的‘她’,更多指的是神和自然。”那時候,她睡在上鋪,把蚊帳一支,一邊聽美國鄉村音樂,一邊看書、記筆記,已經開始感慨:被藝術家愛上是天下最大的幸福、愛上藝術家是最大的不幸。
尹岩也成為北大的風雲人物:舞會場場不落、未名湖畔的滑冰場上出雙入對、外系男生以和她說話為榮。
在北大上學的時候你喜歡什麼樣的男孩子?
白馬王子型的,一定要帥、有才華、憂鬱,最好有一張蒼白到沒有血色的王子的臉。那時候我的愛情觀是愛才愛貌,當時我暗戀後來成為我的男朋友的那個男孩就長得相當貴族,一張憂鬱的臉,是那一年外交學院高考的文科狀元。
為什麼結束?
當你熱戀的時候,你的愛情和你愛的那個人可能並沒有直接關係。比如我那個王子,以前以他為核心對愛情想像的成分太多了,真正在一起的時候反而不及我暗戀時的愛情感受。分分合合折騰了10年,最後萬般不忍,還是把自己的愛情夢給打碎了。
你的愛情觀是什麼樣的?
我在愛情上很絕對,不願有中庸之道,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我就是為了愛才愛的,而不是未婚妻、結婚、夫人,種種形式上的程式和角色的命名,最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愛。
婚姻家庭
異國戀情
女人總是有一個階段特別想結婚,尹岩的結婚對象是個法國人,他是法國左岸派,是法國資產階級中的文化人。他給尹岩帶來新的生活方式,還有一個天使一樣的女兒。
從開始一直到現在,尹岩說她的前任丈夫都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他們認識了7年之後才開始約會,約會半年之後結婚,尹岩說,在剛認識兩個星期後,他就開始向她求婚。
在她要考試的前夕,他會恰到好處地出現,陪伴她,為她輔導法語。她要短時間離開法國的時候,他會替她把房子租下來,減輕她的負擔。他有求必應,但從不要求尹岩為他做任何事情。求婚的時候,尹岩剛剛和前任男友分手,一個人在法國過得很辛苦,而這個法國紳士覺得是追求尹岩的最好時機——在另一個男人沒有出現之前要趕緊跟上。於是,他搭上了這班車,尹岩嫁給了他。
婚姻給你帶來什麼? 我的整個生活方式和品位提高了。他是法國左岸派,也就是資產階級中的文化人,是一個功成名就的知識分子。他會跟我說,麵包要吃黑麵包而不要吃白麵包,因為黑色的更加回歸自然。結婚的前幾年我們去了很多的國家,和他一起在法國的日子,對我的生活方式有了整體的薰陶,我對名牌的概念就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更重要的是,1994年我生下了我的第一個女兒,也因為她的出生裂變出真正的現在的我。
為什麼會結束如此美滿的婚姻生活?
分手是在我回到北京,成為一個職場上的社會人之後。那時候,我已經非常的“入世”,當我在商場上拼搏的時候,夫妻關係就不僅僅是男歡女愛那么簡單了。我對他是有依賴的,希望他對我的事業給於幫助。而我的丈夫太“出世”了,他自娛自樂,舉著學問的棋子逍遙自在,讓人一點都不能指責。我當時覺得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時候,男人一定要強勢、女人一定要弱勢,男人一定要給女人事業上的支持。他比我年長,就更應該照顧幫助我,而他覺得年齡問題是絕對平等的。
我覺得我的呼喚得不到回應,他對我愛莫能助。
現在還會不會這樣想?
現在的我自我的多了,不再去尋找這種依賴關係。離婚以後,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對他沒有了需要,他身上的特點又全變成優點了。我開始明白兩人的關係應該是自善其身,而不是互相要求。
對男女關係還有什麼樣的構想?
我曾經想過,自己的需要是不是能在另外一類人的身上找到?也曾經想找一個真正能在事業上幫助我的愛人同志,但是真正進入到兒女情長的細節,你會發現成功人士都不是從單純的感情出發,約會,成為了一種安排,這時候感情開始便模糊了。這對我來講是不能接受的,當成功人士不能成為我的情人的時候,我對感情的要求漸漸堅定——純粹的為了愛而愛的愛情。
生兒育女
孩子——讓我成為一個有責任的女人
30歲的時候,尹岩生了她第一個孩子,這個熱愛陽光的女人第一次嘗到做母親的滋味——“看著摟在懷裡的女兒,我對自己說,一定要出去工作,給女兒撐起一片天來。”
孩子讓她成長為一個有責任的女人。
以前的尹岩是個陽光女人,吃喝玩樂、談戀愛、交朋友,沒有什麼拼搏精神,拿她自己的話說,在法國那段時間一直沒有做什麼正經工作,生活的特別隨性。導火索是和朋友打電話聊天,結束談話後她發現講了40分鐘電話,她只在談論一個話題,“奶粉”。她想,再這樣下去,自己馬上就要淪為家庭婦女了,還怎樣給女兒作好榜樣呢?
於是她開始出門找工作。第一分工作賺的錢還不如自己給孩子保姆的錢多,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文憑在法國已經不能適應法國的工作環境了,她想到了上學。
最後,她選擇了法國商學院,這個學校畢業的畢業證就好像是在法國的工作
護照,畢業以後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尹岩又拿出了當時考大學的勁頭,全家都搬到了山裡面的房子住,她認真地溫習了三個月。考試的時候,又像每次一樣穩操勝券,她被兩個系同時錄取。尹岩選擇了國際項目管理系。發通知書的時候,剛好是她女兒的一歲生日。
剛開始的學習是艱苦的,尹岩每天六點起床,7點把女兒送去託兒所,下午放學回家,晚上11點,她要在女兒睡著之後才開始複習功課做作業。之前她是不喝咖啡的,後來一到學校她就直奔咖啡廳,喝一杯咖啡提精神。尹岩說,苦行僧一樣修行的一年給她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法國的學習給她培養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孩子給你帶來什麼?
她帶給我作為母親的責任感。我特別感謝老天在我30歲的賜給我一個女兒,在40歲的時候賜給我另外一個。第一個女兒讓我從安於享樂、沒有上進心的人裂變出另一個人。而現在我的兩個女兒是我的寶貝。
你生活的重心在哪裡?
我唯一依賴的就是她們,或者說是她們在依賴我,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放在哪裡我都不放心啊。
舉家回國
回國——給我一個舞台,我一定可以唱主角
尹岩把她回中國工作稱做是事業的衝刺,回國的緣由是因為她在法國看到一本《亞洲大趨勢》,上面說,以後的時間裡面,世界的發展在亞洲。
尹岩去法國的時候是中國的第一批出國潮,她的很多同學也都留學各國。後來,朋友們也都陸續回國,一個個都成為外國各大公司在北京的首席代表。看到同學們都能擔任很重要的職務,發展的非常好,尹岩覺得自己一定能行。
從法國回到中國的你的生活是什麼狀態?
從決定回國到舉家搬回來,我只用了40天的時間。那時候我們一家擠在父母的20平米的房間裡面,女兒只有三歲,她特別爭氣,之前她還戴紙尿褲,國內的紙尿褲要賣到100塊錢一塊,特別貴。結果回到北京的一個星期以後,她就不再用了。
你怎樣看這次轉折?
我沒有把“亞洲大趨勢”的這趟車給誤了。剛到北京的時候我寫了好幾百封求職信,第一個工作是在法國使館商務處。做一名普通的實習生,三個月後去了法國電視台的中國記者站,再後來開始大張旗鼓的做媒體。
很多人都知道“亞洲大趨勢”,但他們都是有備而來,都是在北京找好工作以後才過來。而我是從基礎開始自己一步一步自己摸索,前一份工作為後面的做鋪墊。現在想想沒有一份工作是白來的,“有舍才有得”,真是肯捨去才能得到。我是這樣一個人,只要你給我舞台,我就要唱主角,而且一定會唱好,唱到你再給我一個更大的舞台。
創業的過程中什麼對你最重要?
有些事情只要我認定了,個人利益對我來說不在於金錢,是角色和影響力。
幸福標準
現在做得事情為回歸自我,她說“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么舒服的以自我為中心過。”
當時是職場生涯讓她強烈的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社會的人,而她的天性是極不喜歡這樣的,強烈地想擺脫這一切。於是她決定去印度旅行。
那是一段神奇的印度瑜伽之旅,解釋她所有的困惑,讓她真正的找到自己。啟發是突然降臨的,在印度一個大師對她說,“人生重要的是不依賴。”在印度她也碰到了和他氣韻相同的瑜伽大師莫漢,她把莫漢帶到中國,開設了悠季瑜伽館,她真正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也真正找到了自己。
遠不象以前那樣極端和自負,現在的她特別清楚自己是誰,知道怎樣在一個平和客觀的狀態下生活。她說這一切要歸功於瑜伽。
她現在有了第二個女兒,道出女人真正的回歸,還是在愛情裡面。一句“不依賴”,她對和愛人的生活關係的概念徹底的顛覆了。
這段感情仍然是異國之戀,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沒有要求對方任何的東西,沒有設定目的地。那是一個閒雲野鶴一樣的人,尹岩從來沒有對他限定兩個人交往的結果,她說,於這樣一個人,你過分索取的話兩個人就走不到一起了。他骨子裡就有清風浮雲的東西,所以更能夠順其自然,也正是因為兩個人都能夠順其自然才能特別幸福的享受當下。
孩子,就是順其自然的感情結果,之前她對他說,“我想要一個孩子”,而不是我們結婚吧。反倒是在懷孕、生子和養子的過程中,兩個人有了更多的了解,相濡以沫,越來越和諧,也許有一天會真的白頭到老。
從為別人打工到自己當老闆,你怎樣看這樣的角色變化?
以前在其他公司工作,都是平台托著我,現在是我自己給自己建造一個平台。為別人打工,漸漸的就成了不斷的複製,我的工作成了停滯的狀態,而不是發展的狀態。
我開始漸漸擺脫社會的標準、擺脫我原來選擇的平台,自己去建造自己的平台,這說明我更信任自己。別人不會再說“這是某某雜誌的主編尹岩”而是說“這是尹岩,曾經做過某某事情”。退一萬步來講,這個平台的取捨是在我的掌括之中的。
你現在做到印度大師所說的“不依賴”了嗎? 其實不依賴實際上是不索取,如果你不索取的話生活的重心就不會傾斜。小時候生活的重心是虛榮,不管在北京還是出國對愛情關係還是依賴的,總希望從另一半身上得到依靠。現在所有社會性的追求通過以前的經歷和歷練,我從自己身上就能夠獲得了,我比以前強大多了,已經不需要從自己的親密愛人身上得到。
你現在的愛情關係是什麼樣的?
沒有責任和義務,完全平等的狀態,現在是兩個人願意在一起的。我特別享受這種完全私密的狀態。
幸福的標準是什麼?
自由,是真正心裏面的自由,我不再害怕了,不害怕失去錢,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會製造錢;不害怕失去愛情,因為我知道失去自有他失去的道理,還會有新的愛情來。自由讓我更加輕鬆。
你現在追求什麼?
生命的外延是我所追求的,我對生命追求的是意義和影響力,而不是數字。目前我對感情有很清晰的想法——我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一路下來的人與事因時產生、因時消失。生命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
未來是怎樣的?
我挺滿意自己的前半生,什麼都沒有浪費,該做夢的時候做夢了,該讀書的時候讀書,該創業的時候創業。我充滿了創造力和行動力,而且能夠讓這些東西準確的釋放出來。
我沒想過要一輩子做瑜珈,我還有其他才能,沒準以後就做了什麼去了。
提煉語:
當你熱戀的時候,你的愛情和你愛的那個人可能並沒有直接關係。
只要你給我舞台,我就要唱主角,而且一定會唱好,唱到你再給我一個更大的舞台。
我就是為了愛才愛的,而不是未婚妻、結婚、夫人,種種形式上的程式和角色的命名,最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愛。
不依賴實際上是不索取,如果你不索取的話生活的重心就不會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