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尹一青在讀中學時,常和同學們組織歌詠活動,成為學校文藝活動的積極分子。中學畢業時,家境不佳,雖考取了哈爾濱高等船員養生所,但因沒有經濟力量就讀,未能赴校。為了謀生,只好在本地國小任教。這時,他常和一些朋友搞業餘文藝活動,演出小
話劇等,但被學校視為不務正業,而被開除。在一個短時期內,靠朋友的接濟生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尹一青和朋友一起離開家鄉到大連,先在交通公司謀職,幾個月後他辭去小職員的職務,和幾個朋友組織了一個“中青劇團”。他一身兼任演員和導演,曾演出了《雨夜槍聲》等兩個偵探戲,在劇中扮演偵探長。他除了在自己劇團演出外,還常到別的劇團客串,上台唱上一、兩首歌,他演唱的 《夜半歌聲》,曾給大連觀眾留下印象。
工作簡歷
1946年3、4月間,東北文工一團到大連演出《
黃河大合唱》、《
日出》、《把眼光放遠點》等劇目,他看後受到極大的感染,覺得這正是自己多年追求的藝術。由此,產生了對藝術的強烈嚮往。有一次,他在東北文工一團召開的座談會上講述了自己對戲劇的看法,這個發言給著名秧歌劇演員
王大化以很深的印象。會後,
王大化詳細詢問了尹一青的情況,兩人由此結下友誼。此後尹一青常把自己寫的一些小詩拿給
王大化看,請求指點。不久,該團在大連舉辦戲劇訓練班,尹一青有幸參加訓練班的工作。大化同志看他學習勤奮,接受新的事物很快,便主動介紹他參加了東北文工一團。尹一青把擅長秧歌劇表演的
王大化作為自己藝術上的老師,處處模仿他的表演。
王大化常常同他談心,幫助他,使他認識到搞文藝工作不是為個人出風頭,而是要使民眾從演出中受到教育。這使他在思想和業務上都進步很快。當時,東北文工一團還負責編輯《新生時報》的文藝副刊,他常為該刊寫一些詩歌等文藝小品。
1946年8月,東北文工一團離開大連到遼東前方為部隊演出歌劇《
血淚仇》。他在戲中先演變工隊員,後演主要人物王東財。他從這時開始和戰士接觸,聽到許多戰鬥故事,感受到部隊指戰員親如兄弟的情誼,思想上受到很大教育。《
血淚仇》在遼東共演出一百多場,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有的戰士看後哭昏了過去。通過這個戲的演出,使他看到了文藝的宣傳教育作用。與此同時,他參加了土改運動,農村階級鬥爭的生動現實,使他受到深刻的階級教育。
工作經歷
早年工作
1946年底, 東北文工一團到齊齊哈爾, 尹一青參加演出了獨幕秧歌劇 《
農家樂》、二人轉《全家光榮》和一些小戲。通過這段藝術實踐,使他感受到人民喜愛自己的藝術,藝術應該為人民服務。1948年7月,尹一青隨團調到十二縱隊文工團,任第一分隊長,在部隊的大熔爐里經受鍛鍊。1948年底,尹一青隨團調到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從此,尹一青跨入電影界。這時尹一青政治思想日益成熟,於 1949年7月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1949年到1953年,尹一青先後在《
光芒萬丈》(1949)中扮演老工人;在《
趙一曼》(1950)中扮演偽特;在《高歌猛進》(1950)中扮演小商人;在《
無窮的潛力》(1953)中扮演總工程師。在這些戲中,尹一青不僅試圖通過鏡頭塑造富有個性的人物,而且通過拍攝這幾部影片,使他對導演產生了熱切的追求。
學習拍攝電影
1955年10月,尹一青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夏,結業回到長影,在《
地下尖兵》、《列兵鄧志高》等片中擔任副導演。參加拍攝這些影片,使他逐漸熟悉了導演業務。
獨立拍片
1958年,尹一青開始獨立拍片,到 1965年,他先後拍攝了《
並肩前進》(1958 年)、《
海上神鷹》(1959 年)、《紅梅花開》(1960 年)、《馬戲團的新節目》(同
朱文順聯合導演,1961年)、《龍飛鳳舞》 (1962年)、《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與
蘇里聯合導演,1963 年)、《山村會計》(1965年)等七部影片。在和
蘇里聯合導演《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的時候,蘇里在分完鏡頭後,有任務出國,現場拍攝則由尹一青執行。尹一青感到這副擔子很重,他一遍又一遍地觀看影片上集,一次又一次地研究
蘇里的“續集”分鏡頭本。他明確地認識到,在“續集”里要圍繞“把水變成電”這一總的貫穿動作,熱情地表現戰鬥在農村的青年一代卓越的勞動氣概和創造精神,表現每一個普通人物的英雄品質和英雄性格,力爭使這部影片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都較“上集”有所提高。他要和
蘇里在“上集”中的風格相一致,於是細心地拍攝每一場戲,遇到難題就和演員、攝製組的同志商量。除兩場重場戲留給
蘇里拍攝外,他一口氣拍完了影片的其餘部分。影片上映後,受到觀眾的好評。人們感到影片繼承了“上集”“充滿著喜人的幽默和輕鬆愉快的情趣”的風格,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進一步表現了幾個主要人物朝氣蓬勃、敢於幻想、敢於創造的英雄品格。通過銀幕,使我們看到了這群年輕人的栩栩如生的形象,聽到了他們前進的腳步聲。作為一部影片的“續集”,能取得這樣的成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農村教育
1964年,尹一青兩次到農村參加社會主義基本路線教育,受到生動的階級鬥爭教育,積累了農村生活的素材。在十年動亂期間,尹一青帶著全家到農村插隊落戶兩年,使他有機會更廣泛地接觸廣大貧下中農,並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71年9月,尹一青調回長影。不久,他同另外兩位同志一起到河北深入生活,收集創作素材。1972年寫出了電影文學劇本《戰鬥在敵後》。當時因京劇《平原作戰》已拍成影片,這個劇本就沒再拍攝。
《車輪滾滾》的拍攝
1973年底,尹一青接受反映淮海戰役中民工支前生活的《車輪滾滾》的拍攝任務。他認為這個劇本是從民工支前的角度來反映人民戰爭的,他想嘗試一下。為了拍好影片,多次跑淮海戰役紀念館,看了數十萬字的材料,找了各方面的人進行了多次座談。他繼《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的拍攝風格,力求用樸素的手法,真實地反映生活,著力塑造富有個性的英雄人物。他認為,我們的電影是拍給中國人看的,手法上一定要適合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他在這部影片中,通過淮海戰役一支小車隊的支前活動,從側面表現了淮海戰役的雄偉磅礴的氣勢,歌頌了人民戰爭人民支援的偉大思想。通過“搶救彈藥車”、“虎穴斗頑敵”、“奮勇扯帆船”等矛盾衝突,熱情歌頌了耿東山臨危不懼,遇險不慌,沉著、鎮定、膽大心細的無產階級智勇和力量,在銀幕上為我們塑造了耿東山這一無產階級英雄形象,表現了他內心的壯美。《車輪滾滾》受到民眾的歡迎。
歌頌人民
1978年,尹一青拍攝反映科研人員反對“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堅持搞科研的《
燈》。1980年完成了歌頌方誌敏烈士在獄中同敵人進行不屈鬥爭的《
血沃中華》。為拍這部影片,他四次到江西,兩次到贛東北,先後看了數十萬字的材料。他們在訪問方誌敏舊居時,一進村,民眾就把他們請到一個大屋裡。在交談中,民眾對他說:“方誌敏當年領導我們鬧革命,是我們的恩人。現在你們要拍方誌敏的電影,說明你們對方誌敏有感情,你們也就是我們的親人。”這使他更加堅定地認識到,歌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英雄事跡,是電影工作者的責任。尹一青在影片中塑造方誌敏這一英雄形象時,沒有把他作為神來美化,而是把他作為在嚴酷的階級鬥爭的現實中的人來表現。雖然在這部影片的一些情節是否真實的問題上曾引起爭論,但通過方誌敏在獄中同敵人英勇不屈的鬥爭,展示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歌頌了方誌敏視死如歸的共產黨人的英雄氣概,仍使人受到教益和鼓勵。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燈 (1978) .... 導演
山村會計 (1965) .... 導演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 (1963) .... 導演
馬戲團的新節目 (1961) .... 導演
燈-文革片 (1979) .... 導演
我們村裡的年青人 (1959) .... 導演
列兵鄧志高 (1958) .... 副導演
紅領巾的故事 (1958) .... 副導演
車輪滾滾 (1975) .... 導演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高歌猛進 (1950) .... 齊子明
紅旗歌 (1950) .... 偽委員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