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斯·哈特馬尼斯Hartmanis生於1928年7月7日於前蘇聯拉脫維亞(Latvia)共和國。二戰後,Hartmanis移民到德國,並在University of Marburg獲得其物理學士學位。然後Hartmanis移民美國,並從University of Kansas City(目前的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獲得其套用數學的碩士學位。然後,1955年, Hartmanis從加州理工獲得其數學博士學位。在通用電器(General Electric)研究實驗室工作一段時間之後,1965年,Hartmanis成為康乃爾大學(Cornell)的教授,並工作到2001年5月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尤里斯·哈特馬尼斯
- 英文名:Hartmanis
- 性別:男
- 國籍:前蘇聯拉脫維亞(Latvia)共和國
- 出生年月:1928年7月7日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加州理工
人生經歷
Juris和Audrey 當時,香農(Claude Elwood Shanon)的資訊理論問世不久,香農給出了一個公式,可以計算在一定的信號和噪聲平均功率之下,給定頻寬的信道在單位時間內的最大信息傳輸量(這個公式被叫做“香農公式”)。念過物理的哈特馬尼斯受此啟發,敏銳地想到,抽象的計算過程也應該有精確的定量法則,以確定為了對每一個問題求得解答,需要多少計算工作量。圍繞這一構想哈特馬尼斯和曾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生,暑假到公司打過工,後來成為他的同事的斯特恩斯合作,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其結果就是那篇著名的論文“論算法的計算複雜性”(On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algorithms,Trans.Amer.Math.Soc.,177(1965),285-306頁)。這篇論文開闢了計算機科學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即“計算複雜性”,並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
突出貢獻
20世紀90年代,哈特馬尼斯曾經完成一項重要的工作。1990年4月,美國科學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部(現已改為計算機科學與通信部,縮寫cstb)建立了一個由16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未來的21世紀中的發展方向和研究領域進行評估(Committee to Assess the Scope and Direc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哈特馬尼斯受命擔任該委員會主席。委員中包括另外兩名圖靈獎獲得者雷迪(R.Red—dy)和格雷(J.Gray)。哈特馬尼斯組織委員會委員和來自全美的120餘名學者共同努力,於1992年編寫出版了《未來的計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廣泛議題》(Computing the Future--- A Broader Agenda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書。本書對21世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的研究、教育等重大課題進行了分析,對政府、產、學、研各部門如何適應新形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意見和看法,很值得我國科研管理部門和信息產業高層決策者重視。這本書和我們前面曾經提到的由米爾納(R.Milner,1991年圖靈獎獲得者)等主編的《明天的計算:計算機科學未來的研究方向》(Computing Tomorrow:Future ResearchDirections in Computer Science,Combridge Uni.pr,1996)可以看作是姊妹篇。
主要著作
《時序機的代數結構理論》(Algebraic Structure Theory of Sequential Machines,Prentice-Hall,1966)
《可行計算和可證明的複雜性性質》(Feasible Computations andProvable Complexity Properties,SIAM,1978)
《計算複雜性理論》(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eory,AMS,1989)
哈特馬尼斯還是著名的Spfinger出版社的《計算機科學講課筆記》(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系列叢書的主編,這套叢書從20世紀70年代問世以來,至今已推出2 000多種專著,許多重要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問題和新概念、新技術、新方法都是由這套叢書首先提出並展開與深入的,對推動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