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早年經歷,軍校時期,郁不得志,戰爭英雄,兩入白宮,週遊各國,落寞晚年,為政舉措,政治,經濟,民族,外交,主要影響,歷史評價,軼事典故,個人名言,生活習慣,過人之處,中國情緣,主要作品,人際關係,後世紀念,墓葬,公園,坦克,貨幣,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822年4月27日,格蘭特出生在美國
俄亥俄州 波恩特普里山特的一所小木屋裡。父親傑西·魯特·格蘭特以
希臘神話 《奧德塞》中的英雄
奧德修斯 (羅馬神話中的
尤利西斯 )的名字,給他取名為
海勒姆·尤里西斯·格蘭特 。格蘭特的祖先是
英國 人,後全家遷移到俄亥俄州波恩特普里山特從事製革業。他的父親傑西·魯特·格蘭特是一位製革匠,母親漢娜·辛普森是位農場主的女兒,也是一個勤勞、善於教子的農家婦女。1823年,格蘭特全家又遷居到該州的喬治敦鎮,格蘭特在這個地方度過了他的童年。
格蘭特的父親傑西·魯特·格蘭特
少年時期,格蘭特顯示出愛勞動和承擔家務的才能。拖運木材,開墾和耕種土地,把農產品運回家裡或到市場去賣等農家活,他都能幹。據說,他7歲時會使用牲口,8歲就會做生意。9歲會游泳,敢橫渡寬50米的河流。10歲便會養馬,馴馬和騎馬。因為人含蓄,感情不外露,小時候又長得瘦小,童年的格蘭特在別人玩耍時總是坐在旁邊看,於是夥伴們給不合群的他取了一個“無用”(Ulysses[尤里西斯]的發音調換一下便成了Useless[無用的])。
童年的生活環境,培育和鍛鍊了格蘭特的性格和品質:無畏、自信、沉穩,遇事果斷而善於謀劃。
軍校時期 格蘭特從小就喜歡馬。他在養馬、馴馬中學會了騎馬,而且善騎烈馬。1832年7月,格蘭特在喬治敦鎮開始了他的學業,1836年後來到
肯塔基州 的梅斯維爾中學和俄亥俄州的瑞普雷學院學習。他為人謙遜,不喜歡拋頭露面,但卻善辯。他是學校辯論隊的“骨幹隊員”,後來在
西點軍校 時曾當選為辯論會的主席。
格蘭特長大後覺得自己的全名不大順口。於是就把教名與中間名倒過來,改為尤里西斯·海勒姆·格蘭特 。當時,俄亥俄州村鎮的兒童成年後,一般都跟隨父輩務農或學手藝,但格蘭特不喜歡他父親乾的那行製革業。格蘭特怕見動物的血,要他吃半生不熟的牛排就會噁心;老格蘭特雖然性情粗暴,卻很鐘愛子女,於是懇請當地的一位聯邦議員托馬斯·哈默把他的兒子保送到西點軍校去學習。格蘭特並不愛好戎馬生涯,但不想再次違抗父命,便勉強同意了。那位議員過去是格蘭特母親的老友。但問題是這個議員在寫這封信的時候,把海勒姆這個名字忘得一乾二淨。於是他按照西方的取名習慣,自作主張地把格蘭特母親婚前的姓“辛普森”加了進去。因此,當1839年夏天格蘭特到西點軍校報到時,發現自己的全名己變成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按當時軍校的規定,姓名是不能隨便改動的,格蘭特怕引起麻煩,未作更正。這是美國歷史上出現“第一個兩度易名的總統”的由來。
格蘭特身材矮小結實,個性溫和嫻靜,甚至還帶點少女的羞怯。但一跨上馬背,那種矯捷勇猛的氣概頓時與他日常的表現判若兩人。他的高超騎術為他在西點軍校博得了“超級騎手”的稱號。不過這位“超級騎手”並不喜歡跳舞之類的文娛活動,據說他在四年軍校生活中,從來沒有參加過當時遐邇聞名的西點舞會。除了騎馬之外,他最大的愛好是讀書。他在自傳中說,學習成績平平的他之所以願意進這所軍事院校,只是為了有機會多讀點書,畢業後去大學教授數學課程(格蘭特的數學成績素來是比較好的)。到1843年畢業時,在全班39人中僅名列第21(格蘭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從西點軍校畢業的總統),記過總數卻達到了290次。由於當時騎兵部隊沒有軍官缺額,這位騎手被分配到第4步兵團,被授予名譽陸軍
少尉 軍銜。1845年才被正式提升為陸軍少尉。
格蘭特的親筆簽名
郁不得志 第4步兵團駐在
密蘇里州 的
聖路易斯 ,格蘭特在那裡認識了西點軍校一個同班同學的妹妹朱莉婭·博格斯·登特。朱莉婭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名法官,他對女兒與一名薪餉微薄的低級軍官相愛頗不以為然。但朱莉婭對格蘭特忠貞不二,五年後二人終成眷屬。
1846年,美國對
墨西哥 發動侵略戰爭(參見詞條
美墨戰爭 ),第4步兵團奉命南下作戰。格蘭特在
扎卡里·泰勒 將軍的指揮下仍努力作戰。泰勒簡樸直率、待人隨和的作風對格蘭特頗有影響。1847年後,格蘭待轉屬於
溫菲爾德·斯科特 將軍麾下。由於他在作戰中表現卓越,因而相繼被提升為陸軍
中尉 和名譽陸軍
上尉 。這場戰爭豐富了格蘭特的作戰經驗,而且使他熟悉了許多南方將領,對他以後在
南北戰爭 中指揮作戰很有好處。不過,格蘭特本人並不認可這次戰爭,他在多年後寫道:“我認為沒有比這更邪惡的戰爭了……當時我是這么認為的……只是我沒有足夠的道德與勇氣辭職。”
1843年左右的格蘭特
1848年戰爭結束後,格蘭特隨部隊回國,在西部海岸做警備部隊的日常工作。同年8月22日在
聖路易斯 與朱莉婭結婚。婚後朱莉婭隨軍生活。
1852年7月5日,格蘭特的部隊調防到太平洋沿岸,先後在
加利福尼亞州 和
俄勒岡州 駐防。由於當時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橫貫大陸的交通不便,部隊得乘船繞道
巴拿馬 到加利福尼亞。懷著第二個孩子的朱莉婭則帶著剛滿2歲的長子回聖路易斯娘家居住。1853年8月,格蘭特正式晉升為上尉。他遠離妻兒,軍營生活又很單調乏味,於是不免像當時的大多數低級軍官那樣沉溺於杯中物,而頂頭上司布坎南上校對軍官要求又很嚴。格蘭特終於在1854年4月11日決定辭職。據說格蘭特在這一時期因酗酒而受到訓斥,而布坎南上校要求他辭職,否則將以軍法審判。
格蘭特辭去軍職後於1854年8月回到聖路易斯與家人團聚。此後四年,他靠岳父所給的80英畝土地務農為生。在此期間,朱莉婭又生了一女一子。低微的農場收入與沉重的家庭負擔迫使格蘭特不得不另謀職業。1858年冬,他棄農來到聖路易斯市內,與人合資經營房地產,但很不成功。1860年5月,格蘭特舉家遷到
伊利諾州 的加利納,在父兄經營的皮鞋廠內當雇員。這一階段是格蘭特最不得志的時期。但不久就時來運轉了。
戰爭英雄
19世紀50年代後期的美國內部矛盾尖銳,南北分裂的局面正在形成。1860年,主張解放黑奴的共和黨人
亞伯拉罕·林肯 當選為總統,南方各州紛紛退出聯邦,於1861年2月組成
美利堅聯盟國 ,並在4月向北方發起進攻,攻占
薩姆特要塞 。至此,美利堅合眾國完全分裂,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開始。
格蘭特原來是支持民主黨的。格蘭特的父母都是很激進的廢奴主義者,然而他的妻子卻是擁有黑奴的奴隸主。當朱莉婭嫁給格蘭特,從自己的娘家帶來4個黑奴作為嫁妝。直到1862年的《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的發布,這4個黑奴始終是格蘭特家“財產”的一部分。在1859年3月12日,格蘭特在給他父親的信中很坦白地說:“朱莉婭無法好好地生活,如果沒有了這些黑奴。”而在1858至1859年,格蘭特自己也買了一個30多歲的黑奴威廉·瓊斯。這種情況也導致了他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與不和。1856年11月的總統選舉中,他曾投票選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詹姆斯·布坎南 。他在自傳中說:“我很清楚,如果一位共和黨人在1856年的大選中當選為總統,那就意味著南方蓄奴州將脫離聯邦,並進行叛亂活動。”
戰爭爆發後,經過朱莉婭的勸說,格蘭特最終回到了軍隊中。1861年4月,他自願幫助伊利諾州州政府做徵集志願兵的工作。當時有人推舉格蘭特擔任志願兵連的連長,被他婉言謝絕。後來,伊利諾州州長理察·耶茨見識到格蘭特在徵集工作中的組織能力,便讓他到一個不很好管理的營去當營長。他終於接受了。到任後,他立即採取措施加強紀律性,很快把這個營整治得有條不紊。6月,格蘭特被任命為伊利諾州志願軍第21團的上校,不久就把這個團整治一新,奉命開赴了前線。9月,格蘭特被破格提升為志願軍陸軍準將,指揮一個旅。司令部設在伊利諾州的
開羅 。
從1861年下半年到1862年春,格蘭特率領部隊在西部戰場上一連攻克南方的幾個重要據點。9月6日,格蘭特率部進入
肯塔基州 ,占領了
田納西河 和
坎伯蘭河 口的兩處戰略要地,使中立局面被打破,肯塔基被留在聯邦之內。後來,他又占領了密蘇里州的
貝爾蒙特 。
1862年1月27日,林肯總統發布向
聯盟軍 發起總攻的命令。2月初,格蘭特率領17000大軍在海軍準將富特的炮艦配合下,沿著田納西河挺進,在距田納西河上的戰略據點亨利要塞4英里處登案,準備發起襲擊。意識到自身不利處境的聯盟軍退到
坎伯蘭河 畔的唐納爾遜(一譯多納爾森)要塞。到同月6日,格蘭特成功占領亨利要塞,隨後急行軍12英里,並在富特受傷後合併指揮其部,以27000人的兵力包圍了唐納爾遜要塞的18000名守軍。15日,他打退了城內守軍的一次突圍行動。面對格蘭特的圍困戰術,聯盟軍終於無法招架。奉命支援唐奈爾森堡的
西蒙·玻利瓦爾·巴克納 將軍派出代表來談判投降條件。格蘭特回答說:“除了無條件投降外,任何條件都不能被接受。”16日,聯盟軍被迫無條件出降,14000多名聯盟軍被俘(參見詞條)。唐納爾遜戰役是聯邦軍隊在內戰中的第一次大捷,使聯邦軍向敵境深入200英里,在田納西站穩了腳跟。格蘭特從此獲得了“無條件投降者”的稱號。此時的聯邦軍在東部戰場的情況卻很不樂觀,在李對抗下,聯邦軍陷入了苦戰。所以當林肯聽到這個訊息後,頗感振奮,當即提拔格蘭特為
少將 。
格蘭特被任命開始組建田納西方面軍,同時結識了他的老鄉
威廉·特庫賽·謝爾曼 ,謝爾曼此時成為了他手下的師長。4月,格蘭特迎來了西部戰場上最血腥的戰鬥——夏洛戰役。6日,聯盟軍
阿爾伯特·西德尼·約翰斯頓 所部對聯邦軍發起迅猛打擊,格蘭特和謝爾曼匆促迎戰,經過激戰,兩翼潰退。但格蘭特構建中路防線堅守,等到了第二天唐·卡洛斯·比爾軍團的援助,轉而發動全線反攻,迫使聯盟軍撤退。但聯邦軍自身亦疲憊不堪,無力追擊。夏洛戰役的勝利,使田納西的中部和東部處於聯邦軍的控制之下,
孟菲斯 與科斯林幾乎沒有抵抗就被聯邦軍占領。
密西西比河 畔的
維克斯堡 和田納西河畔的
查塔努加 兩大交通樞紐的大門完全被打開。10月25日,格蘭特被任命為田納西軍區司令官。
(南北戰爭時期格蘭特圖冊參考資料 )
1863年,美國內戰進入了第二階段。聯邦軍逐步擺脫被動局面而進入主動進攻。重要戰役之一就是
維克斯堡戰役 。維克斯堡位於密西西比河中游,控扼下游,位於高出水面250英尺的懸崖上。據守懸崖的敵軍居高臨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脅河上往來的船隻。控制了維克斯堡,就等於控制了整條密西西比河的交通控制權。早在1862年7月,格蘭特首先任命謝爾曼為菲斯軍官區總司令,負責對維克斯堡發動進攻。但是由於兵力嚴重不足,謝爾曼的攻擊並不成功,戰局陷入僵持。11月,格蘭特大軍在炮艦協助下,沿密西西比河南下,向維克斯堡進軍。
從1862年秋到1863年7月,格蘭特一直在進行部署,徵集給養,調兵遣將。在此期間,他於1863年初親自率部開始圍攻維克斯堡。格蘭特首先將打算援救維克斯堡的聯盟軍蔣斯頓的部隊擋在了維克斯堡站區之外,集中力量將其打退。之後,再調回頭開始展開圍攻。他在維克斯堡外挖了兩條圍攻線:內對壘線和外對壘線。把維克斯堡圍了個滴水不漏。同年5月,格蘭特的部隊人數上升到了7.2萬人,火炮248門;此時維克斯堡內聯盟軍僅為4.5萬人。同時在密西西比河上,在格蘭特的要求下,海軍的大批鐵甲艦斷絕了維克斯堡的水上聯繫,並實施糧食禁運。在完全的包圍形勢下,維克斯堡的聯盟軍司令
約翰·克利福德·彭伯頓 要求讓市民離開,遭到格蘭特一口拒絕。他堅持聯盟軍必須無條件投降。聯邦軍的炮兵每天不分白天黑夜日日連續對維克斯堡進行無間斷炮擊,每天只因為炮兵吃飯和補給的要求停止炮擊3小時,其餘的21小時都是無休無止的猛烈炮擊。7月4日,彭伯頓在堅守了7個月,彈盡糧絕後終於向格蘭特“無條件投降”。在這場戰役中,格蘭特損失了約9000人;聯盟軍傷亡了1.2萬人,另有3.5萬人投降被俘,是內戰中聯邦軍隊俘敵最多的一次。此外,城中至少3000至4000名市民由於圍困造成的飢餓和炮擊而死亡。
1863年圍攻維克斯堡,柯里爾和艾夫斯繪
攻取維克斯堡的意義很大,因為它既是連線南部聯盟國東西兩個地區的鐵路樞紐,又是密西西比河上的重要軍事據點。攻克維克斯堡之後不久,密西西比河上敵人另一個強大據點——哈得遜港也被聯邦軍隊攻陷。整個密西西比河落到聯邦控制之下,聯邦船隻在河上暢通無阻,聯盟國的領土被切成兩半,其東部諸州失去了西部人力、物力的供應。這對於南方最後的崩潰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時期的聯邦軍又在東部戰場的
葛底斯堡戰役 中獲得決定性勝利。此戰改變了南北雙方的力量對比,北方開始走向勝利。
1863年11月,格蘭特率大軍擊潰了圍攻的聯盟軍,為翌年夏季聯邦軍肅清東南殘敵打下了基礎。然而在格蘭特剛剛取得了這一勝利後,聯盟軍將領
詹姆斯·朗斯特 帶著他的田納西方面軍從北面長途近100英里突然對格蘭特的獲勝之師發動了奇襲,使聯邦軍遭到了失敗。但格蘭特還是依靠自己的兵力優勢維持住了戰線,穩定了戰局。此時的格蘭特揚威全國。林肯總統代表全國人民向他致謝,國會授予他金質勳章。
1864年3月,林肯改組聯邦軍隊指揮機構,任命格蘭特為聯邦軍隊總司令,並提升他為陸軍中將。當時美國軍隊中尚無上將軍銜,中將為最高級軍官。林肯大力提拔格蘭特,是因為他認為格蘭特比其他將領更具備指揮全軍的才幹、膽略和氣魄。他意識到解放奴隸及武裝黑人重要性,當就任總司令後,把西線的白人部隊交給他的繼任者,但堅持要把曾經跟他一起在西線奮勇作戰的20000多名黑人士兵調到維吉尼亞來。
同時,格蘭特比其他將領更深刻地認識到:北方最有利的條件是在人力物力上擁有巨大的優勢和潛力,而南方最有利的條件是在內線作戰。
格蘭特就任聯邦軍隊總司令後,對聯盟軍採取了“分而殲之”的戰略原則,即:
切斷聯盟軍的交通線,使之不能互相聯繫;
摧毀敵方的一切資源,使敵人後勤供應困難;
以優勢兵力迅速打擊敵人,使其無喘息和改編部隊的時機;
在戰鬥中不斷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其兵力越來越少。
此外,他還調整了作戰部隊的指揮系統,把一些表現不佳的將領如
安布羅斯·埃弗雷特·伯恩賽德 、比爾等人撤換,任命謝爾曼為密西西比河戰區司令,
亨利·韋傑·哈勒克 為總參謀長,並且讓
喬治·戈登·米德 繼續擔任波托馬克河戰區司令。格蘭特把大本營設在波托馬克河軍隊駐地,直接指揮波托馬克河的作戰,而米德將軍不過是按照他的命令行事而已。
1864年春,格蘭特與謝爾曼共同擬定了一個軍事計畫。按照這個計畫,預定展開兩個主要攻勢,一個攻勢在東線舉行,由格蘭特親自指揮。東線攻勢以消滅聯盟軍
羅伯特·李 率領的
北維吉尼亞軍團 的有生力量為目的。格蘭特特別指示米德不要以奪取聯盟國的首都
里奇蒙 為主要目標,而是要打擊聯盟軍本身。他說:“李跑到哪裡,米德就應該追到哪裡。”
在計畫布置停當之後,格蘭特命令西線的謝爾曼在1864年5月4日與東線的米德同時發動攻勢。在東線,5月4日擁有12萬人的格蘭特率軍渡過拉皮多河,進入濃密的森林地帶(被稱為“荒野”),很快投入戰鬥。經過一系列戰鬥,格蘭特軍隊傷亡人數甚眾。如在1864年6月3日的
冷港之戰 ,聯盟軍利用內線防禦的有利條件,重創格蘭特的部隊。聯邦軍在不到1小時的戰鬥中損失6000人。但格蘭特並不氣餒,他說:“我……主張在這條戰線上一直打到底,即使打上一個夏天也在所不惜。”格蘭特非常清楚,李無法與他這樣消耗下去。當時北方政府中有些妒忌格蘭特的人對他進行中傷,說他不愛惜士兵的生命,一味蠻幹,並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屠夫格蘭特”。有人甚至還在林肯面前說他嗜酒貽誤軍機。但林肯堅信格蘭特能取勝,放手讓他指揮作戰。而事實上,聯盟軍也損失慘重,一路敗退至里奇蒙附近。
1864年在維吉尼亞州冷港的格蘭特
格蘭特在指揮東線作戰的同時,也與其它戰線上的聯邦部隊密切配合。他特別與謝爾曼保持不斷的聯繫。謝爾曼在1864年9月攻下
亞特蘭大 後不久,就開始了
向海洋進軍戰役 ,12月攻下了
薩凡納 ,摧毀南軍的糧食供應基地,並切斷聯盟國的東北部與西南部的聯繫。然後揮師北上,1865年3月進抵北卡洛來納。謝爾曼的進軍有力地破壞了南方的交通運輸及經濟。格蘭特的軍事行動則大量地消耗了敵人的兵力。這一系列的勝利是對南部聯盟沉重的打擊,為1865年春合眾國取得最後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865年,李在格蘭特不屈不撓的壓力下開始南撤,打算與
約瑟夫·約翰斯頓 會合。終於,李和格蘭特在阿波馬托克斯展開了最後的戰鬥,李的
波托馬克軍團 被全面合圍,彈盡糧絕,決定投降。4月9日,在里奇蒙附近的阿波馬托克斯舉行了受降儀式。雙方在互相尊重的氣氛中簽署了協定。格蘭特下令向李提供了2.8萬份口糧以供解散軍隊,李連說“太多了,太多了”,因為他此時手下只有9000饑寒交迫的士兵,這也標誌著歷時將近5年的殘酷廝殺終於停止了。雖然格蘭特之前對李從來沒有表現過什麼敬意,倒是總對李冷嘲熱諷,然而在這次會面中卻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他不但答應敵軍在宣誓永不拿起武器反對合眾國後可以獲釋回家,而且還接受李的請求,允許聯盟軍保留戰馬,因為當時正值春耕,南方需要馬匹耕耘荒蕪已久的土地。格蘭特的寬宏大量,贏得了南北方人民的普遍讚揚。4月16日,約翰斯頓也向謝爾曼投降,美國內戰正式結束。
(羅伯特·李向格蘭特投降的繪畫圖冊參考資料 )
內戰結束後,格蘭特成為民族英雄。伊利諾州加利納為他建了一所住宅,費城贈他一所大廈,紐約人民募集了10萬美元獻給他作為獎金。國內戰爭的勝利,為格蘭特後來進入白宮打通了道路。
兩入白宮 美國內戰結束後,南方種植園奴隸主並不甘心他們的失敗。他們派人暗殺林肯總統,並準備有朝一日在南方復辟。南北之間企圖復辟與反對復辟的鬥爭從1865年一直延續到1877年。
安德魯·詹森 於1865年3月接替林肯出任總統後,起先仍很器重格蘭特。上台不久,就派格蘭特到南方去調查研究,以便制訂改造南方的重建計畫。格蘭特在南方受到了令人驚訝的友好歡迎,建議對南方採取寬鬆的重建政策。1866年7月,美國軍隊增添了
上將 軍銜,詹森把第一個上將軍銜授予了格蘭特。但格蘭特對詹森縱容南方叛亂分子的做法有很大保留。
1866年的格蘭特畫像
1867年8月,詹森因陸軍部長
埃德溫·麥克馬斯特斯·斯坦頓 與他意見不合,想免去斯坦頓的職務,但遭到參議院的抵制。於是他就運用總統權力下令停止斯坦頓職務,並任命格蘭特為臨時部長。1868年1月,因參議院正式拒絕總統要求免除斯坦頓陸軍部部長的職務,格蘭特就辭去臨時部長職務。詹森公開指責格蘭特此舉是對總統不忠。格蘭特憤然轉到共和黨激進派一邊,並參加了對詹森總統的彈劾運動。彈劾運動雖然失敗,但詹森已名譽掃地,不可能參加當年的總統選舉了。此時,共和黨內很多人看中了在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格蘭特,認為由格蘭特這樣有名聲的人出來競選,一定會有很大的號召力。但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格蘭特一無施政的經驗,二無明確的政治綱領,特別是他對當時最重大的問題——南方重建問題態度曖昧。然而,共和黨當時沒有其他合適人選,所以格蘭特就順利地當上了該黨的總統候選人。在總計30萬張的普選選票中,格蘭特以微弱優勢擊敗了民主黨對手、前紐約州州長
霍拉肖·西摩 ;在選舉人團投票中,他更是以214票對80選舉大勝西摩。
1869年3月4日,46歲的格蘭特正式出任美國第18任總統,是當時美國歷史上年紀最輕的總統。儘管他承認總統責任重大,許諾要“盡一切力量滿足人民的要求”,但他執政的結果卻使選民們失望,同時證實了在選舉時反對派對他的那些預言:無施政經驗,任人唯親,不講原則等。
1868年格蘭特與副手斯凱勒·科爾法克斯競選時的橫幅
格蘭特當政之初,改革者對這位超越政治的總統寄予希望。格蘭特似乎也想就文官制進行改革。格蘭特和所有白宮的新主人一樣,對討官者大為煩惱。格蘭特曾經說過,“任命官職的權力是總統職務的禍根,在這個國家裡,沒有一個人比總統更渴望進行文官制度的改革。”但是格蘭特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好壞參半,他讓財政部長
喬治·休厄爾·鮑特韋爾 ,內政部長考克斯和法務部長霍爾在各自的部里實行公平考試來確定某些職務的提升和任命;在1870年提交國會的年度咨文里,格蘭特敦促制定改革立法,兩院作出了聯合決定,授權總統成立一個委員會,為文官制定新規則。格蘭特任命了《哈潑周刊》編輯喬治·威廉領導這個委員會。委員會推薦各類競爭性考試作為取得各級文官職務的必要條件,並敦促取消政黨對工資的核定。格蘭特下令於1872年起實行這些規則。但國會拒絕撥給足夠經費,使該委員會不能有效地推行新規則。只有少數一些政府部門採用了某些規定,在格蘭特的任期內文官制度沒有得到徹底改革。
戰後重建和脆弱的戰後經濟,使格蘭特政府遇到重重困難,他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又沒有拿出有力的對策。他所“強制執行”的法律,正是那些被國會推翻了的“重建”法案。這些法案都是旨在壓制南方人的,不過南方人從立法程式上說也無權廢除這些“重建”法案。在這種情況下,反對派別組織了秘密集團,採取殺、燒、打等方法企圖恢復白人對黑人的統治地位,使格蘭特政府的“重建”政策無法施行。在執政第三年後,格蘭特開始對南方叛亂行動實行妥協姑息政策,結果導致了種植園奴隸主們在南方的復辟。此外,在他第一次總統任期內,美國西海岸曾發生兩起嚴重的反華排華事件,即1869年7月舊金山迫害華工事件和1871年10月洛杉磯虐殺華人事件。他都不做認真處理。
在第一屆任期內,格蘭特在內政上大體是按照共和黨激進派為南方重建綱領行事的,給南方各州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在外交上,他執行“中立政策”,不過問歐洲的
普法戰爭 ,使美國得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處理國內問題上。因此,到1872年總統選舉時,共和黨內雖已發生分裂,共和黨激進派副總統科爾法斯落選,但格蘭特再次當選為總統。
在擔任總統期間,格蘭特在組織內閣和安排親友的問題上,犯了一系列的錯誤。他選擇退出政壇20年的
漢密爾頓·菲什 為國務卿,被認為是糊塗和無可奈何的決定;他選拔的三任財政部長,要么是不合法,要么是貪污犯,要么是行賄受賄能手,優秀的戰爭部長約翰·羅林斯卻英年早逝。在其親友的安排上,採取了典型的任人唯親的做法。本來,格蘭特在家族中曾經一度是不討人喜歡的敗家子,當選總統後便被奉為至尊。有些原來曾嘲笑他的親友,趁機大發其財。格蘭特夫人的家人朱莉婭·登特掌管了就業管理局的大權,吃賄賂肆無忌憚。登特家族的其他幾名成員,也是在格蘭特的幫助下在公共機構委以重任。格蘭特的兩個兒子,分別在軍隊和銀行任重要職務。政治批評家抱怨說,格蘭特一家是“一人當政,雞犬升天”。在格蘭特任職期間,其他方面的醜聞也是數不勝數。僅在《美國總統大全》中所列的醜聞就有五項:
醜聞之一,
黑色星期五 事件。兩個投機商詹姆斯和傑伊計畫壟斷黃金市場,為了確保政府不會通過拋售黃金來挫敗他們的計畫,他們僱傭總統的妹夫貝爾·科爾賓對白宮施加影響。在他們的精心安排下,人們看到他們在一艘豪華遊艇上宴請總統,於是許多人誤以為格蘭特和這兩個人是一夥的,此計得逞以後,兩個奸商就開始大量地購買黃金,使每盎司金價在4天內漲了23.5美元。這時格蘭特意識到他上了當,於是命令財政部拋售了400萬美元的美金,結果造成了金價暴跌。人們稱這一天為黑色星期五,就是在星期五這天,許多投資者和一些企業因大量購入黃金而破產。
醜聞之二,信貸公司行賄事件。信貸公司的官員曾在聯邦資助建造聯合太平洋鐵路的過程中非法掠取超額利潤,為了阻止對他們非法活動的調查,他們把股票以大大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給一些有影響的國會議員,在這個行賄案中充當該公司代理人的是共和黨議員奧克斯·埃姆斯,被指控接受股票的人中有眾議院議長後來任副總統的斯凱勒·科爾法克和當時的眾議員後來成為總統的加菲爾德。這件事在1872年的總統選舉中被揭露出來,成為攻擊格蘭特的一顆重型炮彈。
(大選及總統時格蘭特圖冊參考資料 )
醜聞之三,拖欠稅款舞弊案。當時財政部長威廉指定約翰·桑伯恩為特別代理人,負責徵收拖欠稅款,根據私下的協定,桑伯恩所收取的手續費高達所徵稅款的50%。眾議院在1864年進行的調查,表明桑伯恩共收取了40多萬美元的欠款,他得到了其中的一半左右。這場醜聞導致了財政部長的辭職。
展現信貸公司醜聞和威士忌酒集團案對格蘭特影響的漫畫
醜聞之四,威士忌酒集團案。1875年,財政部長班傑明·布里斯發現有將近數百名釀酒商和聯邦官員根據一個密謀把數百萬美元的酒稅裝進了自己的腰包。格蘭特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檢查官們要迅速查處,不讓一個有罪的人逃掉,可是不久格蘭特的私人秘書奧維爾·巴布克被證明卷進了這個醜聞,格蘭特口氣軟了下來,並且開始給巴布克求情,試圖讓他的私人秘書逃脫罪責,在這一樁大醜聞中有110名參與密謀者被證明有罪。
醜聞之五,陸軍部長賄賂案。1876年,陸軍部長貝爾納普被指控每年接受許多印第安貿易商人的酬金。開始還是他的妻子來收取酬金,在他的妻子死後,貝爾納普乾脆開始自己收錢,在參議院的審判開始之前,他知趣地辭去了部長職務,這才避免了彈劾。
接二連三的醜聞使格蘭特名聲大損,因為在這些方面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對經濟一竅不通,執政後期造成了經濟蕭條,同樣引起了選民們極大的反感。
格蘭特連任後,為了緩和南方奴隸主的反對情緒,為了鎮壓在1873年經濟危機中高漲起來的工人運動,不但放鬆了對南方叛亂分子和種族主義組織“
三K黨 ”的鎮壓,而且還決定對叛亂分子實行大赦。1872年他頒布了特赦令,恢復了許多曾參加過“南部同盟”政府的首要叛亂分子的公民權,南方奴隸主認為這是聯邦政府軟弱的表現,於是變本加厲地進行復辟括動。至此,格蘭特的政治聲譽日益低落。在1876年的國會選舉中,儘管格蘭特的支持者還想推舉他當總統候選人,但格蘭特決計不再參加第三次總統競選。在最後一次給國會的咨文中,他坦率地承認:“沒有任何搞政治的經驗就被選為總統,這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不幸……。”
“三K黨”的成員
當然,格蘭特任期也並非毫無政績。雖然他面臨戰後財政捉襟見肘的窘境,但力主大赦“叛亂”者,重建飽受苦難的南方的措施,也給南方各州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在外交上,他執行“中立政策”,集中精力處理美國國內事務,當時正值美國
工業革命 時期,美國的
製造業 和石油業都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另一項成就就是在南方建立了黑人、白人同校的公立學校。
週遊各國 格蘭特回國後不久,又於1880年訪問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和墨西哥等地。所到之處,各國政府和人民民眾都把他當作美國自由戰爭的英雄。
(晚年格蘭特圖冊參考資料 )
落寞晚年 格蘭特風塵僕僕,環遊世界,除了觀光遊覽,主要是想藉此機會宣揚名聲,企圖東山再起,參加1880年的總統選舉。1880年6月,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芝加哥召開,格蘭特在第一輪投票中得304票,但黨內反對他的力量捧出了
詹姆斯·加菲爾德 ,經過35次投票較量,他被擊敗。格蘭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想3次出任總統的人,但以失敗而告終。
格蘭特落選後退居紐約,將資產投入到費迪南德·沃德和他的兒子小格蘭特一起成立的格蘭特和沃德公司中。結果該公司於1884年倒閉,格蘭特的財產虧損一空。窮困潦倒的他不得不靠變賣內戰時期的紀念品度日,甚至出售了最心愛的軍刀。出於對這位年邁將軍的憐憫,某劇團主持人P·T·巴納姆提出,如果格蘭特允許公開展出他的戰利品和從世界各國領袖們那裡得到的禮品的話,那么他將付給格蘭特10萬美元和一部分門票收入。巴納姆的這一建議被格蘭特拒絕了。美國國會為了照顧這位在內戰中立下功勳的名將,於1885年3月通過一項特別法案,恢復格蘭特的退役陸軍上將職位,領取全部上將年俸。
晚年的格蘭特,不僅受著貧窮的折磨,還要忍受著咽喉疾病的困擾(開始只是喉嚨痛,後被確診為晚期
喉癌 )。但他憑著作為一個老軍人的堅強和勇氣,掙扎著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開始在雜誌上連續發表自己的回憶錄。這部關於格蘭特作戰經歷的書,直至他逝世前四日,即1885年7月19日方告完成。回憶錄在他死後出版,賺得了45萬美元稿酬(其遺孀得到了20萬美元)。這在那個時代是一筆巨大的款項。
格蘭特在回憶錄的最後一章里談到給自己帶來名譽的那場南北戰爭時,說道:“也許可以說,當時進行這場戰爭對我們來說是件好事。如果沒有這場戰爭,我們今天就不會如此優裕,也不會取得如此迅速的發展。”
(去世前的格蘭特圖冊參考資料 )
1885年7月23日早上8點,格蘭特在親友的陪伴下,於紐約州的麥克格里格爾山與世長辭,享年63歲。
格蘭特的離世引發了全美國範圍內的哀悼和敬意。8月8日,紐約市舉行了迄今為止美國規模最大的公眾集會,即格蘭特的送葬隊伍與葬禮。溫菲爾德·漢考克將軍率領著一支騎兵作為送葬隊伍的前驅,這些人中包括前邦聯將軍菲茨休·李(羅伯特·李的侄子)、約翰·B·戈登;威廉·謝爾曼將軍和菲利普·謝爾丹將軍代表北方,
約瑟夫·約翰斯頓 和
西蒙·玻利瓦爾·巴克納 代表南方,坐在隊伍的四人馬車裡;37000名美國軍人(包括許多前邦聯軍人)跟在格蘭特的靈柩後。在這一長達7英里、總人數達150萬的葬禮隊伍的守護下,格蘭特的靈柩抵達紐約市河濱公園。當天下午5時,遊行人群全部抵達河濱公園,老兵們舉起破舊的戰旗聚在一起,哈德遜河上的戰艦發射禮炮,謝爾曼等四人分列靈柩兩旁。當衛理公會的悼辭宣讀完畢後,一名孤軍號手吹響了營地的最後一聲號角,從而結束了格蘭特的最後一次“閱兵”與“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葬禮”。在美國之外,格蘭特也得到了哀悼。英國倫敦
西敏寺 為他舉行了座無虛席的追悼會。
美國國會大廈前的格蘭特雕像
1897年,在格蘭特誕辰75周年之際,他的靈柩被遷葬於紐約曼哈頓區哈得遜河畔一座宏偉的新古典主義花崗岩墓穴中(格蘭特墓在近10萬筆捐款的捐助下完成)。下葬時,有一百多萬人為他送行。時任美國總統
威廉·麥金萊 評價道:“偉大的生命永垂不朽。”
為政舉措 政治 格蘭特擔任總統期間,在資產階級政治“老闆”和“幕後人”的操縱下,聯邦政府及地方政府賣官鬻爵之風盛行,濫用職權及侵吞公款事件層出不窮,投機事業十分猖獗。著名的億萬富翁康納利·范德比、傑·左德就是在那時大發其財。甚至包括格蘭特總統的親信、家屬也參與其中。格蘭特雖然沒有直接被牽連在這些醜聞中,但是他也要對此負有很大的責任。後世認為:“大規模的腐敗是格蘭特總統任期的標誌。”因此有學者評價道:“格蘭特政府所特有的東西,便是‘政治腐敗’。”在他執政時期,“美國政府腐敗又達到了一個新高”。
報紙中的格蘭特
面對接連不斷的政治醜聞的困擾和文官改革的輿論壓力,格蘭特政府將文官改革提上議事日程。1871年國會通過了文官撥款法,並依據該法組成了負責制定文官管理規則的委員會,任命柯蒂斯為主席,開創了由獨立的政府機構統一管理文官事務的先例。1872年舉行了第一次文官考試,並制定了新的文官分類規則,在美國文官制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該規則依據對職位的技術性和政治性要求將國家文官分為一般職員、領事一級官員、主要港口收稅官一類的官員、最高級官員四類,一般職員在任命前必須經過公開的競爭考試,領事一級官員在推薦的基礎上實行考試任用,主要港口收稅官一類的官員須從低級官員中提拔,最高級官員則按傳統方式任命。這種職位分類構成了對分贓制的重要限制,也為後來文官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格蘭特在內政上大赦“叛亂”者,延續了詹森總統時期開始的美國南方激進重建政策,給南方各州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參見詞條
重建時期 )。但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格蘭特放鬆了對南方叛亂分子和種族主義組織“三K黨”的鎮壓,加之政府財政的困窘、南方民眾的不支持,使南方的激進重建政策實際宣告失敗。
經濟 在格蘭特任期之內,他還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大資產階級的政策。例如1869年3月,格蘭特上台不久,就通過一項法律,規定凡國家債務一律以金元償付,而不用綠背紙幣。這對於那些作為政府主要債權人的銀行家和企業主是極為有利的。
格蘭特就職時,正值南北戰爭後美國工業增長迅速的時期。到1870年,美國工業總產值已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居於世界第二位(僅次於英國)。
民族 為解決西部
印第安人 問題,格蘭特政府推行“和平政策”,全圖“將印第安人集中在
保留地 內,通過一系列同化措施來推動印第安人的美國化,最終實現兩大種族的和解”。為此,格蘭特政府遵守了1868年簽訂的第二次《拉勒米堡條約》,與
蘇族 、
拉科塔人 保持和平。1869年,國會設立“印第安監察委員會”,以同政府合作制定對印第安人政策及其他各項事務。在它主持下制定並於1871通過的“印第安人撥款法”,由於規定政府不再承認印第安部落是簽訂條約的獨立實體,從而在法律上真正把印第安人變成了美國的“依附民族”。
同時,格蘭特政府執行的土地政策,以鼓勵印第安人從事農牧業為準則。對於人均可耕面積不足160英畝的保留地,美國同意從鄰近地區劃入新的土地;凡有意於農耕的戶主,可以自己選擇320英畝,載錄於“土地冊”中,這種土地便不再屬於共有,而處於“選定者及其家庭的排他性占有之下,只要他或他們繼續耕作,其占有便可持續下去”。國會於1875年制訂《印第安人宅地法》,允許印第安人個人占有不超過160英畝的土地,但在5年內不得轉讓他人。
格蘭特任總統時期,一些印第安人保留地被發現有大量黃金,於是大量淘金者在美國政府支持下入侵了印第安人領地。在格蘭特的批准下,謝爾曼等率軍鎮壓印第安人的反抗活動,於1877年驅逐了拉科塔人,把他們移居到劃定的保留地去。
外交 加勒比海 地區一直被美國視為是其傳統勢力範圍。格蘭特政府的加勒比政策仍延續了前代的政策內容,以防止歐洲國家干涉加勒比海地區事務,擴大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為主要目標。
1881年左右的格蘭特,Thomas Le Clear繪
其中的
聖多明各 (今
多米尼加共和國 )扼守加勒比海進出口,物產和礦產資源豐富。19世紀60年代前,美國對多米尼加的政策主要集中於經濟領域。格蘭特政府成立後,繼承了林肯和詹森總統時期的國務卿
威廉·亨利·西華德 在加勒比海地區擴張和兼併多米尼加的構想,開始改變多米尼加單一的經濟滲透政策,以武裝干涉手段為主。1869年,格蘭特曾與聖多明各獨裁者布埃納文圖拉·巴埃斯簽訂過一項協定,規定美國以150萬美元購買該島的一部分,由於國會拒絕批准而未成功。但以軍事手段在加勒比海推行美國外交戰略這一方式被保留下來。
在格蘭特的總統任內,
古巴 爆發的反西班牙起義(參見詞條
古巴獨立戰爭 )在當時美國外交上占有重要位置,但以1870年美國宣布中立而結束。
主要影響 在南北戰爭期間,格蘭特發展了林肯的總體戰略,創造性地提出了“無條件投降”的思想。格蘭特制定了“分而殲之”的作戰計畫,在東戰場採用消耗戰略,在西部奪取並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他善於把握戰爭全局,能因時因地制宜,將集中兵力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結合起來加以運用,為合眾國取得內戰的勝利做出貢獻,在美國軍事史上占有顯赫地位。德國思想家
卡爾·馬克思 和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在1862年3月發表的題為《美國內戰》的文章中都認為,格蘭特“提供了堅決的軍事指揮的優秀範例”。
在政治方面,格蘭特是戰爭期間北方認識到解放奴隸及武裝黑人重要性的少數將領之一。他在1863年8月向政府表示:“我從內心支持武裝黑人的工作,這個和解放黑人(的措施)一樣,是對於南部同盟的最沉重的打擊”。在談到黑人作戰能力時,他強調指出:“他們會成為優秀的士兵的,而且把他們從敵人那裡爭取過來,就削弱了敵人,並且在同樣程度上加強了我們。”他對一位朋友說過:“在叛亂發生的早期,我就清楚地認識到:北方和南方,除非作為一個國家,是不能和平共處的,而這個國家便是一個沒有奴隸制的國家。”在格蘭特的部隊里,最勇敢的主力是由黑人士兵組成的。
歷史評價 格蘭特的前任、美國第17任總統
安德魯·詹森 對他的統帥才能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格蘭特是內戰中出現的最偉大的人物。叛亂當時已接近尾聲,南方港口已被相當有效地封鎖,而格蘭特在指揮波托馬克軍團之後,又獲得了所有他需要和能夠調遣的人員補充。但是,格蘭特比任何其他的人都更多地幫助創造了這些條件。他在多納爾遜、維克斯堡和米申嶺的勝利都為阿波馬托克斯的勝利作出了貢獻……格蘭特待我很不好,但是在戰爭期間他是在正確的地方的正確的人,不論他過去或現在有什麼錯誤,整個世界絕對不能貶低他。”
格蘭特出訪世界各地時,倫敦《
泰晤士報 》的一篇社論說:格蘭特將軍將成為繼
華盛頓 之後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到格蘭特離世後,《泰晤士報》總結道:“他的名字將與亞伯拉罕·林肯的名字共同分享19世紀美國歷史上的主要榮耀。”
當格蘭特任期屆滿的10年之後,時任美國總統的威廉·麥金萊在一次演說中提到,格蘭特“作為一個志願兵,他忠誠無畏;作為聯邦陸軍總司令,他勇猛無敵;作為一個重新聯合和強盛的國家的總統,他信心十足。他的天才幫助他取得了這些成就,他贏得了我們和全世界的尊重。他的突出的品格輝煌燦爛,不僅如此,他的家庭生活日常的美德也使得我們更加熱愛他”。
格蘭特塑像
中國清朝洋務運動的主要人物李鴻章稱自己與格蘭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人”(二人分別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結束南北戰爭)。
格蘭特逝世後,美國國內一片悼念之聲。《
紐約時報 》寫道:“格蘭特將軍的名字將被美國人銘記,他是他們國家在危機中的救世主,這場危機比美國建國以來經歷的任何危機都要可怕。”《
紐約論壇報 》稱:“在共和國的歷史上,這個國家最重要人物的職業生涯無人能夠企及。”即使是前南方邦聯首都里奇蒙的《蒙哥馬利廣告人報》也宣稱:“從最廣泛的國家視角來看格蘭特將軍的生活和性格,可以說,自喬治·華盛頓以來,沒有人比他更能說明美國制度的天才和美國人民的氣質。”格蘭特的老朋友
詹姆斯·朗斯特里特 懷念道:“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但他最卓越之處是他的仁慈之心。”
19世紀的美國
廢奴運動 領袖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指出:“對他來說,黑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應享有選舉權,而印第安人則更應享有人道的政策。……所有的人都能接近他。……一個黑人士兵在他的帳篷里受到歡迎,自由人在他的房子裡受到歡迎。”
不過,因為格蘭特兩屆任期政績不佳,輿論對他有不少批評。如格蘭特的政敵
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爾德 曾指出,格蘭特“挑選內閣官員是用挑選自己的軍事幕僚的模式,根據他們和他的融洽的私人關係,而不是根據他們在國家中的聲望和公眾的需要,因此他比任何其他總統都更多地降低了閣員們的品德”。
1900年,後來的美國第26任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 在新世紀伊始對美國歷史進行了全面考察,並作出如下判斷:“在偉大的逝者中,有三位偉人配享最偉大的尊號,即華盛頓、林肯和格蘭特。”稍後擔任美國第28任總統的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則認為:“他是大智慧和大平庸的結合。”
但在20世紀以後,格蘭特的聲譽不斷下降,直到當代才重新被審視。如美國作家威廉·S.麥克菲利說:“格蘭特擁有少有人擁有的天賦,他不需要謙遜就能接近普通人。”美國歷史學家肖恩·威倫茨稱讚格蘭特為“最偉大的美國人(之一)”。另一位美國作家羅納德·C.懷特則稱格蘭特是“美國的
尤利西斯 ”。
中國學者劉昌祚在《
外國歷史名人傳 ·近代部分》“格蘭特”條目中評價:“概觀格蘭特的一生,在1861—1865年的美國內戰期間,他立下了不朽的軍功,表現了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對於北方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因而起了進步的作用。內戰結束後,特別是在他的總統任期內,在內政方面及對待南方的問題上,他作為統治階級的主要成員,扮演了反動的角色。”
2006年,格蘭特被美國《
大西洋月刊 》評為
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 第12名。而作為總統來說,他的排名則較低。如在1962年歷史學家的投票排名中,格蘭特名列美國31位總統(其中2人因任期短暫而不計入排名)中的第30名(僅優於
沃倫·加梅利爾·哈丁 ),在2位“失敗總統”中排名較好。
軼事典故 個人名言 1.經驗證明:一個人去阻礙國家遭受的戰爭時,無論是對是錯,他在生命或歷史中都不會占據令人羨慕的位置。對於他個人來說,鼓吹戰爭、瘟疫及饑荒都會比阻止一場已經開始的戰爭要好。
2.事實是,我與其說是個士兵,倒不如說是個農民……我加入陸軍時心中滿是悔恨,而我解甲歸田時卻是充滿著歡喜。
3.戰爭的藝術很簡單,從根本上說,應該是:‘發現你的敵人在什麼地方,就儘可能迅速地抓住他,使出全力去打擊他,並且要不停地前進。(格蘭特對於作戰藝術的概括 )
4.在我的一生中,我從來沒有意識到要用什麼褻瀆的咒語。
5.讓大家安享和平。
生活習慣 格蘭特嗜酒在當時的美國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當林肯總統於1864年3月任命格蘭特為聯邦軍總司令時,輿論大驚。《辛辛那提報》編輯穆拉特·霍爾斯德指出:“我們高貴的密西西比軍團正被愚蠢、嗜酒、遲鈍的格蘭特消耗掉。他不能組織、控制和指揮一支軍隊去戰鬥……在所有的退休少將的名單中,沒有一個人的才能不在格蘭特之上。”林肯的批評者們指出,格蘭特是個粗人,“據說還是個酒鬼”。林肯回應說:如果他知道將軍喜好哪一個牌子的威士忌,他準給每個聯邦軍將領送上一桶。
格蘭特嗜抽
雪茄 。說起他的菸癮,與他的戰爭生涯有關。在1862年南北戰爭時的道森戰役中,格蘭特擊敗聯盟軍。當時各地報紙報導這一大捷時,有一花邊新聞說,他在大戰正酣時口叼雪茄,精神抖擻,使得將士奮勇向前,大獲全勝。於是人民紛紛攜帶大量雪茄前往勞軍,前後竟達數萬支。為了不辜負人民的好意,格蘭特便開始大抽雪茄,從而上癮,每天必抽二十多支。
當時的諾頓大學創始人霍里·諾頓與格蘭特相會時,格蘭特客氣地遞給他一根雪茄。諾頓出於對格蘭特的崇敬,捨不得抽,帶回家中保存起來。後來格蘭特當選為總統,這支雪茄被諾頓視為珍品珍藏起來。到了諾頓大學75周年校慶時,霍里·諾頓之孫威士迪·諾頓應邀出席校慶,他攜帶這根雪茄前往。在主席台上,威士迪·諾頓向眾人展示這根雪茄,並述說祖父和格蘭特會晤及這根雪茄的來歷,然後說:“在這個偉大的紀念日,我要在大家的面前,點燃這根雪茄,請每人吸一口,以示紀念本校的創辦人和格蘭特將軍。”語畢,便點燃雪茄,深深吸一口,台下一時掌聲雷動,哪知就在此時,雪茄競砰然爆破,七彩煙花四射,眾人無不驚愕。
格蘭特的一個玩笑,因霍里·諾頓對他的崇敬,而推後了將近百年才實現。
過人之處 據說,格蘭特具有超乎尋常的注意力,即使在炮火轟鳴、煙塵瀰漫的戰場上,格蘭特仍然能夠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戰場報告上,仔細分析形勢,做出關鍵的決斷。美國歷史學家馬克·佩瑞認為:“注意力是格蘭特將軍最出眾的特質。他並不算高大健壯或者聰明伶俐,甚至也算不上睿智,但他做任何事情都能聚精會神。”
中國情緣 1879年,格蘭特訪問中國,受到清政府和在華西人前所未有的盛情款待。格蘭特夫婦一行從香港出發,先後遊歷廣州、澳門、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格蘭特的中國之行,成為當時報界追蹤的焦點,受到中方和西方人士的共同關注。在
天津 ,他與時任清朝直隸總督兼
北洋大臣 李鴻章 相晤,一見如故,彼此間的感情頗深。李鴻章當時頗為自負地對格蘭特說:“我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人,我們鎮壓了歷史上有名的兩支叛軍(指格蘭特贏得南北戰爭,李鴻章鎮壓
太平天國起義 )。”他在酒席宴上請求格蘭特幫忙調解中日琉球糾紛(參見詞條
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事件 ),格蘭特一口答應,遂成為清政府的外交特使。格蘭特訪華時,曾攜帶鑲有鑽石的手杖,李鴻章看到名貴手杖後愛不釋手,格蘭特對他說,手杖乃全美工商界所送,回國徵得工商界領袖同意後再轉贈給他。但格蘭特返美後,於1885年病逝,未來得及將手杖親自贈與李鴻章。此外,格蘭特曾於1880年贈予李鴻章價值300美元的銀兩,理由是李鴻章曾“隆重招待了格蘭特和他的隨從們三天,並在他們離開時饋贈了禮物”。
晚年的朱莉婭·格蘭特
1896年8月30日,訪問美國的李鴻章特地前往格蘭特的墓地前拜祭,並與格蘭特的遺孀朱莉婭·格蘭特一同出席晚宴。而在李鴻章抵美時,格蘭特的兒子專程前往迎接,朱莉婭·格蘭特還代表亡夫把手杖贈予李鴻章。李鴻章回國一年後,委託清朝駐美公使楊儒在格蘭特墓前栽種“志景慕”銀杏兩株,並立銅牌以紀念。此後關於李鴻章的照片中,發現他經常攜帶格蘭特的手杖。
格蘭特在北京期間,應清朝總理衙門大臣、恭親王
愛新覺羅·奕訢 與李鴻章的請求,試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居間調停,解決中日之間有關
琉球群島 主權的爭端。但他推出的“分島而治”的方案(將山北群島歸日本,中部中山群島歸琉球自主,山南群島則歸中國),不僅未能解決爭端,反使日方乘勢提出“分島改約”的建議,損害中國權益,最終清政府決定採納拖延之法,琉球也難逃被日本吞併之實。格蘭特的這次調停沒有成功。
事後,格蘭特在給李鴻章的信函中所說:“中國若不自強,外人必易生心欺侮,在日本人心中,每視中國弱自家 強,所為無不遂者。彼既看不起中國,則無事不可做。日本既如此,則他國難保無輕視欺陵之事。據日本人以為,不 但琉球可並,即台灣暨各屬地動兵侵占,中國亦不過以筆墨口舌支吾而已,此等情形最為可惡。”格蘭特希望中國奮發自強,否則“日本以一萬勁旅”可“長驅直搗中國三千洋里”。他建議李鴻章“仿日本之例而效法西法”,“廣行通商”。如是則“國勢必日強盛,各國自不敢侵侮”等
主要作品 格蘭特撰寫的《
格蘭特將軍回憶錄 》(中國國內有不同譯本)被認為是美國最成功的回憶錄之一,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另有《作品集》。
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傑西·魯特·格蘭特(1794.1.23-1873.6.29)
漢娜·辛普森(1798.11.23-1883.5.11)
朱莉婭·伯格斯·登特·格蘭特(1826.1.26-1902.12.14)
1848年與格蘭特成婚。對格蘭特的事業有一定影響力。
(表格參考資料 )
後世紀念 墓葬 格蘭特死後,葬於美國紐約市
曼哈頓區 的
哈德遜河 畔。格蘭特的墓碑上刻有他那句有名的格言:“讓大家安享和平”。而美國為了紀念他,於1897年建造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堂(General Grant National Memorial)。紀念堂高46米,象徵性地面向南方,地面擺放著格蘭特和他的妻子朱莉婭·格蘭特的石棺。格蘭特的遺體由內戰時期的謝爾曼將軍、謝爾丹將軍、麥克弗森將軍、托馬斯將軍和奧德將軍的半身像守護。1959年定為國家紀念堂,故稱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堂。
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堂
陵園中距格蘭特主墓室不足百米,還有一座小小墳墓,裡面埋著一個不相干的孩子。這個孩子在1795年不幸夭折,葬於此地。後因家族敗落,土地出讓,孩子的父親堅持在契約中寫明:希望永久保留此墓。這塊土地幾易其主,最終為格蘭特家族購得,建起陵園。不過依契約規定,格蘭特的陵園裡,依然保留了這座孩子的墳墓,二人成為了鄰居。
公園 格蘭特公園位於美國伊利諾州的
芝加哥市 ,坐落於芝加哥的兩大景觀密西根大道和
密西根湖 之間,占地129平方千米。這座公園始建於1844年,後來在1901年為了紀念格蘭特而改名為格蘭特公園。
坦克 貨幣 作為紀念,格蘭特的頭像被印在現行的50
美元 紙幣上。
50美元上的格蘭特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