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尚書左選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北魏
- 記載:魏書·崔光傳
尚書左選 性質 古代官名 朝代 北魏 記載 魏書·崔光傳 官名。北魏置。《魏書·崔光傳》: “有典事史元顯獻四足四翼雞。”《資治通鑑》胡三省注認為即南朝...
(1078-1085)改制後,尚書左右選、侍郎左右選各置郎官,協助尚書、侍郎分掌文武官詮選之事,其資序未及知府以上者為員外郎,正七品,或加尚左、尚右、侍左、侍右...
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作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銓注之法全歸吏部,撤銷審官東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左選、主管寄祿官在京朝官和職任非中書除授的文臣;撤銷...
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作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銓注之法全歸吏部,撤銷審官東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左選、主管寄祿官在京朝官和職任非中書除授的文臣;撤銷...
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作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銓注之法全歸吏部,撤銷審官東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左選、主管寄祿官在京朝官和職任非中書除授的文臣;撤銷...
元豐五年(1082),官制改革(見元豐改制),以中下級文武官員人事歸吏部,吏部下置四選,以原審官東院所掌歸吏部尚書左選,以原審官西院所掌歸吏部尚書右選,以原...
宋代吏部是主管人事行政的機關,設四個郎中主持尚書左選、右選、侍郎左選、右選,分別負責任用非敕授的文官和非宣授的武官,號稱"吏部四選",加上司勛、司封...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後,尚書左選、尚書右選,吏部考功,戶部右曹、金部、倉部,刑部都官,工部、秘書省、太常寺、大晟府、宗正寺、大理寺...
淳熙十六年(1189)三月,岳甫赴朝出任吏部尚書左選郎中,這是岳甫的最後任官。從岳飛的孫輩開始,基本上棄武習文。諸孫中,岳珂最為出名,第二位則是岳甫。他曾與...
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作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銓注之法全歸吏部,撤銷審官東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左選、主管寄祿官在京朝官和職任非中書除授的文臣;撤銷...
設右選郎中一員。與尚書左選總隸於吏部尚書。下分六案,設主事、令史、書令史、守當官等吏人。南宋沿置,分十案,掌大使臣以上差注,破格出缺,較量功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