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傳道(1910-1994),字希賢,浙江人。清華大學畢業,1945年任國民黨吉林省政府委員兼吉林省民政廳長、長春市長。改革開放後,曾任民革中央監委常委,北京市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尚傳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10
- 逝世日期:1994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尚傳道本姓王,出生於長興縣虹星橋鎮方里村一戶貧苦農民的家裡,排行老四,父母無力撫養,送給安吉縣梅溪鎮小溪口村姓尚一富戶為子。童年在西苕溪畔的小溪口長大,與國民黨參政會副秘書長雷震的家是近鄰。
尚傳道14歲在杭州市安定中學及第一中學讀書,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政治系,與喬冠華、俞國華等同學。學期期間,曾擔任兩年多的學生會主席。他領導學生,團結教授,迫使校方由“校長治校”,改為“教授治校”,趕跑了兩人投靠蔣介石的校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尚傳道帶領200多學生南下請願,在南京國府大院搞絕食,要求向蔣介石面陳抗日主張,後迫使國民黨中央常委集體接見而勝利北歸。1933年他以優等成績畢業,獲學士學位,留校擔任《清華周刊》總編。8月,參與政府的國防設計工作。1935年考取高等文官,分配行政院,襄助張金先、甘乃光等主持行政革新運動。
抗日爆發後的1937年9月,應孫希文之邀,尚傳道赴貴州省民政廳任秘書及主任秘書。1941年2月,調任貴州省政府秘書兼三科(全省人事)科長,成為省主席吳鼎昌的主要幕僚。
抗戰勝利,尚傳道參加東北的接收工作。後任吉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三入長春。1946年4月,奉命任三人小組東北中心組政府代表副組長,在瀋陽與中共代表饒漱石、李立三等談判50餘日。後談判破裂,5月23日,國民黨軍隊進駐長春,尚傳道奉命兼代市長、市長,直至長春解放。
改革開放以後,尚傳道利用過去的同事、同學、同鄉關係,先後與台灣的國民黨上層人物蔣經國、俞國華、陳立夫等通信、致公開信、撰寫回憶錄和政論文章,進行兩岸溝通。如曾在《瞭望》雜誌海外版上發表《與海外友人談‘一國兩制’》、《試論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對祖國統一前景的看法》等,影響廣泛。晚年撰寫了50多萬字的回憶錄,包括替知名人士代寫出版的書有:邵力子夫人傅學文的自傳《永恆的紀念》;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昌照的回憶錄;曾任北京市市長的何魯麗之父何思源的回憶錄;未完成的原天津市市長杜建時的回憶錄;1990年為貴州省政協文史辦編纂了《吳鼎昌治黔七年回憶專輯》等。
尚傳道生有二子四女,祖孫三代計26人,子女孝悌,家庭和睦。
1994年3月5日,尚傳道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尚氏的一生,十分的有趣。尚傳道的前半生主要在國民黨上層政界活動,推行政制改革,參與抗日等活動;後半生,官方評述是“通過思想改造,為海峽兩岸的統一,為改革開放大業,竭盡了全力”。讓人興味無限,真值得我們這些後來人研究、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