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齒艾納香

尖齒艾納香

尖齒艾納香(學名:Blumea oxyodonta)為菊科艾納香屬的植物。產雲南西部和西南部(雙江、芒市、漾濞)。生於濕潤山坡、草地或空曠的溪流邊,海拔1200-1480米。此外,也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
尖齒艾納香
莖高10-40厘米,基部徑約2毫米,通常有平臥或弧狀斜升的小枝,具條棱,被白色長柔毛或絹毛,有時基部被絨毛,節間長5-10毫米。
基部葉簇生,近無柄或有短柄,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連葉柄長3.5-7厘米,寬1.2-3厘米,基部稍狹,頂端刺狀短尖,邊緣有刺狀硬齒,兩面被白色長柔毛和雜有具柄的腺體,中脈在下面明顯凸起,有5-6對側脈,網狀脈不明顯;莖葉寬橢圓形或倒卵形,稀長圓形,無柄,長2-4厘米,寬1-2厘米,基部短尖,頂端圓形或具凸尖頭,邊緣有不規則的刺狀尖齒,兩面被密絹毛狀長柔毛和雜有具柄的腺體;上部葉極小,苞片狀。
頭狀花序少數,無柄或有長3-5毫米的短柄,徑約6毫米,在葉腋和頂端排列成疏或密的傘房狀圓錐花序;總苞圓柱形或近鐘形,長4-6毫米;總苞片4層,花後反折,外層線形,葉質,長1-8毫米,頂端短尖或漸尖,背面被白色密長柔毛,雜有腺體,中、內層線形,邊緣乾膜質,基部狹,頂端短尖,背面被疏毛,長4-6毫米;花托平或稍凸,徑約2毫米,無毛,有疏小窩孔。
花黃色;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長3-4毫米,檐部2-3齒裂,裂片被多細胞節毛;兩性花較少數,花冠管狀,長3.5-4.5毫米;在中央的兩性花通常不發育,向上漸擴大,檐部5淺裂,裂片三角形,漸尖,被密多細胞節毛;花葯有時5個,不等長,或花葯全部退化僅殘存2-3枚花絲的痕跡,或部分退化而藥無尾或有短尾。
瘦果圓柱形,無棱條,被柔毛,長0.6毫米,中央的多半不育。冠毛白色,糙毛狀,長3-4毫米,易脫落。
花期
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於濕潤山坡、草地或空曠的溪流邊,海拔1200-1480米。
非人工引種栽培

分布範圍

產雲南西部和西南部(雙江、芒市、漾濞)。
尖齒艾納香
此外,也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