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子鄉

尖山子鄉

寶清縣尖山子鄉地處三江平原腹地,位於完達山余脈,烏蘇里江水系。鄉政府駐地距寶清縣城22.5公里,境內有大小撓力河、索倫乾支流。全鄉共有14個行政村,21個自然屯,有4,266戶,15,719萬人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尖山子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469
  • 地理位置:中國黑龍江省寶清縣
  • 面積:465平方公里
  • 人口:15,719萬(2013年)
  • 氣候條件:溫和宜人,適合耕種
  • 車牌代碼:黑J
簡介,經濟產業,工業經濟,增收措施,新農村建設,調訪工作,發展規劃,

簡介

尖山子鄉位於黑龍江省寶清縣,地處三江平原腹地,位於完達山余脈,烏蘇里江水系。鄉政府駐地距寶清縣城22.5公里,境內有大小撓力河、索倫乾支流。全鄉共有14個行政村,21個自然屯,有4,266戶,15,719萬人口。行政區域總面積465平方公里,無霜期126天左右,行政區西南部分布著丘陵及淺山。尖山子鄉土質肥沃,地勢平坦開闊,耕地集中連片,生態環境良好,最適宜發展綠色農業。

經濟產業

鄉內有耕地面積16.9萬畝。尖山子鄉是以種植業為主的典型農業鄉,也是全縣主要的商品糧基地鄉,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大豆玉米。經濟作物以甜菜白瓜紅小豆為主,兼有300多畝果樹、人參等,2003年尖山子鄉啟動北藥開發,種植了七個品種共349.5畝藥材。尖山子鄉是省級農業科技示範鄉,農民科技意識強,機械力量雄厚,使主要農作物全部實現機械標準化作業和模式化栽培。經濟作物主要有甜菜、西香瓜、中草藥白瓜子、紅小豆、萬壽菊等。畜牧業發展較快,全鄉規模養殖小區8個,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45%以上。民營企業較為發達,較大的企業有東紅浸油廠,三道林子有機複合肥廠。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良種套用率達到100%。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良好,自來水入戶率37%,有線電視實現光纜傳輸,入戶率達到75%。農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5%。
尖山子鄉尖山子鄉

工業經濟

尖山子鄉全面貫徹以農立鄉、以工強鄉、以貿活鄉、以科技興鄉的戰略方針,面向市場,加速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牧業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來抓。熱切盼望海內外各界朋友前來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尖山子鄉尖山子鄉

增收措施

尖山子鄉切實把勞務輸出做為農民增收、發展民營經濟的一項戰略措施來抓,該鄉在做好向外輸出勞務的同時,還不斷尋找更多的致富信息和途徑。近年來,在尖山子鄉黨委和政府的帶動下,該鄉的農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礎上,農民更加利用物資做基礎,用勤勞和智慧做本錢,很多家購買了收割機,利用秋收農忙時節,到周邊的田間進行收割,這已成為尖山子鄉農民勤勞致富的一條很有效的途徑。 在秋收的繁忙的季節里,僅東紅村就有近30台收割機到田間收割。村民們利用這一有利時機,不僅在本村收割,還聯繫外出收割,近的各連隊,遠至建三江撫遠、八五六等。每個農忙下來,他們都能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最多一台機器在秋季里收割700多垧地,收入可達10萬元。在尖山子鄉,已有很多的人通過尋找有效的致富途徑來發家致富,不僅富裕了自己,還激發了更多村民的務工意識,帶動了全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開展。
尖山子鄉尖山子鄉

新農村建設

東紅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省級試點村,幾年來,在上級領導的幫助扶持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這個村除了集中精力搞村旁綠化,“五清”工作,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外,還通過國家補助,集體出資,農戶自籌的方式,共投資54萬元完成了全村492戶的自來水安裝;建成了1.6公里的水泥白色路面通村公路。2008年,村兩委年初就開始謀劃、啟動今年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並編制了建設規劃,計畫今年繼續搞好環境治理,補齊綠化帶,清理邊溝1.8萬延長米,美化、綠化村民生活環境;修建一處占地11900㎡集休閒、娛樂和體育競技於一身的休閒體育廣場,豐富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並計畫加強住房改造力度,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寶清縣尖山子鄉東紅村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村兩委班子強化宣傳發動引導建設管理機制,促進了新農村建設。目前,集體出資,村民積極出資出勞,栽植村旁綠化樹12000餘株,投放砂料3000餘方,修整了村內全部巷道,清理了所有邊溝,清除垃圾、糞便500餘方;經積極協調通村公路白色路面現已破土動工,自來水入戶工程已基本結束,入戶率現已達80%。
尖山子鄉尖山子鄉
在新農村建設中,這個村積極尋找致富項目,促進村民增收。首先,村兩委班子積極主動與農場聯繫,建立良好關係,實行場村共建,為農民在農場承包土地提供穩定的地源。今年全村在周邊農場承包耕地2萬餘畝,實現全村在村外包地達到3萬多畝,擴大了農民種地面積。他們還採取典型引路,發展經濟作物。發揮黨員王德權種植小拱棚甜瓜的示範帶頭作用,今年全村種植小拱棚甜瓜、地膜西瓜3000餘畝,紅小豆、白瓜1000餘畝,甜菜1000餘畝。在原有建設基地的基礎上,提高科技含量。建成了東紅綠色高油大豆生產基地,種植面積近萬畝;建成大豆良種繁育基地,面積300餘畝,良種套用率達95%。全村大豆壟三栽培達到90%,化學除草、機械除草率在90%以上,提高了農業的綜合效益,促進了農民增收。這個村為改善生活環境多方籌資,積極爭取國家公路“村村通”和“飲水安全”工程立項,並爭取到資金100餘萬元;爭取到縣水務局出資5000元對水塔進行了改造;村集體通過對17公頃林地進行公開拍賣,籌集到資金51.8萬元;村民每戶籌集400元,共籌集16.8萬元,用於自來水入戶工程。為了使村屯建設健康的開展,他們成立了新農村建設理事會,負責新農村建設項目、資金的全方位管理和監督;制定了11項新農村建設制度,對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實行規範化管理;制定了村民公約,從愛護公物、環境衛生、鄰里關係、學習教育等8個方面,確立了50多條公約條款,為促進村風文明奠定了制度基礎。

調訪工作

尖山子鄉在制定信訪安全穩定工作實施細則的基礎上,以鄉司法所為基礎,完善接訪、調訪工作制度,組建了鄉調訪中心,並充實骨幹人員,配備專用車輛,變上訪為下訪,進村蹲點,集中力量,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加快解決當前影響社會穩定的信訪問題,努力引導民眾依法上訪,解決重點上訪、控制集體上訪、杜絕越級上訪。 調訪中心成立後,尖山子黨委、政府,充分認清當前信訪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強化組織領導,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親自抓,堅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逐步完善逐級管理機制、信訪連動機制、政策配套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將信訪工作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並做到靈活調訪,對重大案件進行集中處理,力爭在解決問題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確保全鄉社會的穩定。對應該解決或能夠解決的上訪問題,堅持一次性解決到位,逐一登記,建立台帳,認真梳理,核實情況,做到底數清楚,責任到人,工作到位。對重點疑難案件,尤其是涉及全鄉性久拖不決的問題給予特別關注。對當前民眾反映突出的農民要求分地,新生兒要地等土地糾紛,轉變思路、變化角度、調整方法、完善對策,下決心、下力氣妥善加以解決。對要求過高的上訪老戶,採取“一案一策”的辦法,綜合運用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思想的手段和落實政策、執行法律、思想疏導與解決實際困難相結合的策略,解決其問題,幫其跳出上訪怪圈,轉向發展生產,實現息訴罷訪。對可能發生的越級、集體、重複上訪,調訪中心超前介入,及時做好化解工作,確保民眾不聚集、不串聯、不鬧事。完善和落實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成立專門領導小組,落實足夠力量。儘量把問題解決在村屯,把上訪人穩定在當地。

發展規劃

近幾年來,尖山子鄉全面貫徹以農立鄉、以工強鄉、以貿活鄉、以科技興鄉的戰略方針,鄉內現已建成投產項目有:日加工100噸大豆浸油廠1個、麵粉加工廠6個、羊毛洗滌廠1個、百頭豬場15個等,促進了“兩業”發展,現在,糧食過腹增值,為尖山子插上一對經濟騰飛的翅膀。目前,尖山子鄉正致力種養加、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偉大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