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果槭

少果槭

少果槭,是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高約10-12米。花期不明,果期9月。國內分布:西藏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果槭
  • 學名:Acer oligocarpum Fang et L. C. Hu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無患子目
  • :槭樹科
  • :槭屬
  • 亞屬:槭亞屬
  • :全緣葉槭組
  • 分布區域:西藏南部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相似物種區別,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約10-12米。樹皮灰色。小枝圓柱形,當年生枝淡紫綠色,無毛,多年生枝淡綠色。葉紙質,長圓形或近於長橢圓形,基部圓形,先端短急銳尖,長8-10厘米,寬3-4厘米,綠色,無毛,主脈和側脈6-7對,在下面較在上面顯著,小葉脈不顯著;葉柄淡紫綠色,無毛,長1-1.4厘米。
花的特性未詳。果序傘房狀,生於小枝頂端,淡紫色,無毛,長4-5厘米;果梗纖瘦,長1-1.5厘米。翅果長2.5-2.8厘米,張開近於銳角,每果序僅有2-4個翅果;小堅果凸起成長卵圓形,長8毫米,寬5毫米,翅長圓形,寬6-8毫米。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中國西藏南部。

主要價值

我國古代就把本科植物叫做“ 槭”,並且已多套用。在漢代許慎著的《說文》一書中就載有“槭木可作大車揉”。很多省區又把“槭樹”叫做“楓樹”,清代昊其浚著的《植物名實圖考》一書中就把“三角槭”叫做“三角楓”。因為它確係一種槭樹,著者就用“三角槭“為正確的中文種名:把“三角楓”作為它的別名,以避免與金縷梅科的“楓樹”中文名稱重複引起紊亂。在本科都採用。槭,為中文名稱。其它區域性的名稱均列為別名,以供參考。
槭樹多系喬木,樹幹挺直,木材堅硬,材質細密,可作車輪、家具、農具、枕木及建築材料;有些種類的紋理壯觀可用以製造樂器和工藝品;嫩葉可代替茶葉用作飲料;種子含脂肪,可榨油供食用及工業方面的套用;有些種類的樹皮,共纖維可為造紙及人造棉提供原料;近年來尚有從樹皮提取藥物的報導。
本科落葉種類在秋季落葉之前變為紅色,果實具長形或圓形的翅,冬季尚宿存在樹上,非常美觀;且樹冠冠幅較大,葉多而密,遮蔭良好,為有經濟價值的綠化樹種之一,宜引種為行道樹或綠化城市的庭園樹種。

相似物種區別

本種與俅江槭 A. kiukiangense Hu et Cheng 相近,但本種的葉的葉脈稀少,果序纖瘦、傘房狀,翅果無毛,張開近於銳角,每果序僅有2-4個果實,區別很顯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