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小八卦內功

氣功在中國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中醫學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銅鐘功--少林小八卦內功,它具有獨特溫柔的發勁運氣功效。包括外八卦內太極,外靜內功,姿勢外形,內氣運行,呼吸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林小八卦內功
  • 又名:銅鐘功
  • 隸屬:中醫學
  • 特點:外靜內功,姿勢外形,內氣運行
少林小八卦內功,練習之四大要,學拳之式,習拳全仗精神氣,習拳必先運氣,銅鐘功的十大功法,姿勢正身站立,呼吸和意念,

少林小八卦內功

氣功在中國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中醫學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銅鐘功--少林小八卦內功,它具有獨特溫柔的發勁運氣功效。包括外八卦內太極,外靜內功,姿勢外形,內氣運行,呼吸方法,眼耳練法,意念入靜,肌肉放鬆等。而且它又是任脈、督脈及全身四肢經脈和五臟六腑整個內臟經氣運行的手段。確實是一項中國文化和中醫學遺產的瑰寶。
銅鐘氣功,原名“銅鐘功”,又名“定勁”。屬少林小八卦內功的第一步基本功。少林小八卦內功,屬少林拳法中的蛇法。相傳少林有龍、蛇、鶴、虎、豹等五種功法,且有龍練神、蛇練氣、鶴練精、虎練骨、豹練力之說。少林小八卦內功即其中的蛇法,是一種內功柔術,俗稱軟法。銅鐘勁對治療各類型饅性疾病很有療效。一字勁和八字勁是馬步功,是練馬步根基堅固。對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很有療效。如在臨睡前練一字勁和八字勁,效果更好。分力法是練橫力和直力,花交手、單手、陰陽手是內功柔術練功夫的用手,洗肩是練肩關節靈活。它是花交手、單手、陰陽手的輔助功,能使氣血勁力容易到達指尖,以便運氣發勁。對肩、肘、腕關節炎有防治作用,特別是肩周炎。這五個動作,可以單練,也可以連線起來連貫練。四門走馬是進一步練馬步靈活,手法精捷。最後才可練小八卦拳法。它的分步鍛鍊是為了運動量漸漸增強,前一步為後一步的基礎,逐步深入,逐步鞏固,求漸進而不求速效,尚柔而不尚剛,用意氣而不用力。因此,對於神經系統、呼吸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各種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特別適應身體衰弱而需要體育鍛鍊的人們鍛鍊身體。它不僅能防治疾病,而且能練就功夫。由於是內功柔術,練時無須用力,所以無論男女老少,有病無病都可以練。達到防病治病,強身自衛,益智健美,延年益壽之目的。
銅鐘氣功第一步基本功(靜功)就是要練得象蛇一樣,能把內氣充實到全身,遇到打擊時能發勁還擊。而在練動功時要柔而有勁,要把身軀的內勁貫通四肢透三關到指尖(就是肩、臂、手指、腿、腳、足趾)。把兩手當作蛇頭,中指、無名指、小指併攏,作蛇咀的上齶,食指和大拇指為下齶。練功和套用時,手運至平肩,與身成90°;指尖微寓起意,主發勁,是實手,成為蛇口狀;另一手平臍,與身成45°,為助勁,是虛手,為蛇尾。兩手變動時,則另一手為蛇頭。所以把兩手當作兩頭蛇。在技擊時著重用指尖,因指尖面積小,穿透力比拳掌強。特別是中指和食指(催勁)。常用於點穴運氣治病,但功夫主要靠長期堅持磨練,才能貫通三關達指尖。套用時才能有得心應手的妙技。

練習之四大要

學拳之式

如習射然惟射則拘其手、拳則放之(手指伸直象打太極拳一樣)。兩手向下,拳腕橫豎,出力同而用法略異,拳之初步要聚精會神於指下著意(意顧指尖)一落呆相則機滯不通,其力便有限量,馬步木然。總而言之,第一關頭須認得磨練二字,若徒貪多,則心煩意亂(花樣不要多),用功雖欠,毫無得力。至定勁面壁之功,則要堅持有恆,不可時作時輟也。

習拳全仗精神氣

精不凝則神不聚,神不聚則氣不固。一堂學習,俱受師傳,而或劣或優,有霄壤之別,其故何在,一則氣旺神聚,一則氣餒神散。學者苟知精氣神三寶而直養無害,其於拳術雖未遽優,然於學習之方思過半矣。
3.習拳每須早站靜室中,外屏諸緣,內息諸妄,收視返聽,調勻鼻息,舌舔上齶,四肢不動。使眼、耳、舌、鼻、身之五識,俱返其根(丹田),魂魄精神各安其舍(心定),行往坐臥念念不忘運用,施為惺惺不昧,而後其技乃有進境。

習拳必先運氣

運氣之初自命門達肢體,由膂使臂,由臂使指,若逆行之則氣不歸丹田,藝何由進,故一節偶動,則全身力至,如氣球走馬一般,中有熱力轉旋,撤上撤下任外界之千搖萬動,其主宰仍自如,惟其中具二氣之其既胎息之旋、發揮之復策之以精進、持之以果毅,愈久愈熟愈靈,靈則四肢百骸自然聽命於心,心之所至,氣亦至焉,其神化不可以方物,其力量不可以計數。

銅鐘功的十大功法

姿勢正身站立

兩腳八字分開,腳跟寬與肩平,頭頸端正,意如頂天,目光平視,眼神不動,兩肩松沉,兩手臂向兩側分開,手距身約尺許(約與身成45°)手掌向下微向後,手心如抑物狀,大拇指與食指分開,餘三指稍並,成蛇口狀。立身中正,脊樑豎直,不要左偏右斜,不要前俯後仰.不要聳戶弓背,不要挺胸突肚,尾閭內收,屁股不要突出,兩腿自然伸直,膝挺直不屈,但不可用力。腳底前後及址趾平衡踏地,意如粘吸在地上。銅鐘勁的姿勢只有一個站式,沒有坐臥及其他姿勢,在病員練功時,如體弱病重者,初學練功時,兩手臂分開少些,手指下垂。不用手指分勁練法。

呼吸和意念

姿勢擺好後,肌肉放鬆,思想集中,平心養氣,靜慮凝神。
第一步,自然腹式呼吸法(即順呼吸法)。初學練功的人,先以自然呼吸著手,即呼吸象平時一樣,但須稍有意識,使呼吸勻,細漸長意守下丹田(即臍下小腹部)。如體弱病重者,呼吸短促可先守中丹田(即臍上中腹部),隨著練功進度,漸漸向下延伸,逐漸練成自然腹式呼吸。
第二步,在吸氣時,下腹部緩緩向外膨突達到下腹部丹田有內氣充實的感覺(即所謂氣貫丹田),並隨著練功的進度,逐漸
當延長吸氣,但不可勉強吸得太深,要循序漸進,要留有餘地,使轉呼氣時不至迫切。要求做到細漸長,自然而有規律。這種呼吸方法,吸氣是主動的,呼氣是被動的,吸氣時間比呼氣時間較長,但氣體交換是相等的。這種呼吸方法適用於初學氣功者及體弱有病的人,也適用於中老年人,並作為進一步練逆型腹式呼吸的基礎。逆呼吸與自然腹式呼吸法相反。它要在呼氣時臍下小腹部緩緩外突隨意念由頭頂至山根(鼻)經玉池(舌下)由胸前任脈運入丹田。達到臍下小腹部腹部丹田有內氣充實的感覺,並隨著練功的進度,逐漸適當延使內氣在丹田聚集起來,以培育丹田內氣,丹田內氣充實後會自會陰(即所謂氣按丹田)。轉吸氣時,臍下小腹部自然回松,內氣由丹田向命門貼背脊沿督脈緩緩上升,同時微微提肛,含胸撥背,神貫於頂,即所謂:“神貫元首”。這種呼吸方法,呼氣是主動的(即意識支配呼氣)。吸氣是被動的(吸氣任其自然),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較長,但氣體的交換也是相等的,又稱謂“長呼短吸法”。它是練銅鐘式氣功的主要呼吸法。它的作用是,培育丹田內氣,為貫通任肪、督脈及下一步運氣入四肢打好基礎。
第三步,運氣入四肢,有了第二步氣按丹田逆型腹式呼吸法的基礎,才可以練第三步,達到上至於頂,下至於踵,掌含抑力,意顧指尖,四指落地,六指朝天(又稱運八卦)。其方法以意領氣,即在氣丹田的呼吸動作時,丹田內氣繼續向下延伸,至會陰後,經兩腳後外側至腳趾湧泉及腳跟(到腳時,腳底及十趾如粘吸在地上),即所謂“下至於踵”;並同時在呼氣經胸時,由(中府雲門)分向兩臂,經臂內側到掌心(勞宮)達十指指尖。同時注意中指與食指分開(到掌心時,掌心象抑住東西、指尖如有氣向外放射),即所謂掌含抑力,意顧指尖,並注意大拇指和食指與餘三指分開,大拇指與食指意向下落與腳趾取得聯繫,即所謂四指落地。轉吸氣時,即在神貫元首吸氣動作時,小腹部回松自然內收,丹田內氣向命門貼背脊沿督脈緩緩上升。同時微微提肛,含胸撥背,引足趾及腳底湧泉內氣經兩腿內側入腹與丹田向命門之氣匯同上升,同時手指內氣由手背經臂外側至肩,達頸到大椎與督脈上行內氣匯同上面至頭頂(百會)。即所謂“六指朝天,上至於頂”。有了以上三步功法的基礎,內氣已能隨意在周身運行,循環不息,由於注意了內氣運行的方法,注意力自然集中,無需用其他方法幫助人靜,就能達到自然人靜。第四步,“暢胸實腹、堅托銅鐘”。有了以上三步功法的基礎,內氣已能在周身隨意運行,再進一步,練到“暢胸實腹、堅托銅鐘”。其方法:無論自然呼吸或逆呼吸,也不管呼氣或吸氣,內氣都要充實到丹田,使下腹部丹田自然沉突,達到實腹,而且還要在呼吸時胸部保持自然舒暢,這就叫“暢胸實腹”。
以上功法,經過長期堅持鍛鍊,內氣由丹田緩緩向兩脅軟腰前後充實,使章門、期門兩穴關閉,然後上腹部胸窩部,凡是軟的地方,都能有內氣充實,全身各處都能發勁達到身體內外,堅若銅鐘,這就稱謂“銅鐘勁”。上面所談“氣貫丹田”是吸氣時下腹部外突,丹田有氣充實感覺。“氣按丹田”是逆呼吸,是在呼氣時下腹外突,丹田有氣充實感覺。這兩種呼吸方法及第三步運氣入四肢方法,如難以形成時,可用以下輔助方法幫助形成。
(l)“氣貫丹田”,把兩手按在肚臍兩旁,隨著呼氣輕輕向內按,使腹部內收,轉吸氣時腹部就自然外突,這樣反覆
練習幾次,氣貫丹田就會較快形成。
(2)“氣按丹田”的輔助方法:把口緩緩儘量張大,
不要用意吸氣,空氣會自然進入肺內的,隨著張口時下腹部向內收縮,然後閉口呼氣,小腹就自然外突,內氣就會自然沉到
丹田,反覆練習幾次,“氣按丹田”就會較快形成。
(3)運氣入四肢的輔助方法:即在緩緩把口儘量張大時,腦子裡
默念“哼”字,仍不要用意吸氣,手指及手掌,腳趾及足掌隨著下腹部內收動作,內氣自然緩緩上升至頭頂,然後呼
氣,腦子裡默念“哈”字,口微開,由口呼氣(不發聲音),這時隨著腹部外突,內氣會自然運入四肢,到達手心、手指、
足心、足指。
3.呼吸出入以口、鼻的問題初步練功,練功開始時,先以鼻吸口呼,稱謂“鼻吸天地
清氣、口吐腸胃濁”。如此七次,然後鼻吸鼻呼,收功時亦以鼻吸口呼。
第二步:逆呼吸,鼻吸鼻呼也可,鼻吸口呼,但用口呼氣時,嘴唇不宜張得太大,如鼻吸鼻呼時,嘴唇亦不要閉得太緊,要求似開非開,似閉非閉的自然狀態,總之練銅鐘功時,無論採用何種呼吸都會變得自然深長;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都可套用,但都要自然。練時要把注意力
放在腹部,口和鼻子只是氣體出入的門戶,要使氣體出入時口鼻好像沒有在呼吸。
(l)牙齒不宜咬緊,應稍微離開,保持休息狀態時的自然咬間隙,使嘴嚼肌能保持放鬆,有助於唾液分泌。(2)舌尖輕抵上齶,但不要舔得太緊,可以舔在上齶牙齦之間,有利於舌下唾液的分泌,但也可以任其自然。有唾液時應隨時咽下,這叫“咽津”,咽下時以意送至丹田,以後唾液咽下時,會聽到咕咕咕向下流動的聲音,一直自食道到胃裡,練氣功咽津的好處很大,有滋潤咽喉,幫助消化的功效。“咽津”又能提高食慾,沖洗食道,並可使咽喉食道,噴門產生運動等作用。
關於練功時間及次數:每天早晚各練l一2次,一般為20-30分鐘,有時間可適當增加l一2次。練時要聚精會神,振作精神,堅持有恆,認真練習,馬馬虎虎是練不出好功夫來的。病重體弱的人根據情況,不要勉強,要站幾分鐘就收功,休息幾分鐘再練,然後根據進度逐漸加長練功時間,有條件最好在醫師或教導員指導下練功。
銅鐘勁的收功問題。銅鐘勁是武術中的氣功,一般不會出偏差,在練功時,兩臂雖然放鬆,但裡面的肌肉為了維持站功的姿勢,仍在不斷地收縮,心臟根據需要把血液運到手指足趾,血液帶著養料氧氣來供應在運動的肌肉
及組織,這時毛細血管大量開放,但是因為它是一種靜力鍛鍊,肌肉為了維持這個姿勢,必須不斷收縮,因為不是節律性的運動,靜脈血和淋巴液的流回較忙。在練到一定時間時,手指和腳底就覺得發脹、發麻,象針刺、觸電等感覺(練氣功時氣感),這時就要收功。先將兩手緩緩放下,然後兩手交叉向前後運出,右手向前,手心向上,運至平肩;左手向後,手心向下,運至平臍,兩手同時翻掌,交叉運行十餘次,使靜脈血和淋巴液加快流回心臟,同時作鼻吸口呼深呼吸十餘次,以還氧債,這就是銅鐘勁所以要這樣收功的理由。
銅鐘功的內勁和要領銅鐘勁又名“定勁”,定是指姿勢站著不動,心要定,勁是由內氣而化生的力量,這裡稱內勁,即裡面在練內勁。銅鐘勁的內勁分為:丹田勁下丹田)、頂勁(頭上)、踵勁(腳底)(頂勁和踵勁又稱乾坤勁)、起勁(中指、無名指、小指)、落勁(大拇指、食指)、抑勁(掌心)、沉勁(肩)、催勁(中、食指)等八股內勁。它的練法有十三個要領,即:氣按丹田、神貫元首、上至於頂、下至於踵、沉肩筆立、頂天立地、六指朝天、四指落地、掌含抑力、意顧指尖、走神覺耳、呼吸自然、用意(氣)不用功,茲將要領解說如下:
(l)氣按丹田:逆呼吸呼氣動作,即用意把內氣按于丹田(練法已詳述於上面呼吸功法內)。
(2)神貫元首:轉吸氣時,內氣隨著含胸撥背,微微提肛動作,自然升至頭頂。氣按丹田,神貫元首是練丹田勁,它是整個功法的總綱,丹田的起伏開合、內氣的陰降陽升、前後循環都是隨著氣按丹田、神貫元首的呼吸動作而產生運動的。
(3)上至於頂:隨著神貫元首的吸氣動作,內氣由腳踵(腳底掌心及十趾)上升至頭頂,是練頂功。
(4)下至於踵:隨著氣按丹田的呼氣動作,內氣由頭頂下達至腳踵,是練踵勁。
(5)沉肩筆立:站著練功時,兩肩松沉,不要聳肩,身體要自然伸直,是練沉勁。
(6)頂天立地:頂天是指頭要端正,意如頂天,但不可用力硬頂,要求虛靈,是練頂勁,立地是指兩腳平衡踏地,意如粘吸在地上,是練踵勁。頂勁和踵勁又稱乾坤勁。沉肩筆立、頂天立地是指練頂勁和踵勁的姿勢外形,上至於頂下至於踵是指內氣上、下運行,兩者相輔相成,內外相合,上下相隨。
(7)六指朝天:六指是兩手的中指、無名指、食指,練功時這三指稍併攏,朝天是指隨著神貫元首的吸氣動作,手指內氣由手臂經臂外側達肩頸到大椎與督脈,內氣匯同上面至頭頂(這個朝天的“天”是指頂天立地的“天”,即頭上),是練起勁。
(8)四指落地:四指是指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這二指分開,並與中指、無名指、小指分開成蛇口狀,落地是隨著氣按丹田的呼氣時,內氣經胸分向兩臂曲池達掌心到指尖時,大拇指和食指意向下落於腳趾(這個落地的地是指頂天立地的“地”,即腳下),是練落勁。
(9)掌含抑力:是指掌心好象抑佐東西,可使手心(勞宮)勁力增強,是練抑勁。
(10)意顧指尖:也是在氣按丹田呼氣時達掌心到指尖,並注意中指和食指分開,指尖裡面含有氣向外射之意,但不可用力,是練催勁。六指朝天和四指落地是手指分勁的外形,是左右兩手與頭上及腳下聯繫起來組成外八卦的姿勢,掌含抑力意顧指尖是左右兩手內氣運行的內意,也是隨著氣按丹田和神貫元首的呼吸動作而同時運行的。
(ll)定神覺耳:走神是練眼,覺耳是練耳的聽覺。銅鐘功練時要求兩眼睜開,目光平視並在對面設一個固定的目標,如在室內練功,可在距離2-3米的牆上劃一個固定目標,平視時不是釘佐看目標,而是要對準目標,使站著姿勢不易變動,如在室外,有樹木可對準樹木綠葉,距離遠點也可以。眼神不動,就是不要東張西望,思想不要分散,所謂“含而不放、視而不見”。覺耳的練法:是要心靜耳能覺察各種細微聲音。
一字勁(一字馬步功)
姿勢及練法:
面向正南,兩腳分開一大步,成騎馬步,左腳尖向正東,右腳尖向正西,兩腳跟向內,馬步大小視人身高而定,必須將膝蓋對齊腳跟,小腿與地面成垂直,勿使尾閭骨有下陷之意,頭頸端正,兩肩松沉,頸脊椎自然伸直,勿要挺胸。初學時,兩手指尖擱置桌上,待久練以後,兩腿分開漸漸自然,可去其桌,即將兩手虎口張開,按叉在兩腿腹股溝外面,大拇指向後,餘四指在前,練熟後再將兩手臂向兩側平舉與肩平,手掌向下微向後,指尖略豎與耳平,微寓起意。
一字勁是練習馬步的基本功,它的兩腳尖向正東正西,腳跟向內,分成一字形的馬步姿勢,難度較高,目的是要把腹股溝韌帶練松,使馬步行動時靈活穩固,因此要在銅鐘勁練熟後才可練一字勁,否則氣按不到丹田,呼吸容易急促。
練法:氣按丹田、神貫元首,意顧指尖、氣浮則止。(氣浮則止,即氣沉、不下去,呼吸迫切就停止)。
呼吸自然:練銅鐘式氣功時,無論採用那種呼吸方法,如自然腹式呼吸或逆型腹式呼吸法,都能使呼吸變得自然深長,因此在練功時,呼吸要求自然,不要勉強吸得太深,要留有餘地,讓轉氣時不至迫切,以後漸漸達到勻細,緩慢,自然深長。
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是指以上練功要領都要求用意不用力,練靜功時,一是意識引導內氣運行,二是擺好姿勢,做到平宜端正,輕鬆自然,練動功時以意識引導動作,要輕輕引導,手到終點時,意識要貫注指尖,指端漸漸產生氣感,這樣才能做到“意氣合一”。
練功須知練銅鐘式氣功,必須樹立堅強的信心,要有足夠的勇氣,堅持有恆,因這種氣功是求漸進而不求速效的。練時必須掌握要領,逐步注意內運,不要用拙力,要順乎自然,不要執意妄想,勉強追求,要認識“磨練”二宇,因為工夫是一工一工地練出來的,所以叫做功夫,否則會欲速則不達,但也不要畏難而退。
練功效應
(l)練功中途常有兩臂上部出現沉重脹痛等感覺,這是練功時內氣加強的反應,一般脹痛,可以堅持練功,可以把手放鬆點,就會減輕脹痛。
(2)練功中途及練好後常有腳底發脹、發熱、發麻
,有時象針刺,有時象觸電,手指也常有這些感應。這是練功有效的反應,放下後活動幾分鐘就會恢復,但不要用手去摩擦。
(3)收功後兩手手掌手指常現紅色或紫色,這是練功時運到兩手的氣血增加的緣故。
(4)練功中途常有放屁和腹鳴。這是胃腸消化增強,濁氣下降的關係。
(5)練功時常有下腹部溫熱、發脹等感覺,這是內氣聚集於丹田的關係,是練功有效的反應。
練功的注意事項
(l)早上練功前,排淨大小便,喝點開水或飲料,如肚飢吃點點心,但不要吃飽。
(2)衣服鞋子要稍寬,不要穿高跟皮鞋練功,褲帶不要太緊,如天氣冷,衣服要穿暖些,以防受寒。
(3)吃飽後要隔半小時才可練功,飢餓時不要練功。
(4)練功場地要清潔,空氣要新鮮,不要在有煤氣和有灰塵的地方練功,如在室內應開窗透空氣,不要對大風練功,有大霧的天氣不要在露天下練功,雷電時不要練功。
(5)練功時如發生噁心,想吐,接著頭昏,可以在原地坐下或蹲一會兒就會恢復的,不必顧慮。
“意守丹田”、“氣貫丹田”、“氣按丹田”有什麼區別?
“意守丹田”是練功時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使腹部肌肉幫助胸部呼吸,漸漸過渡到“氣貫丹田”。
“氣貫丹田”是自然腹式呼吸法的吸氣動作,即吸氣時,下腹部漸漸向前下膨突,丹田有氣充實感覺。意思是說:氣由鼻子吸進而貫到丹田。它的作用是使肺活量逐漸擴大,同時推動腹腔蠕動,改善腹腔內臟氣血循環。
“氣按丹田”是逆型腹式呼吸法的呼氣動作,在氣呼出時腹部反而向前下方膨突。意思是氣呼出時,用意識把內氣按佐于丹田。它的作用是培育丹田內氣,為貫通任脈督脈及運氣入四肢打好基礎。練“氣貫丹田”是為了肺能多納氣。練“氣按丹田”是為了套用。因為在技擊發勁及點穴放外氣時,都是套用氣按丹田的呼氣動作的。它也可以套用到各項體育競賽的基本功。另外“氣按丹田”的練功方法對防治疾病、保健強身都有很大的好處。
八字勁(八字馬步功) 姿勢及練法 :面向正南
,兩腳分開一大步,成八字形馬步,膝蓋對齊腳跟,小腿與地面成垂直,兩手臂向兩側平舉與肩平,手掌向下微向後,指尖略豎與耳平,微寓起意;絲毫不可用力;氣按丹田、神指尖、氣浮則止。一字勁、八字勁除姿勢外;呼吸和內氣運行基本與銅鐘勁相同,但內氣運行的強度比銅鐘勁大。
初練時兩大腿發脹酸痛,先少練幾分鐘。以後漸漸增加,練功時間最好晚上睡前練一字勁及八字勁,早上練銅鐘勁,練後對神經衰弱、失眠、多夢、消化不良、足痿無力效果很好,並能透表發汗。它又是以下動功的基礎。中老年人及身體衰弱的人可練八字勁,馬步可以高點。不要練一字勁。銅鐘勁;八字勁練功時都是站著不動的,歷以統稱定勁。分開來講,是定銅鐘勁,定八字勁。但裡面都在運動,是隨著“氣按丹田、神貫元首”的呼吸運動,使“內太極”陰降陽升,丹田起伏開合來帶動全身經絡和內臟取得:陰陽平衡、氣血調和的作用。姿勢的改變,同時使運動量增強。而這三步靜功的功法原理都是“外八卦、內太極”、“外靜內動”。
分力法(即直力、橫力法)
姿勢及練法: 八字勁大馬步。動作:兩手分開與肩平,掌心微向外,即定八字勁姿式;兩手掌心向下漸合至腿力,然後將掌心翻轉向上,臂伸直向前平舉,掌與肩齊,略寓捺意,再將手掌心反轉,輕輕垂下至腿邊,手背向上。掌心向下,虎口略斜向上,然後分開向左右舉至肩平,指尖略豎與耳平,即還原八字勁姿式,反覆運行,氣浮而止。
陰陽手
預備姿勢與動作及練法:面向正南,站銅鐘勁姿勢,先須平心養氣、靜慮寧神,然後左足向左踏出一大步,成丁八字馬步,兩手同時向左運同,左手手心向下微向左運至肩平,指尖略豎,是為陰手,右手手心向上微向前,運至臍平,是為陽手。轉向右方時,先將重心移到右腳,左腳尖翹起,以腳跟為軸將左腳尖轉向左前方,然後將重心移左腳,右腳尖翹起,將右腳尖在轉腳的同時,兩手自左向下而上,劃一半圓形,此時右手為陰手,左手為陽手。身眼步須隨之而轉,式與左方相同。
單手
預備姿勢與步法均與陰陽手相同。
動作:左腳向左方踏出一大步成丁八字馬步,兩手向內抱起至胸前,成十字手(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兩手同時向下向兩側分開慢慢過出,左手向左運至肩平,提尖略豎與耳平;右手手心也向下同時向右運至臍平。在兩手分開的同時,眼視左手指尖。然後轉向右方,兩手再向內抱起至胸前成十字形(右內左外),兩手掌向下內兩側分開慢慢運出,右手運至肩平,指尖略豎與耳平,左手向左後運至臍平。在兩手分開的同時,左腳尖轉向左前方;右腳尖轉向右方,身眼步同時轉向右方,眼視右手提尖,反覆運行,氣浮而止。
花交手
預備姿勢及步法均與陰陽手相同。動作:左足向左踏出成丁八字形大馬步,同時兩手臂交叉向前後運出,右手向前,手心向上,運至肩平,左手向手,手心向下,運至臍平,運到時兩手即同時翻掌,左手向前,運至肩平,右手向後,運至臍平,反覆行之,氣浮為止。(運至肩是與身成90°,運至臍平是與身成45°。兩手象走路時一樣。慢慢運動,呼吸即銅鐘勁第二步吸法。五個動作都是逆呼吸意念,在掌心與指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