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2日晚,四川自貢市富順縣安溪鎮毛橋社區3歲女童琪琪(化名)外出玩耍失蹤,上百人尋找兩天未果。經警方調查,鄰居家13歲女孩小敏稱,當晚自己送琪琪回家,開門時不小心將她撞倒,以為撞死了人,因擔心家裡賠不起錢,遂將其扔進糞坑。昨天,自貢市富順縣公安局透露,琪琪因窒息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女扔幼童進糞坑事件
- 時間:2014年8月12日
- 地點:四川自貢市富順縣安溪鎮
- 人物:女童琪琪
案發過程,調查分析,處理結論,專家看法,結語,
案發過程
2014年8月13日,微信網友“李瑾”發布求助信息,自稱三歲女兒琪琪被人拐走,引起眾多網友關注。
琪琪的曾祖母陳永德最後一次看到琪琪,還是在12日20時左右。20時30分許,陳永德出門四處尋找琪琪回家未果。21時許,琪琪失蹤的訊息已經驚動了社區鄰居,23時許,上百名街坊鄰居幫忙尋找兩小時後,琪琪家人向安溪派出所報警,隨後,民警也前來幫忙尋人。
“方圓一公里範圍內的每個角落都找遍了,但沒有任何線索。”鄰居李應道說,雖然在原政府公廁發現了琪琪所穿的拖鞋,但尋找無果。
8月13日上午,琪琪的家人及街坊鄰居上百人,又前往附近河道、農村等處尋找,未果後,琪琪母親李瑾在網上發信息找孩子。
監控成線索 警方帶走13歲留守少女
隨後,街坊鄰居從街上住戶王東店內調取的視頻看到,琪琪於12日20時21分許蹦蹦跳跳地從王東店子對面經過,前往小敏家的方向。
據李應道回憶,就在大家到處尋找琪琪時,小敏和其奶奶也在現場。小敏表現得異常冷靜,看不出任何破綻。甚至還像模像樣地描述她最後送琪琪回家的路線,並輕描淡寫地說,“我說抱她回家,她還在我手上咬了一口。”
李應道告訴成都商報記者,8月14日下午,街上突然來了很多警察,將小敏家旁的一條小巷圍了起來,任何人不準靠近。當晚,來了一輛殯儀館的運屍車,有人看到琪琪的屍體被從小敏鄰居家的糞池中撈起來,小敏和其奶奶也被警方帶走。
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在小敏家門口看到了發現琪琪的糞池。該糞池為鄰居家平日使用,長約35cm,寬約25cm,僅能容得下一個三歲孩子的身體。
調查分析
以為撞死女童 怕賠錢將其扔糞坑
13歲的小敏在面對民警講述時一直在哭,並稱自己很害怕。
事發當晚8時許,琪琪在家洗完澡後又出門找小夥伴們玩耍。還沒玩多久,天色就漸漸暗了下來,小夥伴們陸續回家。此時,3歲的琪琪稱怕黑,不敢獨自回家,一旁的小敏主動表示,送琪琪回家。
兩人卻走到了小敏家的單元樓前,琪琪搶先走了進去,小敏緊隨其後。因為大門虛掩,小敏推門時用力過猛,意外將剛進入的琪琪撞倒在地。見琪琪倒地,小敏趕忙上前查看並把她抱起。
以為琪琪死了,13歲的小敏心裡非常害怕,害怕父母因此承擔巨大的經濟賠償,為掩蓋自己做的錯事,小敏抱起琪琪,來到家旁邊的一個糞坑,用盡全力搬開糞坑上的石板,把琪琪扔了進去,而後將石板還原,獨自回家。
昨日,自貢市富順縣公安局透露,琪琪因窒息死亡,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
處理結論
嫌疑人父母:會盡力補償並當面道歉
這種應急能力的失敗源於錯位的“趨利避害”思想
據警方走訪調查發現,小敏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小敏的爺爺喜歡喝酒,奶奶身體一直不好。雖然只有13歲,但小敏還算聽話、懂事的孩子,相比同齡人,小敏的思想更加成熟。
事發後,小敏的第一反應是,自己做了錯事,給父母帶來了麻煩。之所以會想到掩蓋此事,除了內心的害怕,小敏還擔心父母為此承擔巨額的賠償費。
目前,小敏的父母已從重慶趕回自貢市富順。他們在接受警方調查時表明了態度,他們不敢去面對琪琪的父母,但對於女兒犯的錯,他們會盡力去想辦法補償,並會在適當時候向琪琪家人當面道歉。
專家看法
心理諮詢師:極度恐懼下的應激反應
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宜賓市青少年心理諮詢協會會長熊小冰認為,綜合分析13歲留守少女小敏的行為和反應,其採取的一系列行為就是正常的應激本能反應。熊小冰稱,這是極度恐懼情況下的心理反應,“應激本能反應不論男女,不論年齡長幼,都會存在。很多成年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其實也是這種反應的一種情形。”
同時熊小冰也認為,小敏出現這種應激反應,跟她的親職教育有極大關係。“作為留守兒童,小敏沒有正常的情緒喧泄渠道,遇事只會自己處理,從而找不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小敏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處理方法。“而孩子這種所謂最有利的方法,往往是極端錯誤的做法。”熊小冰說,小敏沒有正常的傾認和表達渠道,和她作為留守兒童有很大關係。
女童琪琪
在類似突然撞倒了人這樣的緊急事件發生後,人處於心理學和生理學上的“應激狀態”,就是指在出乎意料的緊迫與危險情況下發生的高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這樣的狀態意味著人的茫然無措,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而在高度緊張之下,當事人就會依據自己對於情景的認知而構建出一個反應來。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在思維狹窄的情況下,只看得到非常狹窄的情況。小敏認為,“給自己父母帶來麻煩”是個巨大的、恐怖的應該逃避的後果,而為了不經歷這樣的事情,寧願無視乃至戕害被害人的生命。這無疑是非常錯位的“趨利避害”的思想。
這種狹隘、錯位的思維模式又是從而來呢?
顯然,人遇到這樣的突發性緊急事件都會感到恐懼,不過更多人會選擇別的方式來處理,就算是留下被害人逃跑,也不會把人丟進糞坑。那么,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思維,如許多網友所言,是先天殘忍嗎?
從人格上來講,這樣的人具有極端自我、自控力弱、同情心差等特質,無法面對挫折
琪琪是個非常可愛的孩子,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想的都是自己怎么樣才能夠逃脫懲罰,而對被害人的情狀缺乏應有的同情心。這樣的想法無疑非常自私。小敏和琪琪是玩伴,後者是一個很可愛的三歲女孩,人會有本能的“於心不忍”。當然,除了自私、缺乏同情這樣的特質而外,自控力差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自控力不是那么差的話,小敏就不會那么快衝動行事,人想一想,應變又會不一樣。而自控力往往被看作是預測犯罪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自私、冷漠、自控力弱等人格特質下,面對挫折的能力當然也差勁,就會根據一套非常錯誤的思維模式,做出很壞的應對來。
這樣的人格特質在許多成年人的案件中也會見到,例如去年在北京大興摔死女童的韓磊,2010年,因司法考試沒過而把與自己發生碰撞的男童勒死的北大畢業生連勇……
而這樣的人格特質雖然有可能有先天作用,更多還是後天養成
在專題《女孩摔嬰:真有天生罪犯嗎》中分析了發生在重慶的一場慘劇,慘劇中,一名10歲的女童對著1歲的陌生男孩殘忍施暴,引發人們關於“天生罪犯”的討論,而在自貢案件中,13歲女孩對待3歲小童的行為很自然讓人也想到這個問題。在美國精神病學會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的確納入過一個“品行障礙”,叫作“冷酷無情特質”(callous unemotional trait,CU),是指對他人冷漠、缺乏罪責感、低共情的一種人格傾向。而這樣的人格與前文分析的小敏們的症狀很相像。不過,根據一些心理學者的案例與研究,有這樣特質的人平時就會表現得非常狂躁,並且他們更多是做“預謀型犯罪”而不是“應激性犯罪”。一些研究者也認為,即使是有這樣的先天性因素的人,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和干預,也能夠矯治。
事實上,從小敏等人的生活軌跡來看,更多還是後天的作用。在《藥家鑫父親難辭其咎》中已經詳細地敘述了藥家鑫父親這種“權力型”人格在子女養成上起到的作用,而這樣的養育讓藥家鑫非常怕父親,從而“怕事”。對於小敏來說,報導中探究了她的成長環境,她是一名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平時和自己的奶奶生活在一起。顯然,小敏的父母非常忽視對她的教育,並且少有的教育還可能存在不當的問題。在報導中提到了這樣的一個細節,“小敏的父母已從重慶趕回自貢市富順。他們在接受警方調查時表明了態度,他們不敢去面對琪琪的父母,但對於女兒犯的錯,他們會盡力去想辦法補償,並會在適當時候向琪琪家人當面道歉。”同樣的,大人也非常懼怕面對巨大的困境,不敢正視,而希望拖延、逃避。此外,在留守兒童中,由於父母和孩子不經常接觸,會出現因為愧疚而過分溺愛,又或者怕孩子學壞而迷信“棍棒教育”的情形,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小敏最害怕的是“父母賠錢”。
這是被忽視的“精神上的留守兒童”問題
小敏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所以很多人也都在反思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這么歸因大體上也沒有問題。但是,通過各種案例也可以看出,其實這就是個不當教育的問題。而當今中國,有許多“精神上的留守兒童”,他們不一定在農村,或許生活在父母的身邊,物質上得到滿足,但是精神上卻是被忙碌的、不會教育的大人嚴重忽視。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從90年代開始,日本未成年人犯罪率一度飆高。而日本的犯罪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基本上都不窮,相反,他們在物質上是富足的,但是心靈上卻感覺自己是被忽視被遺棄的。所以一些孩子犯罪是為了引起大人的關心,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專題《女孩摔嬰:真有天生罪犯嗎》中提到過非常關鍵的一點,我們的社會需要“危險人格評估”,在分析具體的心理歷程中,發現問題後還要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比如在某些國家,如果發現家庭出了問題,父親吸毒,母親改嫁,孩子無人管或具有暴力傾向,這時候社會就會啟動評估機制,決定是否干預這個家庭。而干預家庭不只是為了幫助一個孩子,更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安全。
顯然,對於小敏這樣自己長大的孤獨孩子,需要干預。事件發生後,小敏的一些生活細節被暴露出來,說明她早就需要心理干預。像是她至始至終都很冷靜——就在大家到處尋找琪琪時,小敏和其奶奶也在現場。小敏表現得異常冷靜,看不出任何破綻。甚至還像模像樣地描述她最後送琪琪回家的路線,並輕描淡寫地說,“我說抱她回家,她還在我手上咬了一口。”
而理想的親職教育是父母給予子女連續的、均勻的愛,並且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所謂挫折教育也不是“棍棒”,而是告訴孩子,大人們愛成功的他,也同樣愛失敗的他,所以要學會接受那個失敗的、負面的自己。這樣孩子們才能有開闊的視野,不會在一件可能外人覺得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鑽牛角尖。父母也需要學習乃至輔導。
在“精神上的留守兒童”這樣的家庭,良好的親職教育談不上,儘管人們呼籲了很多遍要干預、要干預,可似乎也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這時候,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上文提到,自控力是預測犯罪的一個關鍵因子,而在小敏、藥家鑫的問題中,一個重要的個人特質就是自控力低?這時候怎么辦呢?當然是通過培養來改變。1969年開始,美國教育學者開始在國小進行一種叫作好行為遊戲(the Good Behavior Game)的實驗。老師和學生確定希望改進的行為,而後設定標準和獎品,以分組對抗的方式進行遊戲。最後扣分扣得少的組別獲得勝利。這項制度可以幫助培養學生的自控力,因為利用了他們的相互競爭心理和同齡人的互相影響力。而在一些對於貧窮家庭的實驗就發現,這個實驗讓人的自制力得到了有效的加強,並且影響甚為長遠。類似的辦法還有不少。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早期干預非常重要,如果拖到孩子都到了青春期了,才想起來培養自控力,很難很難。
結語
對於這樣一起既匪夷所思又十分慘痛的不幸事件,確實值得反思與追問。顯然,在忽視、溺愛、棍棒……各種形態的教育充斥著家庭的情況下,這絕不是一個13歲少女的個人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