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儀外傳

〖少儀外傳〗二卷。

南宋呂祖謙(1137-1181)撰。此書為訓課幼學而撰。故取《禮記·少儀》以為書名。書中雜引前哲之懿行嘉言,兼及於立身行己,應世居官之道,不與《禮記》中的經義相比附,故名曰“外傳”,猶如韓嬰引事說《詩》,而自題作《韓詩外傳》一樣。書中采綴舊文,體例略同於朱子國小》。作者認為,國小之灑掃、應對、進退,也即“精義入神之妙”,而初學者往往多有忽視。玩乎見聞,汩乎思慮,掉以輕心,故採摘前言往行所當知而易見者,彙編成書,用於訓課幼學。認為後生“且須理會曲禮、少儀、禮儀等學”。主張“持心以清潔,處心以公平”,提倡“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以為後世學者若能覽讀此書,便會“各因其所得而有自立之地”。全書採擇較精,語言明暢,作者的出發點雖為封建社會培養後繼人才,但其中的一些觀點和論斷,則對後學有很高的警鑒意義。同朱子的《國小》一樣,對研究儒家教育思想及我國古代的啟蒙教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原書久佚,世無刊本,故朱彝尊《經義考》注曰未見。今本載於《永樂大典》中,清修《四庫全書》館臣自大典中輯出,有宋人胡嚴起跋,祖謙弟祖儉序。

此書又名《辨志錄》,除《四庫全書》收載外,尚以《墨海金壺》、《守山閣叢書》、《金華叢書》、《叢書集成初編》本行世。

基本介紹

內容介紹
少儀外傳卷上
東萊呂氏曰後生學問且湏理會曲禮少儀禮儀等學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及先理會爾雅訓詁等文字然後可以語上下學而上達自此脫然有得度越諸子也不如此則是躐等犯分陵節終不能成孰先傳焉孰後倦焉不可不察也
滎陽公嘗言後生初學且湏理會氣象氣象好時百事自當氣象者辭令容止輕重疾徐足以見之矣不惟君子小人於此焉分亦貴賤壽夭之所由定也
滎陽公嘗說攻其惡無攻人之惡蓋自攻其惡日夜且自點檢絲毫不盡則慊於心豈有工夫點檢他人邪
楊應之學士言後生學問聰明強記不足畏惟思索學問尋究者為可畏耳
東萊公嘗言凡眾人日夕所說之話趙丈仲長諸公都無此話也眾人所作之事如楊公應之李公君行諸公都不做眾人做底事也
滎陽公教學者讀書湏要字字分明仍每句最下一字尤要聲重則記牢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案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乃指積久功深之時此即以誦讀為絕編於義未安蓋相沿之誤]迨能背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者乃終身不忘矣[並童蒙訓]今世學不講男女從幼便驕惰壞了到長益兇狠只為未嘗為子弟之事則於其親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根常在病隨所居而長至死只依舊為子弟則不能安灑掃應對有朋友則不能下朋友有官長則不能下官長為宰相則不能下天下之賢甚則至於狥私意義理都喪也只為病根不去隨所居所接而長
今之朋友擇其善柔以相與拍肩執袂以為氣合一言不合怒氣相加朋友之際欲其相下不倦難矣[並橫渠張氏語錄]范忠宣公戒子弟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已則昏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范忠宣公言行錄]
幼學之士先要分別人品之上下何者是聖賢所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為之事向善背惡去彼取此此幼學所當先也顏子孟子亞聖也學之雖未至亦可為賢人今之學者若能知此則顏孟之事我亦可學言溫而氣和則顏子之不遷漸可學矣過而能悔又不憚改則顏子之不貳漸可學矣知埋鬻之戲不如俎豆念慈母之愛始於三遷自幼至老不厭不改終始一意則我之不動心亦可如孟子矣若夫立志不高則其學皆常人之事語及顏孟則不敢當也其心曰我為孩童豈敢學顏孟哉此人不可以語上矣先生長者見其卑下豈肯與之語哉先生長者不肯與之語則其所與語者皆下等人也言不忠信下等人也行不篤敬下等人也過而不知悔下等人也悔而不知改下等人也聞下等之語為下等之事譬如坐於房舍之中四面皆牆壁也雖欲開明不可得矣書曰不學牆面孔子曰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言人不可以不學也楊子曰吾為開明哉言學聖賢然後心開而意明也[陳了翁集]
建州有君子曰胡憲曰劉勉之非身所得一毫不受此後生所宜法也近見世人緣親姻故舊乾求差遣為世鄙笑尤可戒也頃年嘗聞元佑間范仲宣作相其子子夷名正平當入遠忠宣欲以恩例換近地子夷堅不肯曰當入遠即入遠不欲以恩例求僥倖前人立志例皆如此
讀書不輟甚書不讀了萬一都廢且須自今重新勤苦下十分工夫不可因循隱忍甘心作庸人過一生最是行義一事不可放過正心修身念念湏學前輩久久自然相應
大凡為學湏以見賢為主孟子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然則見賢廣者其德大見賢寡者其德小子貢問為仁而孔子答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然則事大夫之賢友士之仁所以利為仁之器也然則見賢不可以已也只是所謂賢者大湏取捨分明不可二三易所謂定其交而後求者是也
既能見賢又湏要尊賢若但見而不能尊則與獸畜之無異今人於有勢者則能屈而於賢不能尊是未之熟思若無志於善則何所不可若必有志焉則於此不可苟也韓退之作師說曲中今世人之病大抵古人以為榮者今人以為恥如不能尊賢之類是也
為學之要先要實頭不說大話須是自粗至細自微至顯但不可分粗細微顯為兩事言忠信行篤敬言必信行必果最是初學要下工夫處作事第一不可苟且不可因循要作便作直是了當方可放下
衣服之制飲食之度字畫之別以至音聲笑語之高下行步進趨之遲速當一以古人為法古之善教人者必以此為本所以養誠閑邪而反人道之正也若於此數事少有舛異若不能自克久久之間必至喪志失身
為學之本莫先於讀書讀書之法須令日有課程句讀有未曉大義有未通不惜與人商榷不惜就人讀授凡人多以此為恥曾不知不如是則有終身之恥與其有終身之恥不若忍暫時之恥也又況從人讀授適足以為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