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展枝斑鳩菊
- 拉丁學名:Vernonla extensa (Wall.) DC.
- 別稱:小黑升麻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科:管狀花亞科
- 族:斑鳩菊族
- 屬:斑鳩菊屬
- 種:展枝斑鳩菊
- 分布區域:分布於貴州,雲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該種爭議,別名,
形態特徵
灌木或亞灌木,高2—3米。小枝圓柱形,開展,具條棱,小枝和花序均被淡黃褐色密短柔毛和腺;葉薄質或近膜質,具短柄,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9—23厘米,寬3—7.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長楔狀漸狹,邊緣具有小尖的銳鋸齒,側脈9—10對,弧狀向邊緣,細脈不明顯網狀,葉脈在下面多少凸起,上面暗綠色,被貼生糙短毛或後多少脫毛,下面被淡黃色密或疏短柔毛,具腺點;葉柄5—10毫米,被密短柔毛;頭狀花序多數,徑4—5毫米,具8—10個花,通常在莖枝端或上部葉腋排列成多分枝的疏或密傘房花序;花序梗(3)5—8毫米,常具l一2個線形小苞片,密被淡黃色短柔毛和腺;總苞圓柱狀,長6—7毫米,寬4—5毫米;總苞片少數,凹陷革質,約5層,近覆瓦狀,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黃綠色或上端紅紫色,頂端鈍,背面及邊緣被短柔毛或近無毛,頂端常具腺,外層極短,內層線狀長圓形,長6—7毫米,寬l一1.5毫米;花托小而平,具小窩孔;花白包或淡紅色,花冠管狀,長8—10毫米,外面被腺狀微柔毛,上部漸擴大,裂片線狀披針形,長2.5—3毫米,頂端外面具腺;瘦果長圓狀圓柱形,長4毫米,具10條肋,被短柔毛和腺點;冠毛淡紅色,外層少數,短,內層糙毛狀,長8—10毫米。花期10月至翌年3月。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治腮腺炎和牙痛。
【功 效】:清熱解毒。
【性味歸經】:苦,涼。肺、胃二經。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該種爭議
前人(Dunn 及Merrill) 曾先後將本種誤定為V. cylindriceps C. B. Clarke; 但他們都未見到該種的模式,據後一種的原始記載,與本種極其接近,但頭狀花序僅具4-5個花,而我們檢查雲南的標本,包括 Dunn 誤定為 V. cylindriceps C. B. Clarke的標本(碎片Henry 12856號)的頭狀花序均具8-10個花,因此,它與後者顯然有別。C. B. Clarke 在發表 V. cylindriceps C. B. Clarkes 時,僅據采自緬甸的早期花的標本;“頭狀花序圓柱狀,具4-5個花,冠毛深紅色”,因花未開放,曾疑其為發育不完全。據該種的原始記載,我們認為後者可能是本種的一個發育不正常的類型。
別名
茄葉一枝蒿(《雲南藥用植物名錄》)、展枝斑、鳩菊(《雲南種子植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