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黑穎病

小麥黑穎病

小麥黑穎病是由甘藍黑腐病黃單胞菌的致病變種引起的、發生在小麥的病害。主要發生在穗部,也能侵染莖和葉部。小麥穗部染病,穎殼上生褐色至黑色條斑,多個病斑融合後穎殼變黑髮亮。穎殼染病後感染種子,輕者種子顏色變深,重者種子皺縮或不飽滿。葉片、葉鞘染病,沿葉脈形成黃褐色條狀斑。穗軸、莖稈染病產生黑褐色長條狀斑。濕度大時,病部產生黃色菌膿。

小麥黑穎病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局部地區。患該病的小麥會在葉部形成條斑狀病部,嚴重的可造成籽粒癟瘦,從而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

小麥黑穎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種子,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此外,在發病初期還可以進行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黑穎病
  • 病原:甘藍黑腐病黃單胞菌的致病變種
  • 為害作物:小麥
  • 為害部位:穗部、莖、葉部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害學史

在19世紀後期的文獻中,就有對以黑穎為特徵的病害進行過討論。至1919年,人們把小麥黑穎病歸入細菌性病害。該病在世界範圍內都有發生。小麥黑穎病的危害性顯然是微不足道的,即使症狀很明顯,影響也不大。毀滅性的流行極少,資料也很少,這說明該病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病原特徵

小麥黑穎病病原為甘藍黑腐病黃單胞菌的致病變種(學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translucens (Jones、Johnson & Reddy) Dye),屬假單孔細菌目、黃單胞菌屬真菌。桿狀菌,長0.5-1.0微米,單根極鞭,革蘭氏陰性反應,好氣性,在培養基上產生一種非水溶性的黃色色素,在牛肉汁培養基上,菌落生長緩慢,淡黃色,中央凸起,光滑,有完整的邊緣。病菌有寄主專化型,為害小麥的為小麥專化型(學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translucens f. sp. unclulosa),另外還有為害大麥、黑麥等專化型。

為害症狀

小麥黑穎病主要發生在穗部(包括穎、種子和芒),也能侵染莖(莖稈和穗軸)和葉部:
  • 穗部:始病時穎片上部呈水漬狀條紋,繼而成為黃褐色或黑褐色條斑,後來逐漸形成斑塊;嚴重時,蔓延到全穎片和麥芒,在麥芒上形成褐斑,使芒變成黃褐色或黑褐色。一般全穗及穎殼的條斑和斑塊分布多不規則。
  • 莖部:在莖稈和穗軸上發生黑褐色縱向蔓延的條斑。
  • 葉部:最初呈水漬狀斑紋,沿葉脈縱向蔓延擴大,變成黃褐色或黑褐色長斑,以後從葉尖端開始枯萎。有時葉上病斑(麥苗返青不久時)與後期病斑均呈紫色。在空氣潮濕時,病穎和病莖上滲出帶有光澤的粘液(菌膿),乾燥時在其表面凝結。
有些小麥品種的黑穎是品種的遺傳特徵(如墨西哥系統的品種),這種情況要與一般的小麥黑穎病加以區別。

侵染循環

初次侵染來源主要是帶菌種子。病菌在貯藏的小麥種子上可以生活3年之久,在殘株上也能存活,但殘株腐爛後即死亡。病菌在土壤里不能存活。病菌由帶菌種子進入導管,最後達到穗部,形成病斑。病斑上產生的菌膿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能借風雨、昆蟲和接觸傳播,進行再傳染。

流行規律

高溫高濕可促進小麥黑穎病流行,但低溫會延長小麥生育期,也會加重發病。地頭、缺株地段的小麥植株,因生育期延長,往往發病也較嚴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選用抗病品種。
  2. 選用無病種子。為了使種子不帶病菌,最好建立無病留種田。
  3. 變溫浸種,28-32℃水中浸4小時,再在53℃水中浸7分鐘。

化學防治

  1. 用15%葉青雙膠懸劑3000毫克/千克浸種12小時。
  2. 發病初期,25%葉青雙可濕性粉劑,每畝100-150克對水50千克噴霧2-3次;或用新植黴素4000倍液噴霧防治。 也可以在始發期噴0.2-0.3%的氟矽酸鈉液,每隔7天重噴1次,共噴2-3 次,來防止病害蔓延;但穗部不宜噴藥,以免發生藥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