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細菌性條斑病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是由小麥黑穎病黃單胞菌引起、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該病害發病初期,病部出現暗綠色小斑,後擴展為水浸狀的半透明條斑,最後顏色變為深褐色。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從70年代開始在中國西北地區甘肅、寧夏、陝西、新疆等省區流行。新疆從烏魯木齊沿天山以北往西到伊犁、塔城一帶發生普遍而嚴重,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在昌吉、石河子、博樂等地調查小麥發病株率達46%—100%,平均病株率85%,一般減產15%一20%。後因種植抗病品種,該病害有轉輕趨勢。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的防治方法有選用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種子田、農業措施等物理防治方法及藥劑防治化學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細菌性條斑病
  • 為害作物:小麥
  • 為害部位:葉片
  • 病 原:小麥黑穎病黃單胞菌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病原為小麥細菌性條斑病菌(學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undulosa (Smith et al. )Dye.),屬黃單胞桿菌屬,菌體短桿狀,單極生一根鞭毛,大小為0.99×1.48—0.49×0.74微米,平均為0.57×1.74微米。革蘭氏染色陰性,能使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甘露糖產酸,不使麥芽糖、鼠李糖、水揚苷、甘露醇產酸,能使七葉靈水解,能產生硫化氫,不水解澱粉,不還原硝酸鹽。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
病原

為害症狀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初期出現暗綠色水漬狀小斑,其後受葉脈限制,病斑縱向擴展形成油浸狀褐色條斑,並有黃色顆粒狀細菌溢膿。葉悄感病同樣形成黃褐色條斑。若侵染穎殼.時,也表現為黃色至黃褐色條斑,但不形成黑顆。早期受害的植株中約有50%可形成枯心苗,有些病株還可產生不孕穗。帶菌種子播種後,重者幼苗死亡,輕者雖然不死,但細菌可沿導管系統侵染,使病株產生系統性症狀。

侵染循環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病原細菌主要存在種子中,也是遠距離傳播重要途徑,其次土壤病殘體上的細菌,也是初次侵染來源,主要通過風雨和昆蟲,特別是暴風雨進行傳播,病菌從氣孔和傷口侵入。

流行規律

  • 氣候的關係:冬季降雪量大積雪厚造成早春融雪時濕度大,4—6月高溫多雨,同時常有暴風雨,小麥葉片互相摩擦造成傷口,有利於病菌傳播侵入。該細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5—30℃,致死溫度為50℃,在抽穗後遇到持續高濕度常發病較重。
  • 品種抗病性:不同品種發病程度有明顯差異,一般冬麥比春麥發病重。
  • 栽培管理:冬麥早播病重,土壤肥沃,施氮肥過多,植株密度大,生長柔嫩,蔭蔽通風透光不良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選用抗病品種:雖無免疫品種,但品種間存在抗性差異,據調查冬小麥新冬7號、春麥賽洛斯等都較抗病。因此。各地應因地制宜,選用適於當地栽培的抗病良種。
  2. 建立無病種子田:種子田應使用無病種子,種子還套用0.2%敵克松拌種,或用100—150毫克/千克農用鏈黴素浸種8小時,或15%葉枯寧膠懸劑300毫克/千克浸種36小時。種子田應加強管理和實施合理耕作和栽培措施。
  3. 農業措施:實行二年以上輪作,小麥收穫後及時深耕。麥田要適當控制灌水,切忌大水漫灌,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等,均可減輕病害。

化學防治

初期對發病中心進行噴藥防治,可控制病害蔓延和流行,一般可用800—1000倍敵克松或多菌靈液、1500—2500倍敵枯雙、150—250毫克/千克農用鏈黴素或新黴素等噴霧。隔10天噴一次2—3次即可有效控制發病中心。大田可用每畝150—250克的13.7%葉枯寧膠懸劑或250克的20%葉枯寧可濕性粉劑兌水,噴霧,防效達80%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