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黏蟲

小麥黏蟲

黏蟲又名東方黏蟲,俗稱剃枝蟲、行軍蟲、五色蟲。全國各均有分布。我國有黏蟲類害蟲60餘種,較常見的還有勞氏黏蟲、白脈黏蟲等,在南方與黏蟲混合發生,但數量、危害一般不及黏蟲,在北方各地雖有分布,但較少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黏蟲
  • 別名:東方黏蟲
  • 俗稱:剃枝蟲、行軍蟲、五色蟲
  • 危害對象:有34科89種植物之多
危害對象,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危害對象

有34科89種植物之多。在南方稻區,秋季主要危害晚稻,冬春季危害小麥;北方則主要危害小麥玉米、穀子、高粱青稞等,亦危害禾本科牧草

危害特點

低齡時咬食葉肉,使葉片形成透明條紋狀斑紋,3齡後沿葉緣啃食小麥葉片成缺刻,嚴重時將小麥吃成光稈,穗期可咬斷穗子或咬食小枝梗,引起大量落粒。大發生時可在1-2天內吃光成片作物,造成嚴重損失。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7-20毫米,淡黃褐色或灰褐色,前翅中央前緣各有2個淡黃色圓斑,外側圓斑後方有1小白點,白點兩側各有1小黑點,頂角具1條伸向後緣的黑色斜紋。卵饅頭形,單層成行排成卵塊。幼蟲6齡,體色變異大,腹足4對。高齡幼蟲頭部沿蛻裂線有棕黑色八字紋,體背具各色縱條紋,背中線白色較細,兩邊為黑細線,亞背線紅褐色,上下鑲灰白色細條,氣門線黃色,上下具白色帶紋。蛹長19-23毫米,紅褐色。

發生規律

黏蟲是典型的遷飛性害蟲,每年3月份至8月中旬順氣流由南往偏北方向遷飛,8月下旬至9月份又隨偏北氣流南遷。國內由南到北每年依次發生8-2代。在我國東半部,北緯27度以南1年發生6-8代,以秋季危害晚稻世代和冬季危害小麥世代發生較多;北緯27-33度地區1年發生5-6代,以秋季危害晚稻世代發生較多;北緯33-36度地區1年發生4-5代,以春季危害小麥世代發生較多;北緯36-39度地區1年發生3-4代,以秋季世代發生較多,危害麥、玉米、粟、稻等;北緯39度以北1年發生2-3代,以夏季世代發生較多,危害麥、粟、玉米、高粱及牧草等。在1月等溫線0℃(北緯33度以北地區)不能越冬,每年由南方遷入;1月等溫線0-8℃(北緯33-27度北半部)多以幼蟲或蛹在稻茬、稻田埂、稻草堆、菰叢、蓮台、雜草等處越冬,南半部多以幼蟲在麥田雜草地越冬,但數量較少;1月等溫線8℃(約北緯27度以南)可終年繁殖,主要在小麥田越冬危害。

防治方法

①農業防治:在成蟲產卵盛期前選葉片完整、不霉爛的稻草8-10根紮成一小把,每畝30-50把,每隔5-7天更換一次(若草把經用藥劑浸泡可減少換把次數),可顯著減少田間蟲口密度。幼蟲發生期間放鴨啄食。
小麥黏蟲
頻振式殺蟲燈
②物理防治:用誘殺成蟲,效果非常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