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螻蛄

小麥螻蛄

小麥螻蛄也稱麥螻蛄屬於昆蟲綱,直翅目,螻蛄科,分布在全國各地,為害危害穀物、蔬菜及樹苗。農作物常見種有東方螻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和華北螻蛄(Gryllotalpa nispina)。螻蛄喜食剛發芽的種子,植物的根部,危害幼苗,不但能將地下嫩苗根莖取食成絲絲縷縷狀,還能在苗床土表下開掘隧道,使幼苗根部脫離土壤,失水枯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麥螻蛄
  • :昆蟲綱
  • :直翅目
  • :螻蛄科
形態特徵,華北螻蛄,東方螻蛄,發生規律,華北螻蛄,東方螻蛄,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華北螻蛄

成蟲比較肥大(圖1—103),體黃褐色,全身密布黃褐色細毛;前胸背板中央有l凹陷不明顯的暗紅色心臟形斑;前翅黃褐色,覆蓋腹部不到一半,後翅縱捲成筒形附於前翅之下;腹部圓筒形、背面黑褐色,有7條褐色橫線;足黃褐色,前足發達,中後足細小,後足脛節背側內緣有距l~2個或消失。卵橢圓形,初產時黃白色,較小。
若蟲共13個齡期,初齡若蟲頭小,腹部肥大,行動遲緩,全身乳白色,漸變土黃色,以後每蛻1次皮,顏色隨之加深,5齡以後,與成蟲體色、體形相似。

東方螻蛄

成蟲灰褐色,全身密被細毛,頭圓錐形,觸角絲狀,前胸背板卵圓形,中間具一明顯的暗紅色長心臟形凹陷斑。前足為開掘足,後足脛節背面內側具3~4個刺,腹末具1對尾須。卵橢圓形,初乳白色,孵化前為暗紫色。
若蟲與成蟲相似。

發生規律

華北螻蛄

3年左右完成1代。以成蟲和8齡以上若蟲越冬。翌春4月下旬、5月上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6月開始產卵,6月中、下旬孵化為若蟲,10~11月以8~9齡若蟲越冬。來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蟲開始活動為害,秋季以大齡若蟲越冬。第3年春季,大齡若蟲越冬後開始活動為害,8月卜、中旬若蟲老熟,羽化為成蟲。經過補充營養成蟲進入越冬期。成蟲晝伏土中,夜問活動。有趨光性,從4月至11月為螻蛄的活動為害期,以春、秋兩季為害最嚴重。

東方螻蛄

江西四川江蘇陝南山東等地,1年發生1代;在陝北、山西、遼寧等地兩年發生l代。以成蟲或若蟲在地下越冬。翌春,隨著地溫上升而逐漸上移,到4月上中旬即進入表土層活動。5月中旬至6月中旬溫度適中,作物正處於苗期,此期是螻蛄為害的高峰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氣炎熱,開始轉入地下活動,東方螻蛄已接近產卵末期。9月上旬以後,天氣涼爽,大批若蟲和新羽化的成蟲又上升到地面為害,形成第2次為害高峰。10月中旬以後,隨著天氣變冷,螻蛄陸續入土越冬。

防治方法

夏收後,及時翻地,破壞螻蛄的產卵場所;秋收後,進行大水灌地,使向深層遷移的螻蛄,被迫向上遷移,在結凍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蟲凍死。
用50%辛硫磷乳油0.2~0.33kg拌種100kg,可有效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保苗效果可長達20天。
在螻蛄為害嚴重的地塊,每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1~1.5kg,均勻撒於地面,然後進行耙地,也可撒於播種溝內。生長期被害,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20%甲基異柳磷乳油2000倍液澆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