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小麥紅矮病病原為小麥紅矮病毒(Wheat red dwarf virus,簡稱WRDV),病毒粒體線狀,16納米×(100-1200)納米。該病原除為害小麥外,還可侵染燕麥、大麥以及畫眉草、狗尾草、止血馬唐、雀麥、虎尾草、白草等禾本科雜草。
為害症狀
小麥紅矮病一般表現為植株的褪色和
矮化。麥苗感病期主要在秋苗階段,但冬前症狀不明顯,僅在葉尖端和基部出現紫紅色小斑點或短線條。第二年小麥返青拔節期,開始出現明顯的症狀,病棟矮化,呈深綠色,葉片上出現深色斑塊,顏色灤淺不勻。以後從葉尖葉緣開始變紅,逐漸向下擴及全葉以至葉鞘,均變成紫紅色。葉鞘鬆弛,葉片厚硬直立,葉面光滑,後期黃化枯死。病株矮化的程度與感病的時期有關,感病癒早,發病癒重。重病株的心葉捲縮為黃白色的針狀,抽出困難,不能拔節。感病稍輕的雖能拔節,但節間縮短,且愈上愈短,致使上一葉葉鞘包被在下一葉葉鞘之中,上下葉片聚攏在一起成對生狀。有的病株雖能抽穗,但不能結實,甚至不形成花器或花器殘缺不全。有的雖能結實,但籽實秕瘦,較健株減產一半以上。病株分櫱較健株無增多現象,根系發育不良。病株的抗寒力降低,故越冬力較差,春季受晚霜侵害後,受害較重。
病株的變色與小麥品種有關。紅稈品種如老芒麥、火麥、紅條頭等感病後均變為紫紅色。青稈品種如碧螞1號、碧玉麥等感病後則變為黃色。
侵染循環
小麥紅矮病的侵染循環與傳病的葉蟬的發生規律及寄主植物的分布、生物學特性密切相關。
條沙葉蟬傳小麥紅矮病是持久性傳毒。葉蟬直到死亡前仍能傳毒,最長的達41天。病株潛育期大部分在17-27天之間,最短者7天,最長者42天。條沙葉蟬1代有5個齡期,其傳毒力隨著齡期增加而增強。高溫和低溫對葉蟬傳病能力無明顯影響。紅矮病可侵染燕麥、大麥等多種植物。它們既是葉蟬生息的場所,又是病毒寄主和傳播的毒源。
流行規律
條沙葉蟬喜歡溫暖乾燥的氣候環境,成蟲有一定趨光性。條沙葉蟬在降雨時活動、取食、交配、產卵停止。8—10月份連陰雨天氣對秋季代葉蟬的發生不利,將壓低冬前蟲口密度,減少秋苗期危害傳病的機會。而秋季乾暖的條件下,條沙葉蟬的繁殖力強,生活力旺盛,冬前條沙葉蟬的蟲口密度大,增加了危害傳病的機會,並為翌春越冬代葉蟬的發生繁育了較多的越冬卵源。冬暖有利於越冬卵的越冬和提早發育,加重了返青後越冬代葉蟬的危害傳毒。但秋旱對春季越冬代葉蟬發生的促進作用並非絕對的。
秋季冬小麥播種出苗後,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條沙葉蟬活動逐漸減弱,直至越冬。但條沙葉蟬的抗寒力卻相當強,10月下旬及11月上旬當地田間仍有部分成蟲于晴暖的午後活動。由於南坡和西南坡向的地塊在秋冬季節太陽直接輻射強度大,形成了相對溫暖乾燥的田間小氣候環境,冬前小麥生長茂密,土壤封凍推遲,秋季代葉蟬趨集的數量大,活動強度大,為害時間長,產下的越冬卵量多,傳病的幾率高。這種由田間小氣候不同所導致的紅矮病發生程度差異,不論在不同地勢的地塊間,還是在同一地塊的不同地勢地段間,表現的非常明顯,一般陽山重於川地,川地重於陰山;在陽山坡向上以南坡和西南坡發病最重。
夏田收穫後,複種燕麥收穫青飼草,而燕麥苗又是條沙葉蟬喜愛的食料和紅矮病寄生植物,農戶對青飼草生長中疏於管理,導致條沙葉蟬滋生危害傳病,使燕麥田紅矮病病田率達60%以上,且發病嚴重。另外,冬小麥收穫後普遍採用畜耕,犁地較淺,使遺留田間的麥粒長成自生苗,密度較大,生長茂盛,誘集條沙葉蟬前來取食繁衍,加上不及時犁二遍地,任由條沙葉蟬滋生。兩者對上茬冬麥收穫後到下茬冬麥出苗前條沙葉蟬及紅矮病在當地得以生存壯大發揮了橋樑作用。條沙葉蟬在由燕麥田和自生麥苗向冬小麥田遷移時,一般為就近遷移,因此鄰近燕麥和自生麥苗的冬小麥田中遷入的蟲量多,翌年紅矮病發生較重。
條沙葉蟬善跳能飛,可借風作短距離遷飛。冬小麥播種之後出苗過程中,食料缺乏的條沙葉蟬由於不耐飢餓,便會向鄰近最早出苗的冬小麥田遷移趨集。早播的冬小麥誘集來的條沙葉蟬數量多,危害傳病的時間長,會加劇小麥紅矮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抗紅矮病的小麥品種。
加強栽培管理。搞好農田基本建設,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礎上,科學播種,防止早播,是防治該病關鍵技術之一。要精耕細作,及時清除田間雜草。麥收後馬上滅茬深翻,麥苗越冬期搞好鎮壓耙耱,使麥苗安全越冬。
化學防治
藥劑防治要抓好秋苗期防治和春季返青起身期防治兩個環節。秋苗期在出苗至10月底,要在晴天午後到冬小麥田勤查看,若發現條沙葉蟬活動時應立即噴施殺蟲藥劑防治,噴施時間必須在晴天午後進行,噴施藥劑選用毒死蜱、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殺蟲劑。春季返青起身期防治時間在4月中下旬,若發現條沙葉蟬活動、且蟲量較大時應及時防治,方法同秋苗期。
病害區別
小麥青稈品種如碧螞1號、碧玉麥等感病後變為黃色,易於小麥黃矮病混淆,區別在於:小麥黃矮病呈金黃色,在黃綠相接之處有黃綠相間的條紋,小麥紅矮病則呈淡黃且無條紋。另外小麥黃矮病在苗期常有矮化和葉色深綠症狀,心呼葉緣常有缺刻,而小麥紅矮病則無。小麥黃矮病在某些小麥品種上葉色亦有變紅的症狀,但較淡而呈紅黃色,以後擴大部分呈黃色,與小麥紅矮病呈紫紅色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