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稈枯病

病原

Gibellina cerealis Pass.稱禾穀絨座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座初埋生在寄主表皮下,成熟後外露。子囊殼橢圓形,埋生在子座內,大小300—430×140—270(μm),長勁外露。子囊棒狀,有短柄,大小118—139×13.9—16.7(μm),內有子囊孢子8個。子囊孢子梭形,雙胞,黃褐色,兩端鈍圓,大小27.9—34.9×6—10(μ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稈枯病
  • 病原中文名:禾穀絨座殼
  • 病原拉丁學名:Gibellina cerealis Pass
  • 病原分類地位:分布 華北、西北、華中、華東均有發生。
  • 病原類型:子囊菌亞門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幼苗出土後1個月便可出現症狀,最初在幼苗第1片葉與芽鞘之間有針尖大的小黑塊,以後逐漸蔓延到葉片、葉鞘及葉鞘內,有黑色糞狀物,四周有梭形的褐色白斑
  • 主要為害部位:主要發生在莖稈和葉鞘上。
症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症狀

主要為害莖稈和葉鞘,苗期至結實期都可染病。幼苗發病,初在第一片葉與芽鞘之間有針尖大小的小黑點,以後擴展到葉鞘和葉片上,呈梭形褐邊白斑並有蟲糞狀物。拔節期在葉鞘上形成褐色雲斑,邊緣明顯,病斑上有灰黑色蟲糞狀物,葉鞘內有一層白色菌絲。有的莖稈內也充滿菌絲。葉片下垂捲曲。抽穗後葉鞘內菌絲變為灰黑色,葉鞘表面有明顯突出小黑點(子囊殼),莖基部乾枯或折倒,形成枯白穗,籽粒秕瘦。(圖左)

傳播途徑發病條件

以土壤帶菌為主,未腐熟糞肥也可傳播。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小麥在出苗後即可被侵染,植株間一般互不侵染。田間濕度大,地溫10—15℃適宜稈枯病發生。小麥3葉期前容易染病,葉齡越大,抗病力越強。病害行程度主要決定於土壤帶菌多少。

防治方法

(1)選用抗(耐)病品種 如中蘇68號、2711、敖德薩3號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2)加強農業防治 麥收時集中清除田間所有病殘體。重病田實行3年以上輪作。混有麥秸的糞肥要充分腐熟或加入酵素菌進行漚制。適期早播,土溫降至侵染適溫時小麥已超過3葉期,抗病力增強。(3)藥劑防治 用50%拌種雙或福美雙400g拌麥種100kg、或40%多菌靈可濕粉100g加水3kg拌麥種50kg、50%甲基硫菌靈可濕粉按種子量0.2%拌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