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白稈病

小麥白稈病

小麥各生育階段均可發病。常見有系統性條斑和局部斑點兩種症狀。條斑型葉片染病從葉片基部產生與葉脈平行向葉尖擴展的水漬狀條斑,初為暗褐色,後變草黃色。邊緣色深,黃褐色至褐色,每個葉片上常生2~3個寬為3~4mm的條斑。條斑癒合,葉片即乾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麥殼月孢
  • 拉丁學名:Selenophoma tritici Liu,Guo et H.G.Liu
  • :真菌界
  • :半知菌亞門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北部,青海,甘肅,西藏高寒麥區
  • 危害作物:小麥
  • 為害部位:葉片和莖稈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時間,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葉鞘染病病斑與葉斑相似,常產生不規則的條斑,條斑從莖節起擴展至葉片基部,輕時出現1~2個條斑,寬約2.5mm,灰褐色至黃褐色,嚴重時葉鞘枯黃。莖稈上的條斑多發生在穗頸節,少數發生在穗頸節以下1~2節,症狀與葉鞘相似。斑點型葉片上產生圓形至橢圓形草黃色病斑,四周褐色,後期葉鞘上生長方形角斑,中間灰白色,四周褐色,莖稈上也可產生褐色短條斑。

形態特徵

病菌分生孢子器埋生在寄主表皮下的氣孔腔內,球形至扁球形,淺褐色或褐色,孔口突出在氣孔處,大小49~81×49~65(um);分生孢子梗缺,產孢細胞內壁芽殖式產孢,瓶型,外壁平滑無色。分生孢子從產孢細胞上的產孢點上生出,後由瓶梗處接連產生,分生孢子無隔無色,鐮刀形或新月形,彎曲,頂端漸尖細,基部鈍圓,大小12~26×1.5~3.2(um)。孢子萌發時,芽管從兩側伸出。病菌生長溫限0~20℃,最適為15℃,25℃生長受抑。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種子和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在青藏高原低溫乾燥的條件下,種子種皮內的病菌可存活4年,其存活率隨貯藏時間下降。土壤帶菌也可傳病,但病殘體一旦翻入土中,其上攜帶的病菌只能存活2個月。在田間早期病害出現後,病部可產生分生孢子器,釋放出大量分生孢子,侵入寄主的組織,使病害擴展。該病流行程度與當地種子帶菌率高低、小麥品種的抗病程度及小麥拔節後期開花至灌漿階段溫濕度高低及田間小氣候有關。

發病時間

在青藏高原7、8月多雨、氣溫偏低易於該病流行。向陽的山坡地,氣溫較高,濕度低,通風良好則發病輕;背陰的麥田,溫度偏低,濕度偏大則發病重。小麥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

防治方法

(1)對小麥實行檢疫,防止該病進入無病區。
(2)建立無病留種田,選育抗病品種。
(3)種子處理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g拌10kg麥種或40%拌種雙粉劑5~10g拌10kg種子、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g,拌10kg種子,拌後悶種20天或用28~32℃冷水預浸4小時後,置入52~53℃溫水中浸7~10分鐘,也可用54℃溫水浸5分鐘。浸種時要不斷攪拌種子,浸後迅速移入冷水中降溫,晾乾後播種。
(4)對病殘體多的或靠近場面的麥田,要實行輪作,以減少菌源。
(5)田間出現病株後,可噴灑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