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田雜草防除技術

小麥田雜草防除技術

《小麥田雜草防除技術》是2017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帝允、李香菊。該書在病蟲草鼠害的預防、治理以及人工管理等科學用藥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穎的操作方法和實用技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田雜草防除技術
  • 作者:梁帝允、李香菊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1163055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主要禾本科作物——小麥的生長全周期的生理生化特徵、發育期變化特點、重點關鍵以及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的多因素對小麥的影響。該書在病蟲草鼠害的預防、治理以及人工管理等科學用藥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穎的操作方法和實用技術等。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中國小麥田雜草發生、分布與為害
第一節中溫帶和寒溫帶春麥草害區
一、東北春麥區
二、北部春麥區
三、西北春麥區
第二節溫帶和高原氣候冬春麥草害區
一、新疆冬春麥區
二、青藏高原春冬麥區
第三節暖溫帶冬麥草害區
一、北部冬麥區
二、黃淮冬麥區
第四節亞熱帶及熱帶冬麥草害區
一、長江中下游冬麥區
二、西南冬麥區
三、華南冬麥區
第二章小麥田主要雜草及其識別特徵
節木賊科(Equisetaceae)
一、問荊
二、節節草
第二節莧科(Amaranthaceae)
喜旱蓮子草
第三節蘿藦科(Asclepiadaceae)
地梢瓜
第四節紫草科(Boraginaceae)
一、斑種草
二、田紫草
三、微孔草
四、附地菜
第五節大麻科(Cannabinaceae)
葎草
第六節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一、球序卷耳
二、薄蒴草
三、牛繁縷
四、麥瓶草
五、大爪草
六、繁縷
第七節藜科(Chenopodiaceae)
一、藜
二、菊葉香藜
三、灰綠藜
四、小藜
五、地膚
六、豬毛菜
第八節菊科(Compositae)
一、藿香薊
二、黃花蒿
三、飛廉
四、刺兒菜
五、小飛蓬
六、芫荽菊
七、鱧腸
八、牛膝菊
九、鼠麴草
十、泥胡菜
十一、稻槎菜
十二、苣蕒菜
十三、裸柱菊
十四、苦苣菜
第九節旋花科(Convolvulaceae)
一、打碗花
二、藤長苗
三、田旋花
第十節十字花科(Cruciferae)
一、野芥菜
二、薺菜
三、碎米薺
四、播娘蒿
五、小花糖芥
六、澀芥
七、遏藍菜
第十一節大戟科(Euphorbiaceae)
澤漆
第十二節氂牛苗科(Geraniaceae)
野老鸛草
第十三節唇形科(Labiatae)
一、密花香薷
二、鼬瓣花
三、寶蓋草
四、野薄荷
五、甘露子
第十四節豆科(Leguminosae)
一、玫紅山黧豆
二、天藍苜蓿
三、救荒野豌豆
第十五節亞麻科(Linaceae)
野亞麻
第十六節錦葵科(Malvaceae)
冬葵
第十七節罌粟科(Papaveraceae)
細果角茴香
第十八節車前科(Plantaginaceae)
車前
第十九節蓼科(Polygonaceae)
一、苦蕎麥
二、萹蓄
三、柳葉刺蓼
四、卷莖蓼
五、酸模葉蓼
六、尼泊爾蓼
七、西伯利亞蓼
八、齒果酸模
第二十節毛茛科(Ranunculaceae)
揚子毛茛
第二十一節薔薇科(Rosaceae)
鵝絨委陵菜
第二十二節茜草科(Rubiaceae)
豬殃殃
第二十三節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一、肉果草
二、通泉草
三、阿拉伯婆婆納
第二十四節茄科(Solanaceae)
龍葵
第二十五節瑞香科(Thymelaeaceae)
狼毒
第二十六節傘形科(Umbelliferae)
一、蛇床
二、野胡蘿蔔
第二十七節堇菜科(Violaceae)
早開堇菜
第二十八節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
鴨跖草
第二十九節禾本科(Gramineae)
一、節節麥
二、看麥娘
三、日本看麥娘
四、大穗看麥娘
五、野燕麥
六、菵草
七、雀麥
八、旱雀麥
九、稗
十、黑麥草
十一、小子虉草
十二、鬼燭草
十三、蘆葦
十四、早熟禾
十五、棒頭草
十六、硬草
十七、狗尾草
第三章小麥田除草劑及其科學使用
節小麥田除草劑及其作用機理分類
第二節小麥田除草劑重點產品介紹
一、炔草酯(clodinafop-propargyl)
二、禾草靈(diclofop-methyl)
三、精唑禾草靈(fenoxaprop-p-ethyl)
四、三甲苯草酮(tralkoxydim)
五、唑啉草酯(pinoxaden)
六、苄嘧磺隆(bensulfuron-methyl)
七、氟唑磺隆(flucarbazone-sodium)
八、氯吡嘧磺隆(halosulfuron-methyl)
九、甲基二磺隆(mesosulfuron-methyl)
十、甲磺隆(metsulfuron-methyl)
十一、單嘧磺酯(monosulfuron-ester)
十二、噻吩磺隆(thifensulfuron)
十三、苯磺隆(tribenuron-methyl)
十四、雙氟磺草胺(florasulam)
十五、唑嘧磺草胺(flumetsulam)
十六、啶磺草胺(pyroxsulam)
十七、撲草淨(prometryn)
十八、綠麥隆(chlortoluron)
十九、異丙隆(isoproturon)
二十、溴苯腈(bromoxynil)
二十一、滅草松(bentazone)
二十二、敵草快(diquat)
二十三、乙羧氟草醚(fluoroglycofen)
二十四、吡草醚(pyraflufen-ethyl)
二十五、唑草酮(carfentrazone-ethyl)
二十六、吡氟醯草胺(diflufenican)
二十七、呋草酮(flurtamone)
二十八、草甘膦(glyphosate)
二十九、乙草胺(acetochlor)
三十、丙草胺(pretilachlor)
三十一、氟噻草胺(flufenacet)
三十二、野麥畏(triallate)
三十三、2,4-D丁酯(2,4-D butylate)
三十四、2甲4氯(MCPA)
三十五、麥草畏(dicamba)
三十六、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
三十七、氯氟吡氧乙酸(fluroxypyr)
三十八、氟氯吡啶酯(halauxifen-methyl)
三十九、野燕枯(difenzoquat)
第三節小麥田除草劑輪換使用防治方案
一、春麥區除草劑輪換使用防治方案
二、北部冬麥區及黃淮冬麥區除草劑輪換使用防治方案
三、長江流域冬麥區除草劑輪換使用防治方案
四、西南及華南冬麥區除草劑輪換使用防治方案
第四章小麥田雜草綜合治理技術
節雜草綜合治理的含義及前提條件
一、什麼是雜草綜合治理
二、如何建立科學有效的小麥田雜草綜合治理體系
第二節雜草綜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一、嚴格檢疫
二、物理措施
三、農作措施
四、生態措施
五、生物措施
六、化學措施
附錄除草劑安全使用技術規範通則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該書主要作者——即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技術領軍人才。長期在農業生產一線從事種植業領域的病、蟲、草、鼠害預防、防治等科學指導、技術普及和新技術推廣工作。曾多次榮獲農業部、省、市(直轄市)、自治區授予的優秀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稱號。該作者長期與我社合作出書,先後以專著、合著形式出版多種學術專著、科普圖書,例如《中國農區雜草識別圖冊》《基於作用機理農藥安全科學使用指南》等,其中,《農藥科學安全使用培訓指南》一書重印5次,數量超過30000冊,為農民增收、農作物增產,對“三農”工作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